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长吻Wei肝脏线粒体DN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DNase I、RNase消化法制备并纯化了长吻Wei肝脏线粒体DNA(mt DNA)。用9种限制性内切酬谢mt DNA进行了分析。Xho Ⅰ,Bgl Ⅱ、EcoR Ⅰ、Pst Ⅰ、Bgl Ⅰ、BamH Ⅰ、Hind Ⅲ、Sal Ⅰ在长吻Wei mtDNA分子上分别具1、3、3、2、1、2、4、7、0个切点。mt DNA分子量约10.31×10^6道尔顿,大小为16.69kb。根据  相似文献   

2.
绿头鸭mt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碱变性法制备绿头鸭肝细胞mtDNA,经纯化后测其分子量为16.7kb.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结果表明BamHⅠ、pstⅠ和HindⅢ在绿卖鸭ntDNA分子上分别有4个、2个和3个酶切位点。与由番鸭、北京鸭和建昌鸭肝细胞mtDNA为材料所得的研究结果比较,发现绿头鸭与番鸭及家鸭在mtDNA种质方面存在着高度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BglⅡ、EcoRⅠ、EocRⅤ、PstⅠ、SacⅠ、XbaⅠ)分析了蛋鸭(金定鸭、莆田黑鸭)、野鸭(斑嘴鸭、绿头鸭)的mtDNA限制性类型,并用双酶法构建了以上鸭类的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结果表明,蛋鸭与野鸭在mtDNA结构上发生了明显分岐.比较两种野鸭和金定鸭的图谱,发现金定鸭与绿头鸭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丝羽乌骨鸡mtDNA限制酶酶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碱变性法制备丝羽乌骨鸡(简称丝羽鸡)肝细胞mtDNA,测其分子量为18.5kb.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结果表明,BamHⅠ、PstⅠ、HindⅢ、SacⅠ在丝羽鸡mtDNA分子上分别有1、1、1、2个酶切位点.根据单酶和双酶完全酶切片段的分子量,建立了丝羽鸡mtDNA的限制酶图谱.与由来亨鸡肝细胞mtDNA为材料所得的研究结果比较,发现丝羽鸡与来亨鸡在mtDNA种质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小灵猫华东亚种线粒体DNA限制性位点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纯了小灵猫华东亚种(ViverriculaindicapalidaGray)的肝脏mtDNA.用BamHⅠ、BglⅡ、EcoRⅤ、HpaⅠ、KpnⅠ、MluⅠ、PstⅠ、PvuⅡ、SacⅡ、SalⅠ和XhoⅠ等11种识别6碱基对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小灵猫华东亚种mtDNA进行消化分析,11种限制性内切酶均有1~5个位点;根据单酶消化和双酶消化片段的数目和分子量,构建了小灵猫华东亚种mtDNA限制性位点图  相似文献   

6.
长爪沙鼠线粒体DNA经分离提纯,采用BzmHI,BglⅡ,EcoRⅠ和*PstⅠ四种内切酶对13只长爪鼠mtDMA进行了酶切分析。其中大多数长爪沙鼠酶切图谱相同,用上述四种酶切分别产生1、5、6、和3个片段,我们称之为A型;另3只氏爪沙鼠经BglⅡi和EcoR酶切后分别产生4个片段,称为B型。利用λ—DNAHindⅢ、ΦX—l74HAEⅢ、λ—DNABstEⅡ酶切片段作为标准,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出长爪沙鼠mtDNA内切片段大小,各种酶切片段分子量加起来均为16.05kb。经多次BamHⅠ对mtDNA单酶切,发现只有一个切点,以此切点为零点,分别与其它三种酶组合进行双酶切时,均未改变原来各酶单酶切片段大小,这说明另外三个酶均有一个切点接近零点。我们根据双酶解和不完全酶解片段的大小分析确定了各酶切片段之间的相对位置,绘制了mtDNA的物理图谱。本次得到的长爪沙鼠的mtDNA物理图谱是以BamHⅠ酶切点为零点,PstⅠ酶切片段c→a为顺时针方向,由四种内切酶对mtDNA的水解结果而得到的15个片段组成,其中大部内切酶切点的相对位置是用双酶解结果来定位的,小部分切点(6个)则是利用不完全酶解结果定位的。15个位点  相似文献   

7.
运用差速离心法、蛋白酶K及RNase消化法制备并纯化河田鸡(GalusgalusdomesticusHetianbreed)的线粒体DNA(mtDNA).用11种限制酶对其进行单酶切分析,结果表明,AvaI、BamHI、BglI、DraI、EcoRI、HpaI、PvuⅡ、SacI、SalI和StuI在河田鸡mtDNA上分别有5、2、4、5、1、3、4、3、3和>9个酶切位点,Scal在不同个体河田鸡mtDNA上检测出两种限制性格局,分别有2和3个酶切位点.此外,还用BamHI、BglI、DraI、EcoRI、HpaI、PvuⅡ、SacI、SalI和ScaI进行双酶切,构建了mtDNA的物理图谱  相似文献   

8.
用ApaⅠ等7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研究了14只乌珠穆沁羊mtDNA的RFLP。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个体中检测到37个酶切位点,17种限制性态型,其中BamHⅠ和BglⅠ表现出多态,XhoⅠ无切点。17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为3种基因单倍型,即单倍型Ⅰ(BamHⅠ-C,BglⅠ-A)、单倍型Ⅱ(BamHⅠ-A,BglⅠ-A)和单倍型Ⅲ(BamHⅠ-C,BglⅠ-B)。mtDNA多态度π值为0.027%,表明乌珠穆沁羊mtDNA多态性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9.
蓖麻蚕蛹mt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碱变性法制备蓖麻蚕蛹mtDNA,经九种限制性内切酶单酶和双酶酶解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位点数和酶切片段长度。根据片段的大小确定消失片段与新生片段关系,通过对片段重叠、拼接、判断各片段邻近位置,从而构建了9种限制性内切酶、共24个酶切位点蓖麻蚕蛹mtDNA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10.
以Bacillus sphaericus63为材料,采用DNA-Sepharose4B和CibacronBlueF3GA-Sepharose4B两步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电泳均一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sp63Ⅰ。酶的得率约为130单位/g湿菌,比活力高达61400单位/mg蛋白。还报道了DNA-Speharose4B两种亲和吸附剂制作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六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上海四膜虫mtDNA进行单酶完全酶切,EcoRⅠ、HindⅢ、HhaⅠ酶切均产生4个片段,PstⅠ、HpaⅡ、HaeⅢ酶切分别产生5、6、7个片段。不同的酶切征段大小及总和有一定的差异,酶切结果比较,有较大的差异。同其它方法如四膜虫大核r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同工酶分析及皮层细胞骨架组分分析结果一致,进上步证明上海四膜虫是梨形四膜虫复合种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对嗜麦芽假单胞菌P2菌株的质粒pSH1进行了限制酶切分析,确定了Bg1 Ⅱ,EcoR Ⅰ,Pst Ⅰ,Xba Ⅰ,BamH Ⅰ,Bgl Ⅰ,及Pvu Ⅱ共7种限制性内切酶在pSH1,质粒上的切割位点,前4种酶均为单一切点,后3种依次为2,7,5个切点。通过双酶切和部分酶切的方法绘制了pSH1质粒的限制酶切图谱。将pGP1-2质粒上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插入pSH1,获得了重组质粒pSH2.pSH2  相似文献   

13.
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蛋鸭,野鸭的mtDNA限制性类型,并用双酶法构建了以上鸭类的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结果表明,蛋鸭与野鸭在mtDNA结构上发生了明显分歧,比较两种野鸭和金定鸭的图变,发现金定鸭与绿头鸭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对褶纹冠蚌肝脏线粒体mtDNA进行了提取,纯化,内切酶分析和电镜观察,BamHI和BglI单酶切结果分别产生两个和三个片段,测得其分子大小为15.49kb,分子量为9.57×10^6,电镜观察显示mtDNA呈环形,大小为15.40kb。褶纹冠蚌肝脏DNA与其它动物的mtDNA在形状和大小上相似。  相似文献   

15.
VHA273毒株原为MNPV型,经纯系中国棉铃虫扩增而得出约10%的SNPV,高度纯化两型多角体,温和碱解后,酚法抽提SNPVDNA和MNPVDNA,限制性内切酶BglⅡ,BamHI,EcoRI和HindⅢ分别平行酶切两种DNA,依次均得出11,8,14和13条电泳带。  相似文献   

16.
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的肝脏mtDNA进行了分析,其分子质量为9 949×106u,分子大小约为16 60kb.PstⅠ、EcoRⅠ、XhoⅠ、HindⅢ、BamHⅠ、PvuⅡ、SalⅠ、XbaⅠ、BglⅡ、BglⅠ在青鱼的mtDNA分子上分别具有0、3、1、4、4、3、2、2、2、3个切点.根据单酶解及双酶解结果建立了青鱼mtDNA的限制性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17.
用12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EcoRⅠ,EcoRⅤ,XhoⅠ,PstⅠ,MspⅠ,XbaⅠ,PvuⅡ,HindⅢ,HaeⅢ,SacⅠ,HpaⅡ)对秦岭大熊猫线粒体DNA进行了酶切。测定和分析了每种酶所产生片段的数量和大小,并与四川大熊猫的限制性片段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相同的6种酶的16个酶切位点中有一个不同,表明这两地群体间存在着线粒体DNA的多态性。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大熊猫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启动子探针型质粒pKK232-8从卡介苗染色体DAN的BamHI酶切片段中克隆到4个具启动功能的DNA片段,测定各重组子对氯霉素(Cm)的抗性,其中含3.3Kb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pBCG2大肠杆菌转化子在LM培养基上对Cm抗性可达170×10-6g/mL,作了该片段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对pBCG2利用SalⅠ位点,亚克隆出4种部分重叠的具启动功能的DNA片段,这4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BCG2-1,pBCG2-2,pBCG2-6和pBCG2-8,并分析了其中插入片段的大小及其转化子对Cm的抗性.将pBCG2-2的SalⅠ外源片段插入到分枝杆菌启动子探针型穿梭质粒pEQ3,获得一个可在卡介苗中表达lacZ基因的重组子pEB22.斑点杂交实验证明,具有启动功能的DNA片段来源于卡介苗的染色体DNA.结果表明克隆到一个对大肠杆菌和卡介苗均具启动子活性的DNA片段  相似文献   

19.
用改进的高离子强度法分离的萝卜叶绿体经SDS60℃裂解,抽提的ctDNA只需简单纯化即可用于酶切分析,萝卜ctDNA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I,PstI,HindⅢ和EcoRⅠ分别进行单酶完全酶解,推算其分子量和长度分别为82.5×1066T 125KB。  相似文献   

20.
鳙鱼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鳙鱼的线粒体DNA,构建了全部11种酶22个切点的物理图谱,鳙鱼线粒体DNA的分子大小约为16.44kb。酶切位点的分布是非随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