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型软米水稻“上师大1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香型软米水稻"青香软粳"作为软米基因供体亲本,以香型非软米水稻"光明粳2号"作为转育亲本,结合软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成功培育出香型软米水稻"上师大18号"."上师大18号"水稻全生育期约148 d,早于"青香软粳"水稻约5 d."上师大18号"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都与"光明粳2号"接近."上师大18号"稻米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为8. 2%,符合软米特征."上师大18号"水稻的成功选育有助于上海地区推广生育期相对较短的香型软米水稻.  相似文献   

2.
稻米食味品质改良是目前水稻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明确不同水稻食味品质基因型,可为优质水稻育种研究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对22个目前上海市种植的重要常规水稻和杂交稻亲本食味品质基因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紫香糯861"水稻含有相对较多不良食味品质基因型.3种杂交稻父本,"湘晴"、"R44"和"繁14"的食味品质基因型比这3种杂交稻母本,"寒风A"、"秋风A"和"申9A"以及其他常规稻有欠缺.从蜡质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在本研究选用的22种水稻中,2个为糯稻、20个为粳稻,但其中有4个为软米型粳稻;在16个非软米型粳稻中,"宝农34"、"金丰"和"银香18"是具有相对最好食味品质基因型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优良的理想株型是水稻超高产的形态基础。纵观水稻育种发展史,不难发现水稻生产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均离不开株型育种的发展和变革。自20世纪中叶以"矮化育种"掀起第一次全球粮食生产的绿色革命以来,从"杂交水稻育种"(第二次绿色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方单季水稻生产收割特点及现状,及其对水稻收割机的性能要求,调查分析四平"东风S1.5"系列水稻收割的性能特性,阐明该系列水稻收割机推广应用价值,并提出新观点,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08,(Z1):11-11
袁隆平爷爷是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和世界吃饭的大事,到2004年时,亩产已达到800千克,被国际水稻界称为"东方魔稻"。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三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以"嘉花1号"水稻为转育亲本,与香型软米水稻杂交,再与"嘉花1号"水稻多代回交及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软型水稻新品系"SH101B"."嘉花1号"与"SH101B"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差异都不显著(p0.05)."SH101B"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为10.0%,明显低于"嘉花1号"水稻(15.2%).又将"SH101B"与三系不育系水稻杂交和回交,转育获得香软型三系不育系"SH101A",再与籼型恢复系"T201"进行配组,并对后代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H101A×T201"组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2.8%,每亩产量达到848.1 kg(12 726.4 kg·hm~(-2)).  相似文献   

7.
以目前两系杂交稻大量应用的籼型水稻"93-11"和实验室已转化只含双份反义蜡质基因无抗性基因和报告基因纯合水稻"B3"为亲本,通过杂交和多次与"93-11"水稻回交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反义蜡质基因,将双份反义蜡质基因渗入到"93-11"水稻品种中,获得两种改良类型"93-11"水稻新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考察、拷种以及糙米重量和体积分析显示,除了千粒重、糙米重量和体积,两种改良后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都与"93-11"对照水稻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改良后水稻蜡质糙米的直链淀粉含量(5.39%和5.01%)均比"93-11"对照(14.06%)极显著下降(P0.01);同时糙米胶稠度分别为93 mm和101 mm,与"93-11"对照(48 mm)比较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研究为今后改良以"93-11"配组的两系杂交水稻食味品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在水稻抛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水稻施用控释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0.85-13.16%,施肥经济效益提高5.88%.水稻控释肥,一次基施满足水稻一造的营养需求,简化了水稻施肥技术,达到了"省工、简便、高效、增产、低成本、低污染"的效果.同时提出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通过粳型水稻"超2-10"成熟胚离体培养获得巨胚突变体,经过3年种植观察,巨胚性状能够稳定遗传,被暂定名为"上师大5号",现已通过上海市水稻新品种审定.比较"超2-10"和"上师大5号"稻谷品质指标显示,由正常胚突变为巨胚后,主要影响稻谷加工品质.比较"超2-10"和"上师大5号"9种农艺性状和5种与产量相关性状,除了稻谷千粒重两者差异达到极显著外,其他性状都无显著差异,由此更证实了在"超2-10"水稻成熟胚离体培养环节发生巨胚性状突变而形成了"上师大5号"巨胚水稻.与目前已有的其他巨胚水稻报道比较,"上师大5号"水稻在不同地区试种中都能够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日,由丽水市莲都区与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合作开展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致力于建成全国首个、国际领先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智能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1.
追风人物     
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沃尔夫农业奖和世界粮食奖,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颁"共和国勋章",还有一颗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2.
以7个不同的水稻株系"Sasanishiki"、"桂朝2号"、"Nerica5"、"特青"、"沈农265"、"秋田63"、"Nerica l"为材料,分别用0.5%、0.8%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以发芽率、株高、根长、干重、鲜重为指标进行品种间的耐盐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NaCl处理对发芽率及苗期水稻生理生化指标有很大影响.在NaCl处理下,苗期"Sasanishiki"水稻株系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不同水稻品种株高、根长、干重、鲜重具有明显差异,可为进一步研究作物的耐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利用三明市气候资源合理安排水稻制种,应用各县市历年气象资料,以水稻制种"两系"不育系为研究对象,考虑其育性安全和抽穗扬花安全,分析确定三明市代表县市不同保证率下的制种水稻安全期.结果表明,三明市制种水稻的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杨花安全期均表现为东南部长、西北部短、高海拔地区短的特点,制种水稻安全期东南部长于西北部...  相似文献   

14.
市县动态     
正全国首个国家水稻分子育种智能示范基地在丽水开工近日,由丽水市莲都区与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合作开展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致力于建成全国首个、国际领先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智能示范基地"。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050万元,预计于2021年底全面完工,主要通过装备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多光谱无人机等现代化智能设备,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6,(5):698-701
为给豫南区当前生产条件下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多年来在河南南部水稻区布置水稻肥效田间试验,并用ASI法对基础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以缺钾素区(NP)与推荐施肥区(NPK)水稻相对产量50%、50%~75%、75%~95%和95%为标准,分别将对应的土壤有效钾分成"极低"、"低"、"中"和"高"4级.研究显示运用ASI法测定的土壤有效钾含量与不施钾小区水稻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水稻相对产量50%,50%~75%,75%~95%和95%对应的土壤有效钾指标,可以得出水稻区土壤有效钾"极低"指标为49.5 mg/L,"低"指标为49.5~85.5 mg/L,"中"指标为85.5~125.5 mg/L,"高"指标为125.5 mg/L.据此建立的水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钾量为:速效钾含量小于49.5 mg/L,钾肥推荐为150 kg/hm2;速效钾含量为49.5~85.5 mg/L时,钾肥推荐为120 kg/hm2;速效钾含量85.5~125.5 mg/L时,钾肥推荐为90 kg/hm2;速效钾含量大于125.5 mg/L,钾肥推荐为45 kg/hm2.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是我国及省内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突破对确保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由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强主持完成的"水稻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创新与新品种创制应用"项目依托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水稻生物育种技术体系构建限制性因素,将空间诱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口粮,我国是水稻的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世界稻谷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属于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的水稻,对低温却特别敏感,低温冷害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和产量的主要灾害之一。民间素有"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的谚语,就是形容水稻抽穗开花期遇到低温减收甚至颗粒无收的情况。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水稻种植方式的演变及品种的更替,水稻抵御低温逆境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共同关注的课题。位于杭州富阳的中国水稻研究所,就通过不断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直播和移栽两种方式对"上师大3号"水稻进行试种.两种种植条件下的"上师大3号"水稻大多农艺性状基本相同,全生育期分别为149 d和150 d;两种种植条件收获的水稻产量分别为8863.6 kg·hm-2和8407.8 kg·hm-2,直播比移栽增加5.4%;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尽管两种种植条件的"上师大3号"水稻稻米品质指标大多相近,都达到二级食用米标准,但是,移栽方式种植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两项指标略好于直播方式种植的稻米.  相似文献   

19.
一、目的和意义 黑龙江省红兴隆垦区现有水稻面积240万亩,然而,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垦区水稻生产快速发展,为此,为了提高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我们引进"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结合自然与生产环境进行应用研究,取得可喜效果,2007年我们继续做好基础数据采集与研究, 重点做了水肥耦合试验研究,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在垦区推广应用时既节水又增产、又降本.  相似文献   

20.
以正常胚红米水稻"上师大6号"和白米巨胚水稻"上师大5号"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和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功选育出红米巨胚水稻新品系"上师大10号"."上师大10号"的单株重与"上师大5号"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地区试种比较结果显示,"上师大10号"产量高于"上师大5号",且生育期较"上师大5号"短4~5 d."上师大10号"的胚重与糙米重比值显著小于"上师大5号",但其胚体积与糙米体积比和"上师大5号"间没有显著差异."上师大10号"的成功培育为市场进一步开发应用红米巨胚水稻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