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致 《科学之友》2004,(2):61-63
在辽阔而富饶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是人类的一大自然财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科学家们根据海藻的生活习性,把海藻分为浮游藻和底栖藻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2.
地球上的植物,有记载的大约30万种。它们绝大部分生长在陆地上,绿树繁花,千姿百态,大多为显花植物(又称种子植物),属于高等植物。液态黑暗高盐度的海水不利于种子的传播和繁殖,因此海洋中的植物绝大多数为低等的藻类,只有寥寥几种高等植物。  相似文献   

3.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群海洋生物学家在圣迭龙水域对深海藻类进行一次例行的常规勘察,他们之中谁也不曾想到这表面上看来风平浪静,到处都是冲浪者身影的海洋天堂,深处却是幽暗诡秘,危机四伏…… 在海底生长的众多植物中,有一种名叫波西多尼亚的灰绿色海  相似文献   

4.
在辽阔而富饶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5.
1953年,当海洋植物学家西尔维亚·厄尔勒(Sylvia Earle)开始研究海藻的时候,海洋植物和相关微生物通常被认为是杂草和有害的,船员们甚至嘲笑它们是把大海变成“豌豆汤”的浮渣。现在厄尔勒博士注意到,单单一种藻类——只有一滴水百万分之一的绿藻——就可完成地球上大部分的光合作用,每天向大气中释放无数吨的氧气。  相似文献   

6.
1953年,当海洋植物学家西尔维亚·厄尔勒(Sylvia Earle)开始研究海藻的时候,海洋植物和相关微生物通常被认为是杂草和有害的,船员们甚至嘲笑它们是把大海变成“豌豆汤”的浮渣。现在厄尔勒博士注意到,单单一种藻类——只有一滴水百万分之一的绿藻——就可完成地球上大部分的光合作用,每天向大气中释放无数吨的氧气。  相似文献   

7.
探究深时海洋生物泵的演变,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显生宙海洋生物泵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古生代型(古生代-中三叠世)和现代型(晚三叠世-现代).古生代型生物泵以浅海底栖藻类和浮游疑源类为主导,现代型由远洋超微浮游生物主导.此外,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这一特殊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古生代型的海洋生物泵遭到摧毁,海洋的碳循环被扰乱,海洋中短暂出现了由蓝细菌和其他自养细菌为主导的特殊生物泵.化石记录表明,浮游藻类(颗石藻和沟鞭藻)在晚三叠世起源并在侏罗纪快速辐射,促进了现代型远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建立,即“中生代海洋浮游革命”.这被认为是中生代海洋化学革命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也驱动了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重组(中生代海洋动物革命).浮游藻类的繁盛增强了远洋生物泵和碳酸盐泵的固碳能力,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对碳循环扰动的缓冲能力.因此,关键海洋生产者的起源、演化及控制因素是深时碳循环领域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探究深时海洋生物泵的演变,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显生宙海洋生物泵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古生代型(古生代-中三叠世)和现代型(晚三叠世-现代).古生代型生物泵以浅海底栖藻类和浮游疑源类为主导,现代型由远洋超微浮游生物主导.此外,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这一特殊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古生代型的海洋生物泵遭到摧毁,海洋的碳循环被扰乱,海洋中短暂出现了由蓝细菌和其他自养细菌为主导的特殊生物泵.化石记录表明,浮游藻类(颗石藻和沟鞭藻)在晚三叠世起源并在侏罗纪快速辐射,促进了现代型远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建立,即“中生代海洋浮游革命”.这被认为是中生代海洋化学革命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也驱动了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重组(中生代海洋动物革命).浮游藻类的繁盛增强了远洋生物泵和碳酸盐泵的固碳能力,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对碳循环扰动的缓冲能力.因此,关键海洋生产者的起源、演化及控制因素是深时碳循环领域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丽神奇的红树林,色彩纷呈的绿宝殿,天堂乐曲常年奏,鸟鸣花开四季天,但愿常年驾轻舟,出入风波红树间。”红树林,美丽而神奇的植物群吸引着我,使我总想有一天到长有红树林的海边亲眼看一看,亲身体会一下。 红树植物是非常特殊的生态类群。我们知道,生命的起源大约在30亿年前从原始的海洋环境中开始,从低等植物海洋藻类发展到海陆界面的潮间带植物,又逐步发展到陆  相似文献   

10.
张爱云 《科学通报》1985,30(5):375-375
被囊动物属脊索动物门中的尾索亚门,是一类原始的海洋动物,因其身体具有一层与植物纤维素类似的被囊素的外衣而得名。它们的有脊索的尾巴示明了与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人类最远的亲属。被囊动物分三个纲:海鞘纲、海樽纲和幼形纲(又称尾海鞘纲)。它们在幼年期均为蝌蚪形的幼虫。其中幼形纲动物是一种早熟的蝌蚪形幼虫,终身有尾,营浮游生活,依靠微型的食物过滤器摄食显微型的浮游生物。被囊动物分布于世界海洋的  相似文献   

11.
史密斯桑尼亚学院昨天宣布说:两位海洋植物学家在一次海底调查中发现了一大片植物,这些植物生长之处比过去所知有植物生长的海底更深,也更少阳光。两位植物学家预计他们在巴哈马群岛外西大西洋底的发现将与人们对海洋生物的基本概念如:食物链、海洋生产力和礁石成因产生分歧。他们说:这一发现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它指出了  相似文献   

12.
曾呈奎 《科学通报》1981,26(23):1452-1452
原绿藻是一种没有藻胆素,含有叶绿素a和b,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原核藻类。根据形态特征和光合作用色素组成,Lewin建议用一个新的门——原绿藻门(Prochlorophyta)接纳这种称为Prochloron didemni(Lewin)Lewin的藻类。它是这个门、纲、目、科和属的代表种。由于原绿藻介于蓝藻门和绿藻门之间,它对于研究进化,特别是从原核生物至真核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受到许多藻类学家的注意,已经发表了关于它们的分布、亚微结构、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色素的一些论文。  相似文献   

13.
正区分动物和植物通常并不难,但有一种生物模糊了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界限,它就是蝘蜓中缢虫。当它与藻类接触时,其细胞膜将藻类包裹起来形成一个食物泡,食物泡与细胞膜相连且在其内部消化被包裹的食物。通常,酶进入食物泡内消化分解食物为机体供能,但藻类在食物泡内不会被消化,而是会继续存活。就像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成能量,藻类将有机体分解,为蝘蜓中缢虫供能。这两者既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也是合作伙伴,但这种介于两种关系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海洋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由于它所研究的领域既异常广大,研究的对象又十分复杂,为了研究上的便利,海洋学一般又分为四门学科。即:海洋地质学——研究海底与海岸的地质及地貌;海洋物理学——研究海水的运动及其物理性质;海洋化学——研究海水的组成及其化学性质;海洋生物学——研究海洋中的生物世界。此外,调查研究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的分布特性这一工作,到目前为止,仍是海洋研究工作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由于其性质和自然地理相近,因此称为海洋地理学。  相似文献   

15.
外来海洋物种入侵风险评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外来海洋生物入侵过程和机制分析为基础,结合多层次模糊综合判别,构建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分析框架和风险评估模式。通过建立海洋生物入侵风险评估的分层指标体系,确定指标因子的隶属度和损害权重赋值标准,明确外来海洋物种入侵风险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风险级别划分标准和入侵风险预警分析方法。以米草属植物(大米草、互花米草、狐米草)为例,进行海洋植物入侵种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和大米草为高风险海洋植物入侵种,狐米草为中等风险的海洋植物入侵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植物有性生殖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特别是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性细胞的识别系统(recogrition systems)和植物性激素(phyto-sexuhormones)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中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目前了解到的有关藻类性方向的知识与实际情况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一方面是因为藻类经常在它们个体发育中,还有许多没有弄清楚的事实。另一方面又不断地知道更多的因素影响性的过程,所以关于藻类性的研究,还有十分广阔的前途。特别是对单细胞藻的有性生殖的研究进行得较少,资料比较零散。本文对单细胞藻有性生殖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曾呈奎 《科学通报》1984,29(10):623-623
在植物界的进化中,尤其在藻类的进化中,叶绿体的形态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藻类的叶绿体有星状、杯状、网状、带状和盘状等多种形状;每个细胞中的数目有一个、少数几个或许多个;在细胞里的位置有轴生或侧生。一般认为,总的进化趋势是从被认为是最原始类型的单个轴生的星状叶绿体——这种存在于较为低等的藻类的细胞里,演变到高等藻类和其他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和维管植物)所共有的多数侧生的盘状叶绿体,后者被认为是最先进的。因此,在研究藻类分类和进化时,叶绿体的形态是一个重要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奇特的珊瑚 珊瑚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是低等的后生动物。它与晶莹透明、在海洋中过着漂泊生活的海蜇以及素有“海底菊花”之称的海葵都是本家。因为它们的外形酷似植物,所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误把它们看成是植物,称之为“珊瑚树”。记得那首《红珊瑚》的歌词吗?“一树红花照碧海……”  相似文献   

19.
芦笛 《自然杂志》2013,35(4):264-273
作为海洋藻类的一部分,大型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海洋对全球CO2和O2的周转,其食用和药用价值也 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无论从生态还是经济角度来看,研究大型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对CO2进行固定和代谢的过程都 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对大型海藻光合碳代谢途径的研究从代谢组学和酶学角度证明了大型海藻体内 除了C3途径外,还同时存在不能确定完整与否的PEPCK 或PEPC 类型的C4途径或CAM途径;光合气体交换的结 果显示其光合碳代谢途径从整体上表现出类似C4(C4-like)类型。这种情况与一些体内存在C4途径的陆生C3植物相 似。因此大型海藻光合碳代谢途径仍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繁荣而多样的生物圈让地球成为茫茫宇宙中的一颗明珠。但在形成伊始,条件恶劣的地球上最早的原始生命只是一些构造简单的厌氧化能异养生物。随着营养方式发生改变,一部分原始生命进化为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养生活的原始藻类。这些原始藻类的出现从根本上推动了整个地球和生物界的发展和进化。原始藻类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使大气氧浓度增加,逐渐形成能够阻挡紫外线直接辐射的臭氧层,从而深刻改变了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海洋中的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