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对三峡农村移民安置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新的安置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必须以发展为目的,为移民提供致富条件,才能使移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峡库区广大移民干群艰苦奋斗,已顺利完成二期移民工程搬迁安置任务,并取得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环境及生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就地安置了50%的农村移民,由于该地区人口密度过大、人均耕地面积过小,农村移民耕地结构水平下降,致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不可持续。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移民安置后期扶持力度,农村移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收入水平以较快的速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三峡移民的难点在农村移民,农村移民的重点在万州。按照国家移民政策目标,三峡库区能否安置好农村移民,关系到三峡移民的成败。本文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万州移民的容量和外迁安置的途径,提出了外迁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库移民是水电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农村移民安置是水库移民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移民安置分生产安置与搬迁安置两方面,其中生产安置是农村移民安置的核心.生产安置的基础是计算生产安置人口,即确定生产安置任务.而生产安置人口的计算,既有很强的政策性,又有较强的技术性,计算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水库移民工作能否顺利实施.根据不同水库淹没区存在的土地资源类型,结合不同地区移民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基于折算耕地的生产安置人口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其理由.  相似文献   

6.
三峡移民政策法规,对于规范开展和圆满完成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任务,保障移民合法权益,促进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保百万移民搬迁安置目标顺利实现等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对三峡移民政策法规的历史沿革、制定原则和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三峡移民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现行的三峡移民政策法规的特点和不足,指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三峡移民政策法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丹江口水库河南省外迁农村移民搬迁前后生产生活条件、收入条件的调研,移民的耕作条件、生产设施、房屋、居住环境均得到了较大改善,收入水平也逐步提高,已安置移民总体达到了规划目标。但移民安置后生产生活尚属恢复期,需要及时解决移民安置后潜在的风险与问题,加强移民产业扶持,培育主导产业;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移民自身发展能力;加大帮扶力度,形成发展合力,从而使移民收入水平达到当地农村居民水平。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现有安置方式因受环境容量和移民心态等诸方面的制约,安置量受到限制.若解决不好农村移民的去向,将会出现长期的社会问题.农村移民城市安置,实现非农化转移是很有必要的.兴建"移民城"组团式安置农村移民,集中实现非农化转移,无论是对农村移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库区社会的稳定,还是对土地资源的开发,移民资金的利用,以及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移民心态是影响移民搬迁安置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调查表明,库区农村移民对三峡工程和移民迁建的作用评价很高,对搬迁的未来态度乐观,对政府的信任度较高。对搬迁具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利益的损失表现出一定的容忍态度和牺牲精神;但是,部分移民对搬迁的期望值过高,在职业选择和迁入城镇方面存在着投机心理,对未来普遍担忧的心理,少部分移民还存在着对政府的不信任心理。要实现安全移民,各级政府应重视移民的利益,尊重移民的合理愿望,建立库区移民安全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各级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移民工作,率领广大移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克难攻坚,以奉献精神铸就了三峡移民工程建设辉煌,顺利完成了三峡工程一期至四期移民搬迂任务并通过了四期移民工程验收,为按期实现三峡工程最终175米水位蓄水创造了条件,实现了三峡移民“搬得出”的安置目标,初步破解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搬迁世界难题,树立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移民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论述了三峡库区传统手工艺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分析了蕴含其中的丰富文化知识;针对三峡工程的兴建对库区经济文化的影响,阐述了加强保护与传承三峡库区传统手工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对策,为三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一些有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的民居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的民居建筑不仅是峡区各族民众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创造的生命的庇护所,更是一部峡区社会变迁与历史进步的实物书卷,浓缩了该地区物质与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坝蓄水后,它们既是人们了解三峡历史、探究三峡文化的有形媒介,也是人们休憩游览、回归自然、寄情思古的理想场所。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全面竣工,在三峡大坝游这一龙头产品的带动下,库区民居、民俗和乡村旅游也将成为热门。因此,认真研究与评析蓄水后三峡民居资源的旅游价值,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对策,将有助于建构更有特色的库区旅游环境,实现三峡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应用模糊数学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重庆三峡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分布特点,即在时间上呈增长趋势,空间上极不平衡,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并针对性地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等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三峡移民工程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攻坚决胜移民工作是当前万州区的中心工作,总结成绩,明晰思路,分析优势,探索办法是完成二期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完成迁建,清库,验收三大任务,需要聚全民之心,全区之力,以十足的信心,百倍的勇气,千钧的力量,万众的智慧,背水一战,克难攻坚,确保三峡工程按时蓄水、发电、通航。  相似文献   

15.
交通新格局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交通格局变迁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本文从游客感知、三峡腹地发展、旅游交通方式3方面分析三峡库区交通格局变迁对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峡库区交通格局变迁促进了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旅游景点数量的扩大和旅游活动范围的区域扩张;针对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新格局,提出联合利用模式、深度利用模式、变化利用模式、产业利用模式、生态利用模式等若干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在三峡区域建设了众多的桥梁,这些桥梁改变了三峡水陆交通的格局,也改变了整个三峡区域的发展进程。其中,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相关的坝和桥的建设,是几千年"大禹治水"水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截断长江的"坝桥"是撬动该区域发展的桥梁,甚至影响全国桥梁的建设。三峡区域尤其库区的桥梁既是三峡地区发展和走向未来之桥,又是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除了具有明显的桥梁文化外,更有浓郁的精神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ESDA与GIS技术,利用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1998-2011年人均GDP数据,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经济空间分异明显且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整体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全局上看,三峡库区重庆段经济相对差异在缩小,从局部来看,空间集聚表现在重庆主城和渝东北库区,而库区中段的集聚态势表现不强烈;万州区在有关政策扶持下,经济发展加快,有望成为带动渝东北库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8.
从湖北省三峡库区兴山县王家岭滑坡治理工程中所发生的事故出发,运用土力学的基本知识,计算出在工程地质中膨胀土经历强降雨达到饱和后,膨胀力作用点的位置,由此得出的求膨胀力作用点位置成果可以应用于挡土墙工程设计中,解决三峡库区滑坡治理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强调信任、互惠、合作、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的社会资本,能够推进三峡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但是,由于三峡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存量的不足甚至缺乏,制约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环境。因此必须在三峡民族地区大力培育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加强公民参与网络的建设,实现公平与正义的规范理念,发展壮大民间组织,最终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能给社会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贡献在于:(1)洪水控制,(2)发电,(3)导航系统的改善。然而,我们必须同时意识到三峡工程可能会引发着多方面的问题;这其中包括人口迁徙问题,文物破坏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焦点停留在三峡工程的社会问题上,非常遗憾的是,三峡工程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媒体应有的关注。事实上,大量的历史事件告诫我们:技术问题才是引发工程失败和导致生命财产流失的直接原因。客观地讲,在每一个看似不重要的技术问题后面都隐藏着一场灾难。一个看似宏伟壮观的大坝可能因为一个微小的技术缺陷而引发一场浩劫。从技术管理者的角度探讨了三峡工程的技术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