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深度图编码的质量和三维视频虚拟的合成质量,提出了抑制编码误差扩散的深度图帧内编码方法.首先根据深度图的特性将深度图划分为平坦区域和边缘区域,并分析这两个区域的误差扩散特性.基于此特性,在宏块的率失真优化计算中,利用修正值修正易引起误差扩散的块或子块,使其后续大量受误差扩散影响的块或子块具有较低的率失真代价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与JMVC8.5的帧内编码方法和基于分割的帧内预测方法相比,文中方法虚拟合成的平均峰值信噪比分别提升0.30和0.25dB.  相似文献   

2.
H.264视频编码标准采用率失真优化技术追求更高的编码效率。针对每一个宏块,编码器需要遍历多种帧内和帧间模式、复杂度较大;提出了模式选择中速率和失真的快速估计算法,该算法省去了模式判决中的反变换和熵编码过程,利用频域系数来直接估计宏块的编码失真和速率,且失真的估计能适于不同的宏块类型,速率的估计能自适应于视频的内容。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多种类型的视频序列,该算法相对于参考算法能够提供较高的估计准确度,在保持编码率失真性能下降不多的条件下,节省了约35%的模式决定时间。  相似文献   

3.
H.264视频编码中的快速失真与速率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264视频编码标准采用率失真优化技术追求更高的编码效率。针对每一个宏块,编码器需要遍历多种帧内和帧间模式,复杂度较大,提出了模式选择中速率和失真的快速估计算法。该算法省去了模式判决中的反变换和熵编码过程,利用频域系数来直接估计宏块的编码失真和速率,且失真的估计能适于不同的宏块类型,速率的估计能自适应于视频的内容。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多种类型的视频序列,该算法相对于参考算法能够提供较高的估计准确度,在保持编码率失真性能下降不多的条件下,节省了约35%的模式决定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对H.26L视频编码中帧内帧间宏块编码失真和传输误码失真及扩散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无线信道的H.26L编码模式率失真优化判决策略。考虑在编码模式选择时结合信道误码扩散模型,通过简化的率失真判决策略,使编码视频流具有很好的自适应误码恢复能力,且计算复杂度较低。典型无线信道环境中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增加不多计算量的情况下,该算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强的抗误码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H.264使用率失真优化提高了编码效率,但也增加了计算复杂度,不利于编码的实时实现。本文分析了H.264中计算复杂度较高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部分,提出一种快速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根据隶属度函数预先判断宏块类型,通过求取各像素点的方向得到4×4块的纹理方向,由此确定候选模式,减少预测模式的数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性能和码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编码时间平均下降了约38%,大大提高了编码速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视点视频编码的高复杂度,提出一种利用相邻宏块编码信息的相关性进行编码的快速算法。利用多视点视频相邻宏块率失真代价分布的相关性,对当前宏块进行SKIP模式下的提前判决;根据视点间、时间和空间相邻区域运动矢量差值对当前宏块运动类型进行快速分类;针对不同的运动类型调整搜索范围,选择相应尺寸大小的编码模式。通过对具有不同运动特性的多视点视频编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联合多视点视频模型(joint multi view video model,JMVM)遍历模式,在增加0.75%输出比特率和降低0.04 dB峰值信噪比的情况下,该快速编码算法能平均减少66%的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7.
鉴于H.264宏块的可变尺寸划分模式虽提高了编码效率,但也加大了计算复杂度.针对降低编码复杂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特性的帧间模式选择快速算法.该算法利用最佳模式分布规律和率失真值的统计特性,通过比较适当的阈值提前中止策略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量.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平均减少总编码时间30%左右,而且性能损失控制在可以忽略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基于H.264/AVC的帧间编码快速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减少H.264帧间模式判决的复杂度,提高编码速度,提出了一种帧间模式选择快速算法.该算法对所有编码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当前宏块的绝对差值以及率失真值对所有编码模式进行三级分裂,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能够快速寻找最佳编码模式,加快模式判决过程.通过基于H.264/AVC测试模型JM86的仿真实验表明,在保持图像质量和码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编码速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H.264/AVC帧内预测中的模式选择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快速算法.该方法首先计算16×16块的纹理复杂度,来确定预测块的大小;然后针对In-tra-4×4预测,根据平均预测精度来选择接近该块纹理方向的少量几个可能预测方向,从而避免对不可能模式的率失真代价计算,理论上可以排除62.8%不可能模式的计算代价.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选择最佳阈值,使该算法在编码I帧图像时比JM8.6节省42%的编码时间,同时保持PSNR基本不变,平均比特率的增加小于2%.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运动补偿混合编码的AVS—M低速率视频流,对信道误码十分敏感.网络丢包造成的错误信息不仅影响当前帧的重建质量,还会在其后续帧的时域和空域上迅速蔓延和扩散,使得视频质量急剧下降.为此,分析了AVS—M无损率失真优化和有损率失真优化模型,研究了受损MB的扩散失真和掩盖失真,通过比较在模拟丢包网络中MB在不同编码模式下的Lagrangian代价函数,实现了一种基于有损率失真优化的AVS—M帧内更新算法.同时,将该算法与AVS—M的随机帧内更新以及行更新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基于有损率失真优化的帧内更新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较大地提高了AVS—M视频的差错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11.
H.264编码标准采用了率失真优化的方法,对各宏块的编码模式逐一进行优化选择,大幅度提高了编码效率和编码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很高的运算复杂度。该文对宏块最佳编码模式进行统计分析,据此在宏块模式选择过程中设计提前终止策略;同时结合宏块的运动和纹理信息分析,根据宏块的特征来选择编码模式。该快速模式选择算法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模式选择过程,大大降低了编码复杂度,加速了编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将编码时间平均降低84%。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the complexity of intra coding is first analyzed so as to achieve a weight of complexity measurement for each intra mode.Then.a new complexity sealable control algorithm for intra coding in H.264 is proposed,based on the rearrangement of the order of candidate modes and an efficient complexity allocation and control(CAAC)scheme at the macroblock(MB)level.The candidate modes of each MB ale re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local-edge inform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algorithm can make an appropriate cut-off point of the candidate modes sequence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nergy condition of a mobile device,so as to adjust the complexity at any level while maximizing the video quality,which can prolong the operational lifetime of the battery with minimum degradation in video quality.  相似文献   

13.
H.264是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在相同图像质量下,编码比特率比MPEG-2、H.263HLP和MPEG-4ASP分别减少64.46%、48.80%和38.62%,但是H.264编码性能的提升是以计算复杂度的大幅度增加为代价的.在介绍多预测块模式搜索及率失真优化模式选择这2种带来高编码效率的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来分析这2种技术对编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项技术一般都只能带来编码性能的微略提高,而编码时间即计算复杂度却显著增加.从而为H.264标准在实际视频编码工程应用中的参数选择提供一个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宏块级运动预检测的模式选择算法.采用低复杂度的联合运动检测准则对当前宏块运动程度进行评估.根据当前宏块与空间相邻宏块的运动程度将宏块分级,并采用不同的编码模式判决方法.该算法能较好地区分背景噪声与运动物体,并尽可能保留运动宏块细节.对一些典型监控场景视频序列的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平均节约了75.2%的编码时间.与H.264参考软件中的模式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但节约了1.31%的平均码率,而且平均峰值信噪比提高了约0.08dB.  相似文献   

15.
Rate contr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ideo coding.A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y Tsai et al in which maeroblock's coding order is rearranged to improve the coding quality.However,the complexityis very high due to the change of macrobiock's coding order.In this paper,a macroblocl-level rate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recalculates the quantization parameter of each macroblock based on its significance.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not only achieves 0.1-0.6 dB in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 but also reduces 33%-55% total encoding time compared to Tsai's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esent a statistics analysis of the picture distortion caused by quantization, channel errors and subsequent error propagation, and propose rate-distortion (R-D) estimation models which are functions of two parameters, i.e. quantization step and intra refreshing ratio. Second, based on our proposed R-D models, a joint optimal quantization step and intra refreshing ratio selec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by using Lagrange multiplier theory. Next, a novel rate control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macroblock (MB) coding mode selection,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focuses on bit allocation at group of pictures (GOP) level and picture level to improve the encoding quality, and the MB mode selection addresses improving the local subjective quality within a picture. Finally, extensive simulation resultsshow that our algorithm can make the encoder adapting itself in time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channel band-width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nd-to-end video quality over packet loss network.  相似文献   

17.
针对视频转码的下采样过程中,因P帧中包含帧内宏块而需要在多宏块合成中对不同宏块编码方式进行转换的问题,提出一种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域下的可行算法。该算法通过在DCT域下完成对参考帧的部分解码,实现帧内宏块和帧间宏块相互转化,从而高效地解决因下采样过程中多个宏块合成而导致的宏块编码方式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8.
H.264/AVC帧内4×4块预测模式选择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264/AVC是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其采用空间域上的帧内预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但由于H.264/AVc帧内预测模式较多,使帧内预测的计算复杂度大幅提高.在详细分析帧内预测模式选择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率失真优化(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RDO)模式下的快速Intra_4×4模式选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缩小了模式搜索范围,从而大幅度降低帧内预测的复杂度,并且基本保持了H.264/AVC的编码性能,同时对空间变化较快的视频序列算法性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