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取代苯胺为起始原料,与水舍氯醛及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取代的异亚硝基乙酰苯胺(2a-2e),在浓硫酸作用下环合,经水解后以65.9%-80.3%的总收率得到5位取代的靛红(3a-3d),以39.5%的总收率得到7位取代靛红(3e)。化合物2a-2e的合成作为Sandmeyer法合成取代靛红的关键步骤,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5~2.5h。  相似文献   

2.
以靛红、芳基硼酸化合物为原料,经过Ullmann反应,合成了6个含有大π体系的氮芳基取代的靛红衍生物.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的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为进一步研究靛红衍生物的光学性质及生物活性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进一步研究发现,在Ullmann反应条件下,靛红能发生自身缩合反应.芳基硼酸能被铜试剂氧化生成1,2-二羰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为了合成同时具有呋喃和靛红骨架的化合物,通过三乙胺催化羟醛缩合/环化/质子迁移串联反应,提供了一种高效、温和及方便合成螺靛红呋喃衍生物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获得了一系列螺靛红呋喃衍生物.同时,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氨基-2-[(E)-4-氯苯乙烯基]-2-氧代-螺靛红呋喃4ac能很好地抑制供试菌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而5-氨基-2-[(E)-4-三氟甲基苯乙烯基]-2-氧代-螺靛红呋喃4ag也能强烈抑制供试菌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它们的抑制率分别为65.0%,85.9%.  相似文献   

4.
从5-甲氧基苯胺出发,探索出了用Sandmeyer法两步合成目标分子5-甲氧基靛红的合成方法,找到了合成目标分子的最佳条件:以水为溶剂,在90℃条件下,5-甲氧基苯胺与水合氯醛,盐酸羟胺反应3.5 h,得到对甲氧基异亚硝基乙酰苯胺,产率95%.在92℃,浓H2SO4(75%)条件下环合,经水解后得到5-甲氧基靛红,产率为88%.使用该方法合成5-甲氧基靛红,反应操作简便高效.  相似文献   

5.
以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和靛红为起始原料,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先与芳胺发生Dimroth重排,再进行Suzuki偶联生成化合物4a~4c;靛红经1-位取代、3-位成腙生成化合物7a~7c;最后经化合物4a~4c和7a~7c之间的亲核加成,合成了9个新型N-取代的靛红杂合喹唑啉类化合物8a~8i。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并以SW480、A431、NCI-H1975和A549人肿瘤细胞为受试细胞,采用MTT法对9个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a、8b、8e、8g对4种受试细胞均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拉帕替尼和吉非替尼。可见,当在喹唑啉单元4-位引入3-乙炔基苯氨基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好;当引入3-氯-4-氟苯氨基和3-氯-4-(3-氟苄氧基)苯氨基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次之。当靛红单元5-位无取代基或被F取代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好;当被Cl取代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本文以N-甲基咪唑和1-溴代己烷为原料合成溴化1-己基-3-甲基咪唑[HMI]Br,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N-甲基咪唑与1-溴代己烷的摩尔比(原料比)对[HMI]Br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原料比为1:1.3时,其收率分别达到最大值89.18%和92.40%,产物经核磁共振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以3-氯吲哚啉酮与邻亚甲基醌中间体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通过Michael加成/环化串联反应,高收率、高非对映选择性地构建双杂环螺环化合物。其中,邻亚甲基醌中间体通过磺酰基取代苯酚在无机碱作用下原位生成获得,在温和、简易操作条件下与3-氯吲哚啉酮作用一步制备含有苯并呋喃和吲哚啉酮这2种重要杂环骨架结构的螺环化合物。通过条件筛选,在最优条件下获得目标产物。为了验证此方法的实用性,进行克级规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高达92%,非对映选择性dr大于20:1;扩大底物用量,收率和非对映选择性仍很高;此方法普适性广,对于多种类型的磺酰基取代苯酚以及吲哚啉酮底物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6-甲基尿嘧啶及其N-取代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方法 用醋酸锌作催化剂,二甲苯作溶剂,使乙酰乙酸乙酯和氨基甲酸乙酯在140℃反应6 h,得到6-甲基-2,3-二氢-1.3-噁嗪-2,4-二酮,噁嗪二酮再和氨或N-取代胺,在150~160℃二反应2 h,合成出了目标产物.结果 合成出6-甲基尿嘧啶和6种N-取代-6-甲基尿嘧啶衍生物,用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产率为76.1%~90%.结论 该方法原料易得,不用酸性催化剂,条件温和,是合成N-取代尿嘧啶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新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苯酐与甲胺水溶液为原料合成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MP),提出了一种合成NMP的新方法,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苯酐与甲胺的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为4 h,收率达到85.5%.  相似文献   

10.
在辛可宁的作用下,以靛红衍生物(N-甲基-3-羟基-2-吲哚酮)和氰基苯乙烯衍生物为原料,1,3,5-三甲苯为溶剂,合成了一系列的新型的手性吲哚螺-2,3-二氢化呋喃衍生物.该反应产率较高(90%~99%),选择性较好,而且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13C)及高分辨质谱法表征.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三取代靛红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合成了1,4,5-三取代靛红衍生物(化合物a)、1,5,6-三取代靛红衍生物(化合物b)、1,5,7-三取代靛红衍生物(化合物c),经过核磁共振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了这3种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检测这3种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3种化合物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测试结果表明:与母核靛红比较,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生物学活性未有提高,而化合物c的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是在1,4,5位(化合物a)和1,5,6位(化合物b)引入3个4-甲氧基苯基取代基造成空间太挤,1,5,7位引入3个4-甲氧基苯基(化合物c)避免了空间拥挤的问题,从而使活性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化合物c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其能显著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的凋亡,并产生G2/M期阻滞.  相似文献   

12.
采用异脲盐法合成一系列N-取代胍和N-取代-4-(3-吡啶基)嘧啶-2-胺类化合物。以O-甲基异脲硫酸盐为起始原料,与脂肪胺类或芳香胺类化合物反应合成脂肪胍或芳香胍类化合物(1),再以3-乙酰吡啶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为原料反应合成3-(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2),将化合物(1)和(2)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最终得到目标产物N-取代-4-(3-吡啶基)嘧啶-2-胺(3)。合成出了6个N-取代胍及其相应的衍生物N-取代-4-(3-吡啶基)嘧啶-2-胺类化合物,并用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该方法路线简捷环保、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较温和。  相似文献   

13.
在无溶剂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以卤代酮和硫脲或取代硫脲为原料,于100℃反应5~15 min,合成了2-氨基噻唑及2-甲基噻唑类衍生物.在明显减少硫脲或取代硫脲用量的基础上,使产物的收率达到了85%~98%.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和收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成同时具有环丙烷和靛红骨架的化合物,通过手性伯胺催化麦克尔/烷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种高效、温和及方便合成螺靛红环丙烷衍生物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烯酮与溴代丙二酸乙酯在手性伯胺/碳酸铯的催化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常温下反应48 h,以47%~97%的收率获得了一系列的螺靛红环丙烷衍生物.  相似文献   

15.
以2,3-二氢-1,4,5,8-四羟基蒽醌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抗癌药物1,4-二[2-(二甲胺基)乙胺基]-5,8-二羟基蒽醌(下称:AQ4),考察了温度、溶剂、催化剂、氧化方式等对其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的较佳工艺方法为:以2,3-二氢-1,4,5,8-四羟基蒽醌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起始原料进行缩合反应,用N,N-二甲基乙二胺兼做溶剂,首先制得1,4-二[2-(二甲胺基)乙胺基]-5,8-二羟基蒽醌隐色体(AQ4隐色体),进而用硝基苯进行氧化反应制得AQ4,产品总收率达到67.5%,产品结构利用红外(IR)、核磁(1H NMR)进行了表征.较佳的缩合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55℃、反应时间2 h;较佳的氧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40~145℃、回流反应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994-8997
以5-氯-3-[N-(甲氧基羰基甲基)氨基磺酰基]-2-噻吩甲酸甲酯为原料,采用五步反应法合成氯诺昔康。研究温度对各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各步反应产物收率均存在显著影响。五步反应的最佳温度条件依次为25℃、130—135℃、30℃、25℃、190—194℃。在此条件下合成氯诺昔康,产品总收率可达17%。工艺操作简单安全、易于控制、副反应少、产品收率高、无需氮气保护,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以4-氯-N-甲基-2-吡啶甲酰胺和对氨基苯酚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一步合成索拉非尼关键中间体4-(4-氨基苯氧基)-N-甲基-2-吡啶甲酰胺,考察了溶剂、温度、碱和催化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叔丁醇钾为碱,碘化钾作催化剂,120℃时反应收率为90.5%.目标产物经IR,1 HNMR,MS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8.
在醋酸铵作用下实现取代的1,3-环己二酮对取代的N,N-二甲基烯胺酮的连续Michael加成反应,发展了一种合成结构新颖的3,3-二环己烯基-1-苯基丙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反应在1,2-二氯乙烷中回流搅拌40 min即可得到目标产物,且具有较高的收率和优异的官能团兼容性.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实验操作简单的特点,为结构多样的烷基芳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颖、实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麦氏酸(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和α,β-不饱和酮为原料,合成了5-(3-羟基-1,3-二苯基烯丙基)麦氏酸.重点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 HNMR,13C NMR)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合成5-(3-羟基-1,3-二苯基烯丙基)麦氏酸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α,β-不饱和酮)∶n(麦氏酸)=1.2,85℃下反应5h,收率达86.7%.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次报道了一种以2-吲哚酮为底物经Cu(II)催化一步合成靛红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以简便的操作和无需添加化学计量的氧化剂为主要特色,反应中的氧气不仅作为反应试剂同时也充当氧化剂,从而使这种方法更加绿色和实用.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文中还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