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再探5G网络     
正NSA是"一网多用",SA是"专网专用"。NSA模式的网络就像城市道路,既跑汽车也跑自行车,而独立建设的SA模式网络类似于高速公路,跑的都是5G信号。5G技术发展至今,大家对5G的两种组网方式已不陌生,尽管我国5G建设不断跑出新速度、  相似文献   

2.
<正>从"万人互联"到"万物互联""人物互联",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传统产业"单脚跳"到与互联网协作"双腿跑"……在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IT"大咖"们畅想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I(人工智能)带来的美好未来。5G+AI两把"钥匙":双核驱动带来"万物互联"  相似文献   

3.
随着5G商用落地,"5G+工业互联网"应用于生产制造领域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对于推动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关联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作用愈发显著.本文阐述了发展"5G+工业互联网"对于安徽省的重要意义,通过对"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进行分析,指出安徽省发展"5G+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基础优势和劣势不足,并针对现存问题从搭建供需服务平台、开发通用性设备、强化基础工作方面提出推动安徽"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入5G商用元年,5G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江西信息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融合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两化融合的水平有待提高、融合产业生态链亟待优化、产业发展基础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深入发展,建议江西把握5G融合发展的产业化方向,培育5G消费互联网新动能,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构建AR/VR、车联网5G应用生态,夯实"5G+"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10月31日,在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式上,工信部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举行5G商用启动仪式。11月1日,5G商用套餐正式上线,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要加快5G网络部署,深化共建共享,早日建成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高效运行的5G精品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强调,要加快5G在工业、交通、能源、农业等垂直行业的应用创新,探索培育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打造融合应用生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普中国     
正未受疫情影响,各地5G建设加速3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特别提出支持基础电信企业以5G独立组网为目标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能有效地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增长、引领新型基础建设,从而促进5G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天津、南京、苏州、重庆等多地已经实现了主城区5G基本连续覆盖,在疫情期间,国内5G显现出加速建设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正从前期数千家营养俱乐部对运动的推动,到如今全国各地此起披伏的"5K跑"大型活动,康宝莱"营养+运动=健康"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上海、沈阳、杭州、苏州、乌鲁木齐、重庆……2014年康宝莱在各地掀起了大型"5K跑"活动。实际上,数千家分布在社区的营养俱乐部,早已带动周边的居民和消费者刮起了各种运动风潮。这是康宝莱提出"营养+运动=健康"这一理念后的市场大动向,"我们希望带领更多人在每天  相似文献   

8.
正工信部近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其中"5G+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举措备受关注。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两者即是高科技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为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一部5G智能手机,患者可以在家完成远程诊疗;一辆5G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安全有序地自由穿梭在街道上;一台5G配送机器人,可以让物流机器人变得"耳聪目明"……随着5G技术的到来,那些看似遥远的科幻生活正悄然而至。11月20日——23日,首届世界5G大会在北京亦庄召开。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年,亦是5G加速商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这是继2020年"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之后,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5G发展"提出的新期望、新要求,意味着我国5G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6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安徽首个5G联合创新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5G+Cloud+AI"发展战略,将在"5G+远程医疗"、无人机编队、工业互联网、智慧校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据了解,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合肥工业大学与华为将共同开展安徽省5G远程医疗领域的研究,共同开展无人机编队应用5G技术合作试点,5G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5G智慧校园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合作。此前,合肥工业大学杨善林院士科研团队与华为公司、中国移动、  相似文献   

12.
新闻     
正5G时代即将来临中国握有话语权?将第一站放在中国举办。在分析人士眼里看来,这意味着在5G时代,中国将会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所谓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4G,其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快"字上。5G的网速是4G网速的12倍以上,同时可以每平方公里连接100万个以上的物体,相当于4G的几十倍;国产5G时延已达到毫秒量级,通信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5G正加速向我们走来,它的到来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可以初见端倪。"习惯了使用4G上网的你,回过头来去使用3G网络甚至是2G网络上网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龟一般的网速可能会是你的回答,如果说让你使用5G上网呢?你的答案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说3G网速是清风、4G网速是暴风,那么5G网速应该就是龙卷  相似文献   

14.
<正>5G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既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视频社交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也将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提供关键支撑。《5G时代》梳理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对当前产业状态进行了介绍,为我们做了一个入门级的科普。《5G时代》一书指出,第七次信息革命是智能互联网,而5G是第七次信息革命的基础。书中还对5G的三大场景、六大特点、核心技术、全球格局等做了清晰的介绍,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5G"。本书还对5G赋能传统产业做了深入阐释,为读者勾勒了交通、医疗、工业、农业等因5G而将产生的深刻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20,(7):39-40
正移动通信从面向个人通信的1G、2G、3G、4G,以十年一代的速度发展到现在,面向产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应用的"5G时代"终于要来了。5G的到来将带来哪些领域的颠覆性变革?与前几代移动网络不同,为何智能制造、互联网等产业界对5G寄予如此厚望?在日前举行的2020深圳湾5G应用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和郭仁忠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华为宣布与多家车企共同成立5G汽车生态圈,中远海运、中国移动、东风汽车打造的"5G+无人驾驶赋能智慧港口"也已上线,5G作为新基建的重要一环,正在迈入发展的快车道。融合应用的5G+才是创新的关键从2G时代开始,每一次信息通讯技术的提升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2G让短信、移动电话加速了信息流动;3G时代,门户网站、智能手机开始出现;4G来临后,VR、AR等技术层出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以华为为核心代表、由中国主导推动的PolarCode码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采纳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相关技术方案,成为中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的重要进展。与此同时,负责我国5G试验的IMT—2020(5G)推进组也宣布,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技术规范正式发布,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测试将针对各厂商面向5G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进行验证。尽管这些离5G标准尚远,中国通信企业在通信标准上撼动国际巨头还需时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少专家认为,发力"新基建",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对冲疫情影响、推进"六稳"工作、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速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在中共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又在全市兴起了一个新的浪潮,全市正在努力地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高地。浙江上虞也在近期启动"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改革,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跑多窗"变"跑一窗";"跑基层"不"跑上层";"跑近路"不"跑远路"……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有了移动通信,人类就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1G有了,人们可以在走动中通信,2G实现了移动通信的覆盖,3G带领人们走入宽带时代,4G让宽带体验更加顺畅,5G在向人们招手,峰值速率可达10G以上,现在100秒才能完成的下载未来只需短短1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