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基于多策略评价的绩效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论述了企业绩效评价的意义,对企业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对评价过程中的指标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评价过程中的权重确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评价的赋权思想,并将多种赋权方法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提出用权差异系数来调整主观的赋权并用得到的评价结果作为学习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最终用神经网络进行赋权。最后,给出了一企业经济效益评价问题中的赋权实例。  相似文献   

2.
基于Hamming神经网络的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利用 Hamming神经网络提出了多指标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建模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问题的研究中 ,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孙光亮 《系统工程》1996,14(2):62-67
人们在研究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往往考虑的因素很多,且不同因素间还存在不同的层次,所以需要采用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去分析和评价。本文针对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复杂的系统问题,将AHP法与经济管理加以结合应用,利用灰色关联度作为测算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判,构造一个反映企业经济效益递阶层次的结构和目标函数,从而为多层次综合评判问题提出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判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生产经营必须讲究效益,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主要目的。随着煤矿企业投入产出总承包的发展,经济效益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而,随之而来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经济效益的优劣。 目前煤矿企业无论是国家对企业的评价,还是企业内部自我评价,主要是依据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考核煤矿企业计划完成情况、衡量生产经营好坏的八项经济技术指标。从实践看,组成这套指  相似文献   

5.
电子工业间接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递和获取两个方面讨论了电子工业间接经济效益,分析了电子工业间接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提出了三个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用该方法对电子工业和其它一些部门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一些有益结果。  相似文献   

6.
经济效益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与分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综合隶属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分档与排序。  相似文献   

7.
本以Fuzzy数学为工具,对褐稻虱,纹枯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综合评判。通过田间实际试验数据,建立了模糊关系矩阵R,从而对病虫防治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R=A.R,所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田间实际,对病虫防治决策的选择,植保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建连了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惠  吴冲锋 《系统工程》1999,17(6):33-36,40
敏捷性是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竞争环境中生存的能力。为了评价企业的敏捷性,有必要建立企业敏捷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敏捷性的概念,分析了敏捷性的评价指标,然后基于时间、成本、鲁棒性和适应性建立了企业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方法可用于企业敏捷性度量。  相似文献   

9.
从限定可靠性投资的局部与完全经济效益入手,运用实例和经济学理论,论证了在通常情况下,可靠性投资的局部与完全经济效益是统一的这一结论,并从企业投资后产品价格和销量变化的角度,给出可靠性投资的局部与完全经济效益统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华峰 《系统工程》2006,24(11):79-84
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面向循环经济的。为了客观评价企业竞争力水平,论文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路径,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其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公理设计的风险投资商与风险企业双边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风险投资商与风险企业的双边匹配问题,给出了一种决策分析方法。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给出了风险投资商与风险企业双方互评的匹配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考虑了风险投资商与风险企业的期望水平要求和实际水平,给出了基于公理设计的匹配决策分析方法;依据得到的匹配决策分析结果,构建了关于风险投资商与风险企业双边匹配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隶属度函数的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并进行求解来得到匹配结果。实例计算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AnAnalysisofDecisionGoverningMechanismofStateownedEnterprisesinChinaZHANGQinshengBAIJieXIYouminZHAOWenhuaManagementSchoolofX...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两个互补型企业构成的企业联盟,同时考虑企业相关性和鼓励投资的激励措施,提出一种投资决策模型;应用模糊优化技术对该投资策略进行决策分析,由此确定了企业联盟获得最大总利润的最优投资策略;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是企业联盟确定投资和利润分成可以借鉴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小企业员工安全遵守行为的演化规律,对中小企业不安全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借助演化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中小企业员工与企业行为交往的支付矩阵。通过对交往过程的演化模型分析,揭示了个体策略选择对群体行为的影响。用数值仿真演示了群体不同初始比例和不同参数变化对演化趋势和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员工安全遵守行为演化系统收敛于两种模式,其中,(遵守,不检查)为理想模式,(违章,检查)为"不良锁定"模式;各参数的大小对系统收敛速度和收敛结果具有影响,企业在设计安全生产激励与约束机制时,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参数,并通过调整参数的大小,可以引导员工的安全遵守行为,使中小企业员工安全行为向着预期方向和目标演进,达到制度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邓英 《系统工程》2008,26(4):18-23
以企业作为研究的主体,从有限参与人力资本市场的现状出发,以当今投资过度悲观心理为立足点,通过建立模型,详细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基于过度悲观人力资本投资有限理性决策行为和基于理性的投资决策行为及其各自的投资决策空间、投资量、投资收益,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不确定条件下,悲观企业比理性企业有更大的投资决策空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悲观企业投资人力资本的数量少于理性企业;不确定条件下,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大于确定条件下的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基于上述结论,我们认为过度悲观是造成企业有限参与人力资本市场和阻碍人力资本市场繁荣的关键原因,从而最终为实现企业和人力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购过程风险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首先分析了企业采购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 Va R( Value at Risk,风险值 )方法分析其中由价格波动引起的采购风险 ,为进行有效的风险决策提供了量化的决策依据 .并且以石油化工企业为例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应急管理实践需求,研究了基于实物期权契约的应急物资政企联合储备模式,并针对适合实物期权契约的应急物资特性,构建政府期望成本函数和企业期望利润函数,提出了政企联合储备模型。分析比较了有无期权合作契约的最优储备问题,揭示了不同储备模式下影响政府储备决策的关键因素。讨论合作可行性的约束条件,通过算例研究期权价格和执行价格的取值范围,分析政企单位库存成本比值和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对储备决策及合作可行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政企之间的实物期权契约能有效提高应急系统的保障能力,并降低政府的单位应急保障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实现合作双赢。  相似文献   

18.
针对需求对价格和交货时间的敏感性, 价格与交货时间呈线性关系, 构建了寡头市场下按单生产(make to order (MTO))企业的产品最优交货时间的决策模型, 关注产品之间的替代性以及面临的不同市场竞争环境, 使模型更贴近现实情况. 首先对模型的最优性进行分析, 其次通过数值算例,探讨了顾客偏好系数和替代率对最优决策的影响, 以及寡头企业在竞争与合作机制下的最优选择. 结果表明顾客的不同偏好将带来不同的决策结果, 企业应根据顾客类型进行市场细分并采取不同的决策; 在两企业之间存在替代性的情况下, 缺乏合作的动机, 竞争普遍存在. 但如果两企业想保持稳定的交货时间和价格, 应采用合作机制. 相关结论可以为企业科学进行市场竞争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re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pplied to China's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and the problems occurring in designing and making the system are also studied. A case study for China's petroleum price reform is given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相似文献   

20.
张光宇  肖伟 《系统工程》2006,24(7):78-82
研究双寡头垄断市场中新技术研发投资的动态博弈问题,试图揭示不同国家和企业在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中的内部机理,从而为建设创新型社会服务。假设市场为刚性需求且需求量相对不变.新技术研发的结果表现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两个寡头企业根据研发结果进行一级密封投标式的价格博弈.确定其最优价格和利润函数,研究一个企业先对新技术研发投资进行决策,另一个企业在其决策之后采取相应的后发研发投资决策,建立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新技术研发投资的动态博弈模型,获得了两企业在研发与跟进研发,单个企业研发和两企业都不研发三种情形下的最优价格和收益,归纳出三种情形下企业研发决策对研发投资额、成功概率、成本降低等参数的敏感范围,最后将模型扩展到多个企业的情况,证明企业在研发时需要考虑市场容量,避免在创新企业饱和的市场上过度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