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为什么要上网、建网?不做电子商务、不理睬互联网行不行?上网企业为什么大多没取得实际收益?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与传统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他们取得成功? 最近,《知识经济》杂志邀请何家琳女士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并就惠普公司的互联网新思路进行了交谈。 传统企业不做电子商务,行不?  相似文献   

2.
“危机爱抚”危机中员工援助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从年前华尔街风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员工精神萎靡,工作积极性不高?是因为降薪、或是不断裁员还是因为危机情感?不少企业都重视用合同或协议的方式来激励员工,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实内在激励也许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因为对许多员工来说,他们面临的是金融危机的心灵困惑。  相似文献   

3.
陈英发 《广东科技》2004,(11):12-13
有人曾经对经营状况较差的一些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企业的产品并不是没有市场,而这些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在同行中也不算很差,企业的各类技术、管理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水平上也相当不错,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就是经营不好?分析起来,尽管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还是一条,那就是人的问题。在一些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不高,潜能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作与生产效率低、效能差,员工没能真正转化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下面笔者从如何实施绩效管理的角度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范建 《科技信息》2004,(11):30-30
人们时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科研攻关中,为什么我国很多项目存在着盲目开发或重复研究现象,造成技术水平不高,难以应用的局面?其中,一个主要原  相似文献   

5.
《科技智囊》2001,(2):76-77
您的企业是不是产品质量合格率不高?是不是制造或管理成本太高?是不是反应速度不够敏捷?如果是这样,那么就说明您的企业的内部流程出了问题,需要再造  相似文献   

6.
曹日祥 《科技智囊》2003,(10):82-84
最近两三年来,与企业界的朋友接触,见面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进行资本运营了吗?”,似乎今天不进行资本运营的企业,就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的确,资本运营是产品运营的高端形式,是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资本运营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资本运营?什么样的行为才属于资本运营?企业自身适合什么样的资本运营模式……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让众多的企业经营者付出了高昂的学费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正>为什么有些区域面对全球化趋势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束手无措或力度不够?为什么有些区域自身定位不清,无法很好地发挥本区域优势,却被自身劣势所羁绊?为什么有些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定于一格、失去平衡,无法朝着多元化的模式发展?为什么有些区域的产业结构仍然停  相似文献   

8.
《华东科技》2010,(8):24-34,36-39
<正>为什么有些区域面对全球化趋势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束手无措或力度不够?为什么有些区域自身定位不清,无法很好地发挥本区域优势,却被自身劣势所羁绊?为什么有些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定于一格、失去平衡,无法朝着多元化的模式发展?为什么有些区域的产业结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分类方法上,产  相似文献   

9.
海尔为什么要搞物流 我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现代企业,如果没有现代物流,就意味着没有物可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被现代企业运作的驱动力所决定的。现代企业运作的驱动力是什么呢?就是一个:订单。如果没有订单,现代企业就不可能运作。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有物可流。要实现这个订单,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10.
叶芃 《科技智囊》2003,(8):68-69
为什么有的企业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成为卓越公司,而有的企业却只是昙花一现?关键要看有没有塑造一种强势和个性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有些员工上班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工作积极性不高。拿着不菲的薪水却仍对企业牢骚满腹?为什么不少企业都重视用物质方式来激励员工.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企业往往对此无能为力,无论严罚还是重奖都不奏效?  相似文献   

12.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责任,关键在于落实。有这样一个公式:安全责任+不落实=零。所以说,没有落实的责任是无效责任,等于不负责任。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可谓不重视,安全制度不可谓不完善,安全责任不可谓不明晰,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为什么?关键还在于责任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13.
书评     
《华东科技》2012,(4):79
《富人不说穷人不懂》作者:徐宪江出版:古吴轩出版社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穷?本书正是要揭开富人成功谜底,让所有想成功的人都知道如何去成功,如何去为自己创造财富。书中的每一小小标题,不只是一种关于成功的理念。更是一些富豪关于成功的心灵感悟或血泪教训;书中的每个事钏,拇露了那些成功人士由白手起家到富甲一方不垮人洳的秘辛。内容通俗、实  相似文献   

14.
时常听到企业老总和部门经理们抱怨重重:“真搞不懂80、90后员工到底怎么啦?公司对他们已足够容忍和让步了!工作上提要求常常大堆,但做起来却漫不经心,眼高手低……到底要我们怎么样做,他们才能够满意?”而80、90后员工却抱怨说:“为什么领导就不能换位思考?理解一下我们?为什么工作总不信任我,我的能力很差吗?成天唆来使去,做完了还不满意,这不把我当黄牛吗?”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10,(9):78-85
<正>房地产圈儿有很多值得玩味、又值得深入思考的现象——为什么全国性企业都是长江以南的,而长江以北的开发商几乎没有一家?为什么发源于不同城市的企业的开发理念差异很大?为什么有些企业家喜欢高谈阔论,而有些却刻意地保持低调?在同一个城市,都是军人出身,又都是国企领导,为什么保利的宋广菊和任志强有着迥异的处世风格?绿城和龙  相似文献   

16.
印度,是世界上软件产业尤其是软件出口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印度,是世界上获ISO9000质量认证的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印度政府雄心勃勃,要成为IT时代全球IT的超级大国及领先者;比尔·盖茨预言,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一软件大国……为什么这个貌似贫穷的国家软件业如此发达?为什么中国的软件就是硬不起来?为什么中国的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相似文献   

17.
不做企业文化等死, 做企业文化找死企业文化为什么不奏效?这是一个令企业领导人和“文化倡导者”常常不能回避又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因之“走火入魔”的问题。正是由于不奏效,企业文化被认为是空中楼阁甚至是“谋财害命”的毒药;正是由于不奏效,“不做企业文化等死,做企业文化找死”成为一种不仅仅是黑色幽默的流行。如何破解企业文化奏效与否的奥秘?笔者通过多年的企业文化咨询实  相似文献   

18.
图书推荐     
《科技智囊》2007,(1):85-85
《渔夫与管理》[内窖提要]为什么企业越大越脆弱?为什么高薪请不到杰出的人才?为什么忠诚的员工成了一个遥远的神话?为什么管理技术在不断进步,管理难题却依然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是现代管理学无法打开的死结。在本书中,著名的管理学专家成君忆先生却为我们一语道破了真相。他看到,由于职场上的每个人都在追求自我实现,以致于企业成了老板和员工  相似文献   

19.
刘然 《科技智囊》2007,(1):16-17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历了28年的时间,在这28年的时光里,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企业在风风火火、热热闹闹之后却又销声匿迹、破产停业。和国外的常青树企业相比,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多有短命呢?而那些国际知名企业又为什么能长久地保持这种旺盛的企业生命力?他们的企业领导者又在关注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专业咨询师,笔者在与企业老总沟通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企业的考核怎么了?为什么起不到效果?为什么员工对考核越来越应付,最后考评变成一种形式?其实老总们提的问题也恰恰是众多企业所面临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