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冠军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93-96
选取298名中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父亲教养方式在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在拒绝否认维度上存在城乡差异,在情感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三个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城乡差异。父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教养方式在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维度及拒绝、否认维度和惩罚、严厉维度上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在偏爱被试维度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从事学习及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量,其本身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至关重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父母教养方式同子女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涛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21(1):69-74
父母教养方式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父母教养行为和方式的机制及特征。随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场化、数学化,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儿童的认识。通过对国内外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分析和现状研究,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对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成果,概括了近年来在父母教养方式研究中呈现的从宏观系统走向微观具体的研究特征,进一步探究了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否独子、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际信任与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FF1、MF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父母惩罚严厉(FF2,MF4)和拒绝否认(FF5,MF3)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282名初中生进行了测试。结果(1)男女生在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男生在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的父亲惩罚、严厉(FF2),父亲拒绝、否认(FF5),父亲过度保护(FF6)--因子上的得分极其显著的高于女生得分;(2)状态和特质焦虑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均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除父亲过分干涉(FF3)以外的其余六个因子(FF2、FF5、FF6、MF2、MF3、MF4)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子女焦虑有着密切关系;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母亲过干涉、过度保护(MF2)、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1)三因子对初中生焦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曹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49-52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受到性别、文化程度及家庭完整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为了探讨城市高中生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状况,采用了我国岳冬梅1993年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贵阳市4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其教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是否离异对其教养方式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李英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4-29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抽取高三学生最近一次重要考试的成绩,抽取广东省揭阳市三所高中的高三学生(350人)为样本,研究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反作用,而父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我修订的拖延调查量表和中文版EMBU对400名小学生进行测试,旨在研究小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拖延行为存在显著相关;(2)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父亲的惩罚和严厉、母亲的惩罚和严厉因子对小学生的拖延行为都有着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侗族地区高中230名侗族高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做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生在父母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2)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文化程度在父亲情感温暖、偏爱被试和母亲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3)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的收入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对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大一至大三共48名聋人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聋人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父母情感的温暖、理解(FF1、MF1)与聋人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呈负相关,而父母的过度保护、过分干涉(FF6、FF3、MF2)、父母的拒绝、否认(FF5、MF3)、偏爱被试(FF4、MF5)、父母的严厉、惩罚(FF2、MF4)与聋人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呈正相关,即父母教养方式对聋人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有重要影响,因此,父母应该调适对子女的教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北京高中学生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
用MMPI对北京城郊区5所高中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13个临床基本量与6个附加量测试结果,为青少年个性研究及建立青少年常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钱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5):379-384
农村彝汉中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状况、教育条件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他们的性格特征大不相同.采用《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对农村彝汉中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其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彝汉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其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存在不同特点.为此,只有根据彝汉中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对中学生阅读个性的塑造与张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
叙述了阅读个性的内涵和塑造阅读个性的方法,指出中学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工作特点塑造和张扬中学生的阅读个性,以形成高尚的旨趣,提升人们的阅读品位.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某高校315名学生进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袁(EMBU)的调查和一般资料的收集,并对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更倾向于对儿子作出更严厉的惩罚;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没有显著影响;父亲文化程度越高,父母情感温暖因子上的得分就越高。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差距逐渐减小;独生子女与否不影响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父亲文化程度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学优生和学困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学优生和学困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差异及其及其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关系。方法:运用自我描述问卷(SDQ-II)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158名初中生(学优生76名,学困生82名)进行调查。结果:(1)学优生较之学困生,父母更多的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给予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较少运用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2)在自我概念各因子上,学优生与学困生存在显著差异(除言语、外貌、体能外),具有更加积极的自我概念;(3)父母积极地教养方式与子女的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其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1)学优生和学困生在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2)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着重探讨校园环境和学生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选取代表省重点、市重点和一般中学的三种类型的中学(分别用甲、乙、丙来表示)的811名学生,采用Raymond·Bernard·Cattell编制的14pf人格因素问卷对他们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人格发展有差异;(2)校园环境对学生人格发展有显著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3)中学生的人格发展渐趋成熟,但其发展有不稳定性;(4)男女学生人格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18.
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对文献综述的分析,构建出中学生与其父母间具有差异的价值观的维度,并编制出中学生与其父母价值观差异的初测问卷.根据初测问卷测定的结果,修订了理论结构和初测问卷,形成了正式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然后用正式问卷调查了中学生与其父母间的价值观差异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