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辽盆地原油和沉积物中C31甾烷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松辽盆地原油和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朝长地区低熟原油和源岩中具有相对较为丰富的C31甾烷,根据它们的保留位置和质谱特征,推断它们的结构为4,22,23,24-四甲基甾烷,同时,共检测出10个4,22,23,24-四甲基甾烷化合物的异构体。由于4,22,23,24-四甲基胆甾烷在侧链是有3个甲基基因,因而它们的热稳定性较差,主要出现在低熟原油和源岩中。  相似文献   

2.
丁海峰  马东升  姚春彦  舒良树 《科学通报》2009,54(23):3726-3737
西天山赛里木湖南缘果子沟剖面出露了新疆新元古代一套较完整的冰碛沉积, 称为塔里萨依组, 以往研究程度较差. 根据前人的化学地层学年龄数据及该组的层位和区域对比, 塔里萨依组应属于埃迪科拉纪冰期沉积. 对该区埃迪科拉纪塔里萨依组冰碛岩剖面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 揭示了该区埃迪科拉纪晚期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特征, 初步恢复了当时古气候特点并与同时代其他地区进行对比. 采自果子沟冰碛岩剖面样品的Si, K, Na和Al氧化物及其比值表明, 该地区逐渐从构造活动区域演变为较为埃迪科拉纪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 CIA值及A-CN-K图解表明, 该地层属于同一冰期中的不同沉积阶段, 经历了较为寒冷的的中低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 分别在剖面顶、底部出现的TOC以及V/Cr, Ni/Co和U/Th比值突变, 反映了冰川开始和结束时出现的生物生产率和氧化还原条件的急剧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陆相油、气源岩分散有机质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贤明 《科学通报》1990,35(12):922-922
本文对我国6个主要陆相油田(大庆、胜利、辽河、江汉、南海及百色)和15个煤田的系列生油岩样、腐殖煤样、腐泥煤样及油页岩样共计三百多块,采用全岩与干酪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作了详细有机岩石学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陆相油、气源岩分散有机质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4.
陆相湖盆沉积物和原油中的甲藻甾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侯读杰 《科学通报》1995,40(4):333-333
甾类化合物是普遍存在于化石燃料和沉积物中的一类生物标志物.它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细菌中的甾醇类,特别是真核生物隔膜中的类脂化合物成分.4,23,24-三甲基胆甾烷(又称为甲藻甾烷)是一类具有特殊链结构的甾烷标志物,因为其具有特殊的生源意义而受到人们的重视.Summons(1987)在对海相和陆相源岩与原油中的C_(30)甾烷组成对比发现,三叠系~下白垩统海相源岩和原油主要为4-甲基,24-乙基胆甾烷和甲藻甾烷,而未成熟非海  相似文献   

5.
彭平安 《科学通报》2000,45(Z1):2689-2694
研究了江汉盆地潜江组一剖面样品的矿物学、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合这一盆地的其他研究资料,认为江汉盆地形成的未成熟油主要与碳酸沉积阶段形成的有机质有关,在未成熟油储量统计时,只有计算碳酸盐沉积阶段形成的沉积物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结构的新概念与煤成油机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秦匡宗  郭绍辉  李术元 《科学通报》1998,43(18):1912-1918
以化学共价健结合力为基础的煤的两相结构概念,由于新的能强力溶解煤的溶剂(如二硫化碳与N-甲基-2-吡咯烷酮的混合溶剂)的发现而需要作相应的修正。在煤有机大分子结构中同时包含有丰富的非共价键作用力,包括氢键力,电荷转移力和π-π键力等缔合力,在煤的结构单元之间起着重要的结合作用。这里提出了包含物理缔合力的煤的复合结构新概念,对煤成油的机理进行了再认识。煤的复合结构的新概念扩大了传统的抽提物的范围,从  相似文献   

7.
王招明 《科学通报》2004,49(Z1):1-1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气源问题争论已久,争论的焦点是盆地内已发现的海相油气资源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还是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文中对前人的主要观点及其论据进行了总结,并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源研究中的有关核心问题,如对比参数的选择、成熟作用及物理分异作用对油源对比参数的影响、有关对比参数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应用那些受成熟度、物理分异效应等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行油源对比时引起的歧义可能较大,只有那些地球化学意义明确、受成熟度影响小、次生变化过程中变化小的参数才是有效的油源对比参数.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包括了这两套烃源岩贡献,广泛存在混源油,发现有来源于寒武系的原油.建议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成因的进一步研究应优化油源对比参数,采用综合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秦岭北带泥盆系含金层段沉积环境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晋慧娟  李育慈 《科学通报》1997,42(2):183-186
近年来,西泰岭北带中泥盆世地层中发现了大型和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而成为热点地区,其中古地理环境则是沉积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1)认为中泥盆世为浅海陆架至潮坪环境;(2)为半深海-深海的海底峡谷-水道-浊积扇体系。近期笔者对该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与前两种观点不尽相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晚更新世以来罗布泊盐湖的沉积环境和找钾前景初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郑绵平 《科学通报》1991,36(23):1810-1810
1989年10月完成罗布泊部份地区野外调查,穿插两条路线(图1),首次从“耳轮”西北角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气源问题争论已久,争论的焦点是盆地内已发现的海相油气资源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一下奥陶统烃源岩还是中、上奥陶统烃源岩.文中对前人的主要观点及其论据进行了总结,并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源研究中的有关核心问题,如对比参数的选择、成熟作用及物理分异作用对油源对比参数的影响、有关对比参数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应用那些受成熟度、物理分异效应等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行油源对比时引起的歧义可能较大,只有那些地球化学意义明确、受成熟度影响小、次生变化过程中变化小的参数才是有效的油源对比参数.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包括了这两套烃源岩贡献,广泛存在混源油,发现有来源于寒武系的原油.建议塔里木盆地海相原油成因的进一步研究应优化油源对比参数,采用综合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不同成因原油吡咯氮化合物的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朱扬明 《科学通报》1997,42(23):2528-2531
含氮有机化合物是原油及生油岩中的一种非烃组分。它们大部分以杂环芳烃化合物形式存在。化学性质上,这类化合物主要分成为含吡咯环结构的中性氮系列和含吡啶环结构的碱性氮系列,两者之比约为3:1~4:1。原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对环境和炼制工业有不良影响,因而在这些领域对它们的分离和检测较早被人们重视。近年来,随着油藏地球化学的兴起和发展,国外一些学者发现含氮化合物可作为原油二次运移的示踪性指标。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起步。本文报道塔里木不同成因原油中吡咯氮系列化合物含量和烷基咔唑化合物分布的差异性,并探讨其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移分馏作用凝析油和蜡质油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张水昌 《科学通报》2000,45(6):667-670
地下深部的烃类物质在由断裂诱导的压力释放和过量干气注入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油、气两相流体的产生.由于不同原油组分在气液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低碳数的烃类更易溶解在气相中,形成凝析油;而高碳数的烃类则残留在油相中,形成蜡质含量较高的油藏.这种分馏过程同时导致通常与源岩有机质或热成熟度有关的原油组分参数(如饱和烃/芳烃值)和甾萜烷分子参数的广泛变化,原油δ~(13)C值也因此变重1%左右.  相似文献   

13.
对长江三角洲DY03孔3.6 Ma以来的沉积物碎屑锆石样品利用LA-ICP-MS进行了U-Pb年龄测定. 结果表明, DY03孔189.8~215.8 m 之间(磁性地层年龄3.2~3.5 Ma)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以100~150 Ma占优势, 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下游地区的白垩纪岩体, 物源区比较局限; 189.8 m(~3.2 Ma)以上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呈现多峰态分布的特征, 主要分布于100~300, 350~550, 600~1000, 1400~2000和2200~2800 Ma, 表明沉积物源区显著扩大. 从DY03孔3.2 Ma以来沉积物碎屑锆石中识别出大量来自长江上游的年龄信息, 表明当时长江沉积物已开始影响到三角洲地区. 考虑到古长江在上新世以前有可能没有流经现在的长江三角洲,而是流向苏北盆地, 长江贯通的时限应不晚于3.2 Ma.  相似文献   

14.
用低温低压加水热模拟实验的数据再次验证,在源岩未熟-低熟阶段的热演化过程中,可溶和不可溶有机质都在不断同时发生着“缩聚”和“热解”反应,即“两极分化”作用,可溶和不可溶有机质始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互转化处于平衡动态之中,非烃和沥青质是干酪根与烃类间的重要的中间产物。沥青质是未熟油中烃类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长江三角洲DY03孔3.6Ma以来的沉积物碎屑锆石样品利用LA-ICP-MS进行了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DY03孔189.8~215.8m之间(磁性地层年龄3.2~3.5Ma)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以100~150Ma占优势,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下游地区的白垩纪岩体,物源区比较局限;189.8m(~3.2Ma)以上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呈现多峰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分布于100~300,350~550,600~1000,1400~2000和2200~2800Ma,表明沉积物源区显著扩大.从DY03孔3.2Ma以来沉积物碎屑锆石中识别出大量来自长江上游的年龄信息,表明当时长江沉积物已开始影响到三角洲地区.考虑到古长江在上新世以前有可能没有流经现在的长江三角洲,而是流向苏北盆地,长江贯通的时限应不晚于3.2Ma.  相似文献   

16.
高硫未成熟原油非干酪根成因的证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彭平安 《科学通报》1998,43(6):636-638
江汉盆地潜江组高硫未成熟原油,高硫生汪岩和干酷根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研究表明;成分上,高硫未成熟原汪与高硫干酪根的热降解产物有较大的差别,但与高 未熟生油岩中的分散沥青相似,在化学结构上,高硫未成熟干酪根的热裂解不可能形成高硫未成熟油的某些特征,如高含量的植烷骨架化合物,硫在C16,C22的含硫甾烷等。  相似文献   

17.
苏皖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和幔源橄榄岩包体的187Os/186Os比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幔源岩石中痕量(10~(-9)~10~(-12))亲铁元素Re,Os含量和~(187)Os/~(186)Os比值的测定,为研究地壳-地幔相互作用和地幔结构与演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时计和示踪剂,以弥补亲石元素Rb-Sr,Sm-Nd和U-Th-Ph同位素体系的不足.近年来,国际上对幔源岩石~(187)Os/~(186)Os示踪作了不少研究,但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国内测定了幔源玄武岩和橄榄岩包体全岩的~(187)Os/~(186)Os比值,对其地球化学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盛国英 《科学通报》2000,45(Z1):2699-2704
在胜利油田第三系沙河街组3个低成熟的生油岩和5个原油样中检出了一个单芳三环萜烷和两个芳构化三环二萜烷,检出的化合物包括:C19H28 (m/z 145,M+256)C环芳构化三环萜烷,C17H20 (m/z 209,M+224)和C18H22 (m/z 233,M+238)B,C环芳构化三环二萜烷.初步研究结果认为,这些化合物是未成熟有机质的标志物,并具有C18H22>C17H20>C19H28的稳定序,早期成岩作用阶段奥利烯、藿烯、蕨烯、乌散烯等五环三萜类的D环裂解亦可能是B,C环双芳三环二萜烷的成因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东南断陷区侏罗系含油砂岩的发现及油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荣林  胡民 《科学通报》1996,41(18):1685-1688
塔里木盆地东南断陷区(也称为拗陷区)其范围西起策勒,北以北民丰-且末河为界,南以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侧断裂为界,东西长约1000km,南北宽80~170km,呈北东走向的条状断陷,面积约10.2×10~4km~2。  相似文献   

20.
用分步加热法和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提取分析了大麻坪碱性玄武岩内黑色辉石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CO2,CO和CH4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别结果表明,在400 ̄1140℃,CO2和CO的δ^13C值为22‰ ̄27‰,CH4的δ^13C为-30‰ ̄-50‰,这些结果可能反映该地区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岩浆,经过多阶段去气作用之后残余挥发份中CO2,CO和CH4的碳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