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全国疟疾防治研究的参与者与见证人张剑芳(方)等九人联名签署了一份题为《还"青蒿素"发明者应有的权利》的纪要,提出青蒿素抗疟作用的发现并不是屠呦呦的首创,恳请国家有关部门就青蒿素的知识产权问题做出一个公正的调查以澄清事实。该纪要提出,青蒿抗疟作用是古人早已发现的,民间也在广泛使用青蒿抗疟,而且"五二三"领导小组早在1967年就将"青蒿"列为研究目标之一。本文认为前两点确属事实,而第三点则不够准确。通过考察屠呦呦1969年至1972年的中草药抗疟研究活动可以发现,虽然明确断言是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带入"523项目"有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是说是屠呦呦第一个发现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具有高抗疟功效以及是她第一个将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应用于临床试验则完全可以立得住脚。  相似文献   

2.
国内众多研究认为,日本的饭沼慾斋在其著作《草木图说》中首次将A.apiacea的中文名定为青蒿。通过笔者调查,发现《草木图说》第一版及饭沼慾斋亲笔稿本并无A.apiacea的相关记载,更提出据目前可查证到的史料,《草木图说目录草部》一书最早将A.apiacea定名为青蒿。作为日本引进的外来物种,日本本草学界对青蒿外形特征及日文名、中文名与拉丁名的对应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本文通过研究古典文献梳理了日本国内对于青蒿和黄花蒿的认识和鉴定过程,并结合现代田野调查对古代研究结果进行了重新审视,还探讨了《本草纲目》在引入日本后对认识和鉴定青蒿的影响,更进一步阐述形成这些认识的客观原因及得到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3.
针对时下青蒿与青蒿素再次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阐述:从本草学角度分析了中药青蒿的种质来源,介绍了中药青蒿及其提取物青蒿素的临床药效和应用,围绕青蒿素是否仍属于中药及其结构容易被高温破坏的情况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时下青蒿与青蒿素再次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阐述:从本草学角度分析了中药青蒿的种质来源,介绍了中药青蒿及其提取物青蒿素的临床药效和应用,围绕青蒿素是否仍属于中药及其结构容易被高温破坏的情况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完成的.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青蒿素的发现及其成果的评价存在着诸多争议,甚至在青蒿素发现的代表人物之一——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之后,相关的争议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这既反映出青蒿素发现的成果评判不会因为一个国外的评奖而终结,也表明人们对重大科技发明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的关注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档案、会议纪要、人物访谈资料以及日记等原始文献对青蒿抗疟有效粗提物、青蒿抗疟有效单体的发现与提取过程以及相应的临床验证、青蒿素结构测定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回溯,希望尽可能重构历史的原貌,同时也阐明青蒿素作为一个天然化合物发展成为一个抗疟新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人、多机构共同参与、协作研究的成果.因此,对青蒿素成果的评价应在充分考察当时的科研组织与管理架构、科研人员具体研究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更为全面、公正.  相似文献   

6.
本项目涉及植物性杀螨物质活性测定及新型植物性杀螨剂创制工作。植物材料包括:姜黄(Curcumalonga)、黄花蒿(3rtemisiaa annua)、丁香(Syringa vulgaris)、商陆(Phytolacca acinosa)、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藁本(Ligusticum sinense)、重搂(Parispoly phylla)、苦参(Sophoraflavescetts)等三十多种中药药源植物,研究了它们的杀螨活性,涉及的害螨主要包括: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rri)等。并重点研究了姜黄和黄花蒿的杀螨活性物质生物活性追踪,以及针对姜黄素的结构修饰,特别涉及到以中药植物姜黄、黄花蒿和苦参的杀螨活性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研制的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项目对于促进植物源杀螨剂的创制工作,促进农业害螨的无公害防治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回顾以往,屠呦呦再次强调:40年来,青蒿素类药物在抗疟临床广泛应用,走出国门并影响了世界。这是全国“523任务”工作者对改革开放做出的杰出贡献。从1978年屠呦呦和团队的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到2015年因为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再到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40年时光荏苒,在屠呦呦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对荣誉加身的从容  相似文献   

8.
地理环境是影响科技创新重要且易被忽视的因素。地理环境影响科技创新的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通过提供经验启示和特有研究材料促进科技创新、通过提出挑战而迫使应对者寻求科技创新、通过提供地缘交流条件影响人类科技创新。青蒿素在中国发现是地理环境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个经典案例。正是基于独特而丰富的青蒿素种质资源,青蒿素才由一个天然化合物发展成为一个抗疟新药。当前,在我国科技实力整体落后的情况下,亟待加强地理环境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依靠地理环境的优势加速我国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9.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50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举世闻名;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 2020年12月30日,是屠呦呦90岁生日.她收到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屠呦呦研究员工作室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揭牌.她毕生只致力于一件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发,如今依然潜心于此……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21,(5):64-69
青蒿素,并非广为人知.但随着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2015年10月5日宣布,将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后,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那么,屠呦呦创制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编纂一套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是中国科技史学者共同的心愿。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于1987年酝酿,后被列为中国科学院"八五"计划重点项目,截至2011年,共出版了26卷。这套书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持,团结全国科技史研究力量,凝聚一百多位学者之心血共同撰写,是中国学界60多年来完成的一部系统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巨著。  相似文献   

12.
正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屠呦呦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一辈子都在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顽疾——疟疾作斗争。2015年10月,因其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成为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2018年初,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时期的中西文化会通是中国近代科学思想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学界对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文学者关注有加,却忽视了对清朝开国后第一位最重要的科学家、被《清史稿》誉为"一代畴人之功首"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新名词不断涌现,一个个承载着科技内涵的名词,描绘出我国科技发展的轨迹。栉风沐雨七十载,薪火相传科学魂。有"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有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有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有"神舟"飞天创造的"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的"中国深度","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刷新的"中国速度"……  相似文献   

15.
<正>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有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1955年,她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术语学建设学术研讨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7届。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术语学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中国术语学界与国外学者的交流和沟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维诺格拉多夫俄语研究所拟于2020年7月10—12日在黑龙江大学召开"第八届中国术语学建设暨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中外学者在文字与文明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我国的比较文字学研究、文字起源研究,加深学界对多元文明的互动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了解,商务印书馆组织策划了反映国外这方面学术成果的丛书"文字与文明译丛"。目前,该丛书首批两种代表性译作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18.
"科学论战"是由"科学"引发并主战一方的学术论战乃至社会论战。梳理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两场"科学论战"——"人类起源之争"和"转基因食品大战",及其中中西方学界,科学与人文领域学者,科学家与大众等群体间的差异和对话,发现论战背后的"利益共同体""民族主义""对话机制"等问题及"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曲折发展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TAC(IEEE Trans.On Automatic Control)和Automatica是控制理论领域国际著名期刊。"控制理论与方法"(F0301)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级申请代码,内含21个三级申请代码,基本涵盖了控制理论的各个研究方向。本文基于1986—2009年期间,中国大陆学者在TAC和Automatica上发表的论文数、标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数以及同期科学基金在"控制理论与方法"领域资助的项目数和经费数,采用相关性、因果性等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科学基金对推动我国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陆续出版后,引起了国际科学史同行的关注。王作跃、胡大年等学者向国际科学史杂志Isis编辑部和丛书主编张柏春建议,邀请国际同行对丛书进行评介,并将书评发表在Isis上,以扩大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2008—2010年间,Isis(图1)先后刊登了17篇书评(表1),对丛书中的20部著作分别进行了介绍和评论。这一系列书评,加上2007年9月Isis组织的"科学与现代中国"专题讨论,使得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成为当时国际学界关注的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