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贺才 《科学通报》1991,36(24):1879-1879
湘西元古代地层中广泛分布着以沃溪、西冲、漠滨为代表的Au-Sb-W、Au-Sb及单Au层控金矿床。矿物组合、围岩蚀变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表明,它们均属中-低温热液矿床,其主要成矿作用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已往的研究揭示,该类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浅  相似文献   

2.
我国燃煤电厂砷的大气排放量初步估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雒昆利  张新民  陈昌和  陆毅伦 《科学通报》2004,49(19):2014-2019
研究了不同燃烧条件下我国燃煤电厂砷的大气排放量, 采集和分析了高温和中、低温燃煤电厂的原煤、底灰、飞灰的砷含量, 对我国每年动力煤砷的排放量和排放率进行了初步分析和估算. 结果表明: 高温燃煤电厂燃烧1 t含砷5 mg/kg左右的烟煤, 排放到大气中的砷为0.40 g左右, 其排放率为7.70%左右; 中、低温燃煤电厂燃烧1t含砷5 mg/kg左右的烟煤, 排放到大气中的砷为0.15 g左右, 其排放率为2.97%左右. 中国火电厂动力用煤每年约6×108 t左右, 主要为华北区和西北区的石炭~二叠纪的动力煤, 以含砷量为5 mg/kg左右计算, 则火电厂动力煤燃烧每年向大气排放砷约195.0 t左右. 煤中的砷在燃烧过程中大部分都可释放出来, 但燃煤释放出来的大多数砷又可被飞灰俘获, 燃煤电厂除尘设备在除尘过程中捕获了飞灰及飞灰俘获的砷, 从而减少了燃煤中砷向大气的排放量; 此外, 在研究燃煤电厂煤中砷的实际排放量和排放规律时, 以干法除尘电厂的飞灰计算更科学些. 湿法除尘过程中, 高温燃煤电厂燃煤飞灰中的砷约20%溶解到沉淀池的水中, 而中、低温燃煤电厂飞灰中的砷约有70%溶解到沉淀池的水中, 因此, 这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砷的污染源. 实验室条件下, 煤灰化过程中砷的排放率高于燃煤电厂燃煤砷的实际排放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动力煤氟的排放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不同燃烧条件下我国主要动力用煤-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石炭-二叠系煤燃烧时氟的释放量,采集和分析了高温和中低温电厂以及民用锅炉的原煤、底灰、飞灰的含氟量,对我国每年动力煤氟的排放量和排放率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高温电厂燃烧1t含氟量为100g左右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石炭-二叠系的低氟煤,排放到大气中的氟为89.90g左右,高温电厂燃烧煤中氟的排放率为95.93%左右;中低温电厂和民用锅炉燃煤中氟的排放率为77.56%左右。中国每年电厂和民用燃煤约8亿吨左右,主要为华北区和西北区的石炭-二叠系的动力煤,以含氟量为100g/t左右的低位计算,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氟为66398.5t左右。  相似文献   

4.
煤中常量、微量元素和矿物的富集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运用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分析、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逐级化学提取、电离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对云南砚山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富集的同沉积火山灰与海底喷流复合模式(或成因类型). 研究发现, 砚山矿区M9煤层硫分含量很高(St,d = 10.65%), 属于超高有机硫煤(So,d = 9.51%). 矿物组成主要有b-石英副像、透长石、钠长石、白云母、伊利石、黄铁矿以及少量的高岭石、斜长石、钙镁黄长石、金红石和片钠铝石. 煤中高度富集的微量元素有F(841 μg/g), V(567 μg/g), Cr(329 μg/g), Ni(74 μg/g), Mo(204 μg/g)和U(153 μg/g). 该煤中的矿物质主要有3个来源: (1) 高温石英、透长石、白云母和伊利石等是泥炭聚积期间酸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泽后的产物; (2) 钠长石和片钠铝石以及以上超常富集的微量元素是在泥炭聚积期间, 基性-超基性海底喷流侵入到闭塞缺氧的泥炭沼泽中所致; (3) 稀土元素, Nb, Y, Zr和TiO2等亲石元素来源于盆地南部的越北古陆. 除了物源供给以外, 砚山矿区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异常是同沉积酸性火山灰和基性-超基性海底喷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李旭平  李一良  舒桂明 《科学通报》2005,50(10):1000-1006
高压-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中石英脉的产出反映了板块俯冲或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流动, 但是对成脉过程的温压条件常常缺乏岩石学制约. 对大别造山带黄镇地区低温榴辉岩及其中蓝晶石-石英脉的岩石学研究表明, 脉中呈柱状形态的蓝晶石-黝帘石-石英集合体是硬柱石分解后的假象. 柯石英假象也首次在该地区榴辉岩的石榴石中发现, 证明这些低温榴辉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 热力学温压条件计算表明, 该榴辉岩经历的峰期变质条件为670℃/3.3 GPa, 已达到石墨向金刚石转化的边界. 石英脉中的石英晶体不见波状消光、折曲和碎裂现象, 也没有发现柯石英假象; 根据石英脉中矿物共生组合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得到的成脉温压条件与寄主榴辉岩一样, 明显高于板块俯冲进变质过程中硬柱石分解曲线. 这些观察证明, 石英脉形成于峰期超高压变质之后的板块折返过程中. 因此, 硬柱石分解为蓝晶 石-黝帘石-石英并释放水的反应是在峰期变质之后的折返过程中发生的. 这表明陆壳深俯冲时不仅能够将含水矿物如硬柱石中的水带到地幔深处, 而且可以在折返时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6.
熔体参与变质反应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来 《科学通报》1997,42(17):1846-1850
大多数麻粒岩区变质高峰期温度、压力与许多变质岩类(尤其是变泥质岩)脱水熔融、部分熔融的P-T条件重叠,而模拟变质过程脱水熔融、变质反应及其矿物相转变动力学过程主要  相似文献   

7.
1650℃,1~3GPa下玄武岩熔体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玄武岩为初始物料,在1650℃,1-3GPa压力条件下进行了熔融实验,对实验产物中的玄武岩淬火玻璃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折光率测定和CIPW标准矿物计算,并进行了拉曼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8.
由于三分仓受热面旋转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有着较好的性价比,几乎被所有的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采用。通过对600 MW机组的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进行三层布置,蓄热元件呈双波浪形。由于烟气中的硫酸蒸汽和水蒸气在低温换热元件上凝结,将灰粒黏聚而成积灰,这种积灰导致流通阻力不断的增加,直到流通部分及完全堵塞为止。探索空预器蓄热元件的堵灰原因,并通过采取防范措施控制空预器蓄热元件的堵灰程度,以控制其一、二次风侧出入口差压正常,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煤是一种非均质多孔介质,孔隙结构复杂.本文利用同步辐射小角散射试验对6种不同煤阶煤样纳米尺度微孔结构(1~100 nm)进行测试,分析了煤样的Porod散射曲线、Guinier散射曲线、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和分形特征等,探讨了煤化过程中煤中微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实验表明:6种煤样Porod散射曲线均呈现正偏离现象,Guinier曲线表明煤样孔隙呈多分散系分布特征;基于最大熵理论计算得出煤样孔径分布呈"双峰"形态,随变质程度增加,煤样平均孔径和最可几孔径均呈下降趋势;煤样比表面积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又缓慢增加.测试煤样的分维数在低角q阶段呈现表面分形,在高角q阶段表现为孔分形.表面分形维数随煤阶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而后又减小的变化趋势,孔分形维数随煤阶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态势,且当R_(o,max)为2.07%时达最小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环庐山高速公路A1标路面基层二灰碎石原材料的检验,对混合料的配合比及铺筑碾压到成品检测过程影响压实度进行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喜马拉雅块状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高温高压实验-T = 770-1028℃, P = 1.0-1.4 GPa, 无外加自由水), 初步研究了脱水熔融过程和熔体结构; 模拟了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形成. 实验结果表明: (1) 即便在初熔状态下-熔融程度<5%), 熔体也主要以熔体薄膜的形式分布于矿物的相边界上, 熔体的连通性不仅取决于熔体结构, 还受到熔融程度的控制; (2) “脱水熔融” 实际包含了亚固相脱水作用、流体迁移、含水和缺水熔融等一系列子过程; (3) 实验产生出过铝的花岗质熔体, 其成分与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成分相似, 残留相矿物组合为Pl + Qz + Gat + Bio + Opx ± Cpx + Ilm(Rut) ± (Kfs), 化学成分为中偏基性, 可与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麻粒岩对比. 实验证实黑云斜长片麻岩是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源岩之一, 脱水熔融是形成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和下地壳麻粒岩的重要方式, 并为确定源区的温压条件提供了实验约束.  相似文献   

12.
工业烟气具有含灰量大、含黏性物质及含腐蚀性气体多的特点,易造成烟气换热器换热表面积灰、磨损和腐蚀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是余热回收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对中低温余热回收所用的管排式烟气换热器的积灰、磨损及腐蚀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分析了换热器换热表面积灰、磨损及腐蚀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同时介绍了近年来作者团队在换热表面飞灰颗粒沉积、磨损及腐蚀特性方面开展的有关研究结果.首先,对现有的和前期作者团队建立的颗粒碰撞沉积模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以前期团队开展的工作为例,具体介绍了管排式烟气换热器的积灰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给出了能有效减轻积灰的椭圆管换热器设计;接着,介绍了气固两相绕流换热管的流动和磨损特性,以及烟气参数对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随后,介绍了一种预测换热器表面酸蒸气凝结的耦合计算方法,说明了运行参数和几何参数对换热器局部腐蚀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相应条件下的H型翅片管换热器的酸传质计算关联式;同时,介绍了团队前期提出的在线检测和实验室低温腐蚀装置,说明了不同材料的抗腐蚀特性及换热面积灰与酸的耦合作用机理.最后,对中低温烟气换热器积灰、磨损及腐蚀特性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中含有约35%~37%的矿物质细颗粒(灰分).由于灰分密度比纯沥青密度大,TLA改性沥青成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灰分离析,从而导致其使用性能劣化.为此,文章结合佛山一环城际快速干线TLA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围绕灰分对40%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从而提出灰分的控制指标及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森  冯璐  林杨挺 《科学通报》2011,56(13):1050-1059
Y984028 是一块新的二辉橄榄岩质火星陨石, 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岩石结构: 粒间结构和嵌晶结构. 与嵌晶结构区域的矿物相比, 粒间区域的铁镁质硅酸盐贫FeO、铬铁矿贫TiO2. 虽然Y984028 的岩石结构和矿物化学成分与GRV 99027 非常相似, 但两者的冲击变质特征有明显差异, 表明Y984028 不是GRV 99027 的成对陨石. Y984028 经历了强烈的冲击作用, 冲击后由于该陨石没有遭受明显的热变质, 因而该样品是研究类地行星早期撞击过程的探针. Y984028 熔脉中主要包含细小的矿物碎屑, 部分矿物边缘发育细粒化结构, 没有发现任何高压相矿物, 表明Y984028 在撞击过程中发生了部分熔融, 在较低压力下发生淬火.  相似文献   

15.
煤吸附甲烷的特征曲线及其在煤层气储集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吸附势理论为基础,对4种不同煤级煤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煤样吸附甲烷的特征曲线是惟一的,并由特征曲线获得了甲烷吸附量和温度、压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根据提出的思路和计算方法,只需凭借一个温度下的吸附数据就可以获得其他平衡条件下的吸附量,研究成果对研究煤层气的储集机理等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疆西部早白垩世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单斜辉石的激光探针(LAM-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分析了托云盆地陆下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及其所经受的部分熔融作用和地幔交代作用等深部过程. 塔里木盆地北缘(西南天山)中生代时的陆下岩石圈具显生宙的 "大洋型" 地幔特征, 经历了低于10%的部分熔融作用和复杂的地幔交代作用影响. 交代介质类似于含水的硅酸盐质碳酸岩熔体, 可能是SiO2不饱和的硅酸盐熔体与碳酸岩熔体叠加结果. 该地幔与中国东部新生代时的主体地幔性质相似, 但岩石的矿物颗粒总体较细、岩石中透辉石的总体含量较高、地幔显交代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中含有约35%~37%的矿物质细颗粒(灰分)。由于灰分密度比纯沥青密度大,TLA改性沥青成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灰分离析,从而导致其使用性能劣化。为此,文章结合佛山-环城际快速干线TLA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围绕灰分对40%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从而提出灰分的控制指标及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中含有约35%/37%的矿物质细颗粒(灰分)。由于灰分密度比纯沥青密度大,TLA改性沥青成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灰分离析,从而导致其使用性能劣化。为此,文章结合佛山-环城际快速干线TLA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围绕灰分对40%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从而提出灰分的控制指标及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承基 《科学通报》1957,2(12):373-373
为了測定放射性元素矿物的絕对年令,如何准确地測定其中鉛的含量是一个首要的先决問題。由于钶钇矿、褐钇钶矿及黑稀金矿等矿物在一般的酸中不溶解,所以C. N. Fenner提出了用硫酸氫鉀熔融来分解矿物的方法。同时由于其中含有大量在一般酸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河津发电厂二期2x300MW机组除灰系统的控制性能要求,采用“上位机+ PLC”的方式实现了对除灰系统的集中控制.系统设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扩展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