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尔·柯尔施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首次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也分析和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反对哲学?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哲学”,是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哲学。但是柯尔施没有能够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也没有真正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惯性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物体的一种本质属性。早在十七世纪初期,伽里略通过观察和实验,已经具有惯性的概念。他说过,如果没有引起球体减速的原因,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将是永恒的。他叙述说:“任何物体不能自己变换其运动状态。”伽  相似文献   

3.
几个月前,从苏联外交部里传出过这样一个笑话:莫斯科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加入了美国失业者的行列”,因为他在华盛顿没事可干了,只好在马萨诸塞大街附近的苏联使馆里边  相似文献   

4.
<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的内涵,有过两个不同的表述。恩格斯说,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斯大林的提法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以下简称“三方面说”)孙冶方同志《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以下引孙冶方语未注明出处者均见此文)指出:这两个定义有两个不同点:第一个不同点是,恩格斯的定义中没有“所有制”;第二个不同点是,斯大林的定义中没有“交换”。  相似文献   

5.
一八八八年四月,恩格斯在给英国女作家玛·哈克纳斯的一封信中,谈及《城市姑娘》小说的创作问题时,对巴尔扎克及其创作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他尊称巴尔扎克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盛赞作家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虽然作为政治上保皇党的巴尔扎克,他的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封建贵族方面,但他却同时辛辣地嘲讽了他们,并歌颂了当时代表人民群众的共和党英雄。这看来是矛盾的,却正是巴尔扎克伟大之所在,也正是恩格斯所指出的巴尔扎克所取得的“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在恩格斯关于巴尔扎克的整段论述中,贯穿着一个精神,那就是高度赞许巴尔扎克对现  相似文献   

6.
1859年11月,达尔文的划时代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后,立即引起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视。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说:“我现在正在读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马克思完全同意恩格斯对达尔文著作的评价,认为“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后来他又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  相似文献   

7.
一八八八年,恩格斯在给女作家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对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创作给予了精辟的论述:“不错,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相似文献   

8.
译者的话     
对于“马克思所遗留下来的极其重要的数学手稿”(《反杜林论》),恩格斯极为重视。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都未能发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中,也包含与数学手稿有关的内容。1881年8月18日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说:“研究了你的数学手稿”,“我向你祝贺”。  相似文献   

9.
马尔库塞在人本主义哲学基础上,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一体化的现实,强调人的历史主体性和意识形态的否定性;批判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否定了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这是他“人道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前提。马尔库塞构造了其新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分析了无产阶级结构的变化,区分了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历史变迁;突出了社会革命的目标和革命主体,描绘了一幅新社会主义社会的蓝图。但是,马尔库塞用弗洛伊德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反面。  相似文献   

10.
<正>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谈到马克思的科学研究时说:“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牛顿(一六四七——一七二七)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条件下创立了古典力学;他概括了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规律,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和莱布尼兹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微积分,是现代微积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牛顿的世界观却是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它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0页)牛顿也是这样。他为自然科学贡献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但是,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成果方面,却充分暴露了他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既肯定了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积极贡献,又着重剖析和批判了他  相似文献   

12.
评李世杰     
李世杰贵州黔西人,是清代名人之一,他政绩卓著,彪炳史册,以“廉能”、“俭约”著称。他入仕不久,就金川告捷,显示了他的大智大勇,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他仕而后学,振兴文教重视教育,他三持督抚两袖清风,推行廉政,是整顿吏治的表率。本文在充分肯定他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指出他竭忠尽智,盘剥人民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1844年八月,恩格斯离开英国回国。从九月开始,他着手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在英国搜集到的材料,于1845年三月完成了伟大的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书出版不久,资产阶级学者即敏锐地意识到这部著作的“巨大的危险性”,把它称作“共产主义的圣经”,认为从这本书里可以找到一切“革命的根据”。事实正是如此,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这本书所拥有的读者数量是最多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圣马丁堂的国际无产阶级大会上庄严地宣告成立。当时,恩格斯正在什列斯维希——霍尔斯坦旅行,未能出席这次盛会。在他获悉国际的成立和马克思决定打破惯例亲自参加和领导国际的喜讯后,立即明确表示自己对国际的态度,他在致马克思的信中说:“我们又同那些至少是代表自己阶级的人发生了联系,这毕竟是好的;旧根到底,这是一件主要的事情”。事实的确是如此,在第一国际成立以后的历史时期里,  相似文献   

15.
鄂南方言里的“把”“到”“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到”、“在”是鄂南方言和普通话里都有的词,但用法不尽相同。在普通话里,它们都可以作动词,也都可以作介词。试看: ①他紧紧把着舵杆。 ②他把舵杆紧紧握在手里。 ③他到了北京。 ④他走到船头。 ⑤他在飞机上。 ⑥他坐在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16.
春秋末期社会大变动,自然科学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应运而生。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内容相当丰富,集中反映在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认识上。他发现了事物中的矛盾对立,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以下引自《道德经》的引文,只注章节。)矛盾双方是对立的统一,一方以另一方为存在前提。同时,他还指出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反者道之动”。(四十章)他明显地看到了任何事物都无不向它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着的双方互相转化,只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  相似文献   

17.
在欧洲史学史上,米涅开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考察和研究历史,他和基佐,梯叶里同为当时法国新史学派的创始人。米涅认为法国自中世纪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而法国大革命就是这一斗争的继续和发展。1823年,仅二十七岁的米涅写成了《法国革命史》一书,以阶级斗争的观点考察了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他在书中认为,法国革命摧毁了旧社会,并“在欧洲开创了新社会的纪元”。恩格斯曾经说过:“在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中,我仍然比较喜欢米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27页) 米涅的《法国革命史》叙事简练,文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心态与甲午惨败^在与日本交往、征战的过程中,李鸿章的心态可分析为四个层面:鄙薄心,敬慕心,防范心及畏惧心.^李鸿章鄙薄日本的心态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袤的社会土壤.日本原是靠吸吮大唐文化的乳汁成长起来^的东方小国,在“天朝上国”的大清臣民眼中本就微不足道.故李鸿章称日本“弹丸小国”、“蕞尔日本”.夜郎自^大,傲视外物使他无法客观估量“日新月异岁不同”的日本.在对外交涉中,他外强中干,当日本真的燃起战火,^他便走向傲岸的反面.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一个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系统的哲学纲要,宣布这是他的“新唯物主义”.恩格斯把《提纲》看成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马克思、恩格斯后来一直没有放弃《提纲》的观点,始终把它贯彻于自己的研究之中.因此,把《提纲》提出的“新唯物主义”说成是实践唯物主义,并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20.
惯性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之一.它表明了物体不受外界作用时,其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惯性的反面,可称为变动性.变和不变是对立的统一.一般说来,惯性比较直观,容易了解;变动性则恰好相反,它即不直观,又较难理解.但惯性和变动性又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变动性就不可能有惯性,反之亦然.惯性和变动性既相互排斥,又互相依存,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本文结合生活实际,将认真分析和研究惯性和变动性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