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提到野生动物及其保护区,不少人都会首先想到深山密林。然而,在都市里其实也生活着不少野生动物。因此。一些生物学家建议在都市也要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近年来.“伦敦野生生物信托”组织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他们已经在伦敦市区建立多个小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城市野生动物,即是指能够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并繁衍的野生动物。有些城市野生动物,例如家鼠,其种群在生态上与人类息息相关。不同的城市区域支撑着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生存。从鸟类来看,其显著的特征是:适应城市生活的鸟类种群大多倾向于拥有更大的大脑,这或许会让它们在对付变幻莫测的城市环境时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在拍摄野生动物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国投喂招引野生动物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是利是弊,经过观察和深思,有了一些感悟。谈一些个人看法。 招引野生动物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科研、保护、旅游。科研人员通过调查被招引动物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等。从而为保护该物种提供真实和有效的数据及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不得不狩猎捕食野生动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远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进入了富裕文明的现代社会。然而,曾几何时,吃腻了家禽圈畜的人们开始把眼睛盯上了野生动物,只要是“野生”的,便成了某些饕餮者垂涎的美味佳肴。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数据:全国16个城市接受调查的21739人中,吃过野生动物的占46.2%;在接受调查的1381家各种餐厅中,以野生动物作为菜肴的占49.8%;在调查的218处农贸市场中,经营中有野生动物有的9…  相似文献   

5.
开发生态旅游的初衷是善意的,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并把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然而,英美科学家的新研究发现,善意的生态旅游正在逐步沦为残害野生动物的“新杀手”。这些研究人员呼吁相关组织制定更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规范,以免野生动物遭受更多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06,(1):49
据国家林业局新闻处人士介绍,监测网的建立首先在于全球环境污染加剧,野生动物疫病高发的大背景。国家林业局曾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建立“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国务院首肯,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也给予支持,并将“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列入(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球上人类数量的增加,人类与野生动物潜在的冲突也会不可避免地随之增加。难道我们就简单地杀死他们吗?NO!我们必须找到共存的方式,并享受野生动物的陪伴。  相似文献   

8.
管理野生动物资源:寻求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管理野生动物资源是人类的责任。本文讨论了野生动物的涵义及价值,简要回顾了野生动物管理的历史发展,通过对狩猎动物管理、濒危动物管理、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物的管理、野生动物危害的管理、城市野生动物管理以及人的管理等当前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的阐述,指出各管理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马年刚到,编辑部又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以下选登其中两封,并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自然探索杂志社: 春节好!我是《大自然探索》的忠实读者,非常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在黑龙江有很多湿地、森林,但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这是整个地球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如果我们人类不抓紧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很多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以后只能在这些刊物和照片上看到了,所以我便买或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之类的书刊收藏,《大自然探索》是我收藏之列,我们黑龙江办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0.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当今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之一,这里不仅植物种类众多、品种齐全,而且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墨脱自然保护区内就有国际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14种、Ⅱ级8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21种、Ⅱ级45种,而在众多被保护的野生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藏羚牛。 藏羚牛,学名扭角羚牛,俗称羚牛;主要生活于西藏藏东南地区,属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据说大峡谷内一群羚牛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因此,寻找它当然就成为我们穿越大峡谷的重要任务之一。此行,我是跟随西藏林业厅组织的专家考察组…  相似文献   

11.
2045年,全球人口将逼近90亿。届时,非洲大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阿尔伯丁裂谷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与野生动物之间争夺土地等资源的战争愈演愈烈。如何平息这种冲突?野生动物还有没有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意识的觉醒,人类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野生动物数量增加,但伴随而来的是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日益加剧。那么,当人和野生动物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野生动物呢?  相似文献   

13.
当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喧嚣的城市占领之后,生物学家不得不寻找那些最原始的地区,以便寻找到一些未知的和珍稀的动物。神秘的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尚未被商业开发的原始流域之一。最近,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发布了第一份大湄公河流域野生动物研究报告。报告称,生物学家在湄公河流域已经进行了长达10年的大规模调查,  相似文献   

14.
以前。生物学家要仔细研究某种动物和自然生态,一定要到野外去,和野生动物进行零距离接触。然而,这种研究方式付出的代价是十分巨大的.有的生物学家为此在野外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生物学家的健康受到了损害。更多的生物学家浪费了不少等待的时间。这样的研究效果也并不好。因为自然界的不少野生动物对人有排斥心理。  相似文献   

15.
商黎明 《科学之友》2009,(12):72-73
20多年前,在我们老家四耳河一带的深山里,大树参天,灌木丛生,是许多野生动物的乐园。  相似文献   

16.
石磊 《世界科学》2009,(1):31-32
针对癌症治疗技术的发展,记者有时开玩笑会说,科学事件的理想表白应该用“黑洞治疗癌症”之类的标题;悲哀的是,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发生。然而“纳米技术治疗癌症”却一个相当好的替补标题,而且有可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山西省林业厅获悉,山西省全面停止审批猎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所有野生鸟类,对拉运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辆要认真进行检查,同时禁止从疫区拉运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辆进入山西。  相似文献   

18.
义象救主     
在西双版纳小勐腊地区北部,有一片广袤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是一片由傣家兄弟岩香罕和岩里特自发建立的动物保护区。岩香罕和岩里特自幼一起长大,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两人情同手足。更为奇特的是,长大成人后,他们分别娶了娈生姐妹玉金和玉银为妻,两场婚礼同时进行。再之后,一直致力于动物保护的岩香罕与岩里特联手建立了这片野生动物保护区,并为它取名为“骚多利野生动物区”,意即希望它永远年轻美丽。  相似文献   

19.
小贴士第二自然当中国刚刚在自己的国土架设起第一条野生动物通道时,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写下了厚厚一本野生动物通道史。野生动物通道的起源根植于近一个世纪来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野生动物通道像人行道和过街天桥一样已经成为公路铁路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美国现在有一种新观念—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11,(5):15-16
此次《科学》杂志纪念癌症行动法案40周年专题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请到了一批活跃在癌症研究一线的知名科学家撰文,对癌基因组计划、癌细胞转移、癌症免疫编辑等当今癌症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或方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