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狭缝刀片是光谱仪器中的重要零件,精度要求高,制造难度大。文章介绍了狭缝刀片的制造工艺,狭缝的检验方法和误差分析。该制造工艺解决了狭缝刀片质量长期以来较难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用费涅耳双棱镜法测单色光的波长,是基础光学中一个传统的学生实验。如图,双棱镜P形成单狭缝S的两个虚象S_1、S_2相当于杨氏实验中的双狭缝,在测微目镜E上形成干涉条纹。测量d、D和条纹间距x,从而算出波长λ=(d/D)x 用He—Ne激光光源(λ=0.633μm),过去学生实验结果多  相似文献   

3.
在双棱镜干涉法测量激光波长的实验中,干涉条纹间距、两虚光源经透镜所成的双缝实验间距以及两虚光源到观察屏的距离测量误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原因,用一次成像法测两虚光源间距,适当增大狭缝光源与双棱镜之间的距离,并极大地增大狭缝光源到观察屏的距离,使实验结果更趋理论值.  相似文献   

4.
光栅结构是狭缝光栅式LED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核心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狭缝光栅式LED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交错阶梯狭缝光栅结构设计方法.Tracepro仿真实验表明交错阶梯狭缝光栅能够有效分离不同视点图像,适用于构建狭缝光栅式LED自由立体显示系统.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在莫尔条纹弱化方面,交错阶梯狭缝光栅优于阶梯狭缝光栅;在视点图像间串扰抑制方面,交错阶梯狭缝光栅优于传统倾斜狭缝光栅.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迈克尔逊干涉条纹图像对比法测量微位移的实验.用He-Ne激光器、反射镜和分束镜组成干涉光路,一个反射镜固定在被测目标靶上,目标靶带动其中一个反射镜移动,使干涉光路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干涉条纹改变.利用线阵CCD采集干涉条纹图像并用对比法处理和计算,获得目标物的微位移.实验结果表明,用图像对比法处理干涉条纹,计算方法可行且准确率高,测量的精准度可以达到微米级.  相似文献   

6.
双棱镜干涉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双棱镜干涉实验存在干涉条纹调节难度大、与实验误差大的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快速调出干涉条纹的方法,采用拉大棱镜与狭缝、目镜与狭缝之间的距离,与一次成像测两虚光源间距的方法,减小了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7.
狭缝光栅式自动立体显示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光栅式自动立体显示原理建立光学系统模型,运用ASAP光学设计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 通过对光线透过狭缝后形成的视区分布条纹图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增大视区和控制串扰的方法,实现了对狭缝光栅式自动立体显示器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观察狭缝衍射条纹并记录下来,采用菲涅耳半波带和矢量作图法通过讨论菲涅耳直边衍射中光的强度分布.进而推导出宽1-2cm狭缝衍射条纹的原理.结果表明:宽度远大于光波长的狭缝衍射现象实质上是两个菲涅耳直边衍射的叠加.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测量凹透镜焦距的方法.这种测量方法基于光栅的弗朗和费衍射,无需测量物距和像距.钠光通过一个狭缝和一个凸透镜后变成一束平行光;平行光垂直入射光栅后被衍射;利用已知焦距的长焦距凸透镜确定凹透镜成像的像位置;利用已知焦距的短焦距凸透镜确定凹透镜成像的物位置;衍射光通过一个凸透镜和待测凹透镜后形成衍射条纹;这些衍射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相干理论导出两光栅在远场干涉的光强分布。讨论了光栅周期与狭缝宽度的比对Lau条纹的影响。断定了β>P/(2α)的Lau条纹存在,并在实验上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同心环形缝隙流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液压技术问题的分析,研究和工程计算中,经常要用到流体力学中的同心环形缝隙流理论,即流量—压力差公式Q=πdh3Δp/12μL;而通常的研究中并未对这一公式由来作过严格的数学分析,只是根据平行板(平面)压差流理论作出变通分析而得出的结论。针对上述情况,引用粘性流体力学的普通方程——Navier-Stokes(N-S)方程在圆柱坐标系中形式,考虑到同心环形缝隙流中粘性刀为主导条件,忽略惯性力和质量(重)力,并考虑到流动的对称性,得出了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并进一步推导了速度分布和流量压差方程,得出与传统理论相异的结论,供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切缝宽度对药包爆炸效应影响的动光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切缝宽度对切缝药包爆炸聚能效应的影响,用动态光弹性法对不同切缝宽度的切缝药包的爆炸过程进行了试验,获得了切缝药包爆炸过程中的序列等差条纹图。通过对条纹图和动态应力集中系数的分析比较,得到了爆炸初期沿切缝方向的最大剪应力的回归曲线和公式,明确了切缝宽度对切缝药包爆炸效应影响的规律,即切缝宽度越小,聚能效应越明显,破坏威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13.
分段多簇压裂是非常规油气藏有效动用的重要工艺,压裂裂缝的复杂程度是提高单井产量和控制储量的基础,储层裂缝的扩展形态受地层物性,压裂工艺参数影响较为复杂。因此,为探索压裂裂缝同步扩展的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了分段压裂缝面位移参数控制裂缝扩展数学模型,通过典型井取心岩心力学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段压裂簇裂缝的同步扩展形态与井斜角密切相关。井斜角在90°减小至0°时,裂缝扩展形态特征由双翼对称向双翼非对称转变,90°时簇裂缝向外侧发生偏转,且在裂缝尖端和应力阴影区,最大、最小主应力方向均发生转向,更利于复杂缝网的形成;小于90°时,裂缝向内侧发生偏转。分段压裂簇间的应力干扰作用强度与压裂排量值正相关、与簇间距离值负相关。压裂排量大小对提高裂缝的缝长和缝宽的扩展距离作用明显,能有效提高单井控制储量范围,但缝宽的扩展存在上限;簇间距10 m时,每孔排量不低于0.12 m3/min才能有效形成簇间应力干扰;排量0.18 m3/min,簇间距离小于20 m时,裂缝间的应力干扰显著,最大与最小主应力方向均发生转向,更好形成复杂缝网,簇间距离大于20 ...  相似文献   

14.
Efficiency of Slit Dam Prevention against Non-Viscous Debris Flow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perimental work in order to assess the efficiency of slit dam on non-viscous debris flow. Some results have been acquired as follows: (1)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blocking type; Total-blocking, opening and part-blocking. The blocking conditions of slit dam are closely link to b/dmax (the ratio of slit width to maximum diameter of solid matter), as b/dmax is less than 0. 739, the slit dam is total- blocking; and b/dmax is more than 1. 478, the slit dam will be opening; whereas b/dma ranges from 0. 739 to 1. 478, the slit dam is part-blocking. (2) Variation of the mean density passing through slit dam is the most obvious as b/dmax ranges from 0. 739 to 1. 232. (2)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slit dam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debris flow density while slit density ∑ b/B (B is slit dam width) ranges from 0.2 to 0. 5.  相似文献   

15.
对扭转多线切分轧制的斜配孔型进行了一定的孔型设计和实验研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孔型设计、斜配角度、坯料选择、对比轧制实验时的结果分析、轧制原理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无狭缝彩虹全息图的噪声、衍射效率以及分辨本领。给出了其衍射效率与综合狭缝宽度、噪声与平移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波长调制谱的基本原理和它的应用,详细讨论了振荡狭缝的制作技术,利用该系统作了层状化合物半导体MoS_2的室温波长调制光谱,在550~700nm范围内观察到一系列清晰的谱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实体剪力墙混合结构为对象,通过分别开设一道和两道竖缝,分析它们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的地震能量反应,结果表明,剪力墙竖向开缝可以减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耗能量,并使滞回耗能区域过于集中于底部剪力墙的问题得以明显改善,使得耗能性能更为优越的钢构件能够承担相当部分的滞回耗能;分缝越多,改善效果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一种基于边缝调制的实时全息三缝干涉仪的原理和实现过程,推导了实时三缝干涉光强分布随边缝位相变化的计算公式,结合三缝干涉的原理和特点,利用全息实时再现出三缝的衍射光波,从而实现对边缝位相变化的测量。该实验方法,可应用于光学表面不平度和微小厚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狭缝对彩虹全息图再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缝宽和缝数对彩虹全息图再现象的影响,用不同宽度的单缝和双缝、三缝作了实验拍摄. 对再现象的光能量、色模糊给出理论分析, 得到用双缝和三缝拍摄再现象更明亮的结论, 发现在同一全息图上能观察到透射和反射两个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