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当前,我国对精神损害的赔偿仅限于民事诉讼,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却持否定态度。这既不符合立法精神,也不利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应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并应在制度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与附带民事诉讼。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具备前提条件、一定情形下的程序条件和实质条件,其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是财产遭受损失的国家或集体的诉讼代表人。从立法的原意和诉讼原理来看,检察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方面应当享有处分权。  相似文献   

3.
马艳平 《科技信息》2010,(25):393-393,406
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损失时,被害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现行法律只将物质损失列入赔偿请求的范围,针对被害人精神损害部分不允许提起,在侵财性犯罪中被害人遭受的损失也不允许提起。本文分析了立法和司法实务现状,论述了精神损害赔偿和侵财性犯罪中的被害人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当事人制度,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制度的相关立法过于简单,给当前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困惑与分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及时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制度立法,准确司法,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禁止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要求赔偿,这既与宪法和民事立法相冲突,也给司法实践造成了矛盾与困惑.因此,探询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缺失,分析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责任制度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一直以来颇有争议。本文站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高度,立足于立法和司法实践,对我国现行的附带民事责任制度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附带民事责任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损害赔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困惑。通过对相关立法条文在语意、逻辑以及法理等方面的分析、论证,认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安排不合理;同时认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于物质损失范围界定不明,而且司法解释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我国需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建构中支持精神损害赔偿,并且进一步明确物质损失范围的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中的困境及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将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这一规定在司法运作过程中已经消解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实际上已经限制了刑事被害人的诉权,不利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我国应及早通过立法修改,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规定相对较长的审理期限。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犯罪行为致被害人精神损害的,受害人不能提起赔偿诉讼请求.笔者认为这不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应当予以修正,并以人格权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给予被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构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及具体程序规定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缺陷,本文拟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审理及执行程序方面存在的缺陷及完善略陈管见,以期对将来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认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把被害人的诉讼请求限制在物质损失之内,不利于准确地惩治犯罪,不能全面地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而且与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也不相适应,不利于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因此,对精神损害予以补偿是我国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解决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立法没有规定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处理方法。日本的当事人诉讼虽然也能彻底解决此类纠纷,但从本质上看,是民事诉讼而非行政诉讼。我国在行政诉讼中应设立专门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以彻底解决此类纠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最佳方式,但它并非一种独立的行政诉讼类型,我国应把它作为行政诉讼类型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结合最高法院新近发布的司法解释中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所作的有关规定,对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范围和种类等相关问题,从理论上和审判实践上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具体分析与论述,建议尽快对行政诉论法进行修订,补充完善,以确立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法律适用、证据转换、刑事事实认定对附带民事事实认定的拘束力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试图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提供理论上的一种革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艳红 《科技信息》2009,(13):380-380
本文着眼目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长期困扰审判工作这一突出问题,从法理上及司法实践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所在,并从保护弱势群体、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立法实例,提出建立国家赔偿机制的建议,同时做出了大胆的设想和仔细的思考,认识这一制度的建立的必然性和艰巨性是统一存在着的。  相似文献   

16.
民事公诉制度源于西方国家的国王代理人或皇家律师演变而成的检察制度,它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层面干预民事诉讼,享有提起民事诉讼并出庭支持诉讼的权力。我国应当借鉴这种制度,在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域限范围内构建具有符合本土化和现代化的民事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精神权利愈来愈受重视,在民事法律规范对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予以承认和支持的同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却将其拒之门外,由此产生诸多弊端。本文论述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排除精神损害赔偿的弊端,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振南  许燕燕 《科技信息》2012,(1):659-659,66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的同时附带提出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的民事诉讼。但是,由于现行法律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过于笼统,条文也失于简单,同时人民法院在具体作法上也不够规范、统一,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问题的确定与完善,提出自己的粗浅的看法,以期对促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正确及时处理案件起到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芳 《科技信息》2008,(9):374-375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制度的立法,一方面便于法院全面查清案件事实,彻底解决纠纷;另一方面有利于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法律地位,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法律权益.但是,由于当前民事诉讼立法的不完善,该制度存在缺陷有待于在法律实践中逐步健全.本文从民事诉讼第三人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改进第三人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法学界关于人民检察院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的法律地位的观点进行评议后,认为 :人民检察院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实质上是处于有限授权的委托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其所享有的诉权来自于国家的委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