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硝酸锆为锆源、钨酸钠为钨源、十二胺为模板剂,采用直接合成法制备WO3-ZrO2-HMS固体催化剂。用流动指示剂法测定催化剂的酸强度,结果显示超强酸性质。以冰醋酸与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得出最佳制备和反应条件。在最佳条件下,酯产率可达71.1%,且该固体超强酸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
用溶胶一凝胶法并采用溶剂替代干燥法制备纳米Zn,用纳米Zn制取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通过TEM,IR,X-ray和XPS对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流动指示剂法对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酸强度进行了表征。通过松油醇的乙酰化反应描述了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rO2。的催化性能,松油醇的转化率达到99.6%,乙酸松油酯的质量分数为81.23%。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一种化学发光测定硫酸双肼酞嗪的新方法。方法在硫酸介质中,高锰酸钾可氧化硫酸双肼酞嗪而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罗丹明B大大增强了反应体系的发光信号。利用发光强度与硫酸双肼酞嗪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进行硫酸双肼酞嗪的定量测定。结果测定硫酸双肼酞嗪的线性范围为5.0~800ng/mL,检出限为1.9ng/mL(3σ)。结论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复方降压片中硫酸双肼酞嗪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酚酞指示剂与不同浓度、不同类型的酸碱反应事实和理论探讨得出:酚酞作为一种常用指示剂,不适宜直接检验强酸或强碱;酚酞指示剂与强氧化剂会产生氧化反应,失去指示剂功能;酚酞溶解性极低,在酸碱滴定过程中用量必须有限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固体超强酸 TiO2/SO42-作催化剂,研究冰醋酸和苯甲醇的酯化反应,讨论了酯化反应的工 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1.5g,醇酸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为1h的条件下,酯化率达83%以上。  相似文献   

6.
浸渍法制备SO2-4/ZrO2、SO2-4/Fe2O3、SO2-4/TiO2三种固体超强酸,用指示剂法分别测定其酸强度,研究了制备过程不同焙烧温度对酸强度的影响,讨论了形成超强酸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报道固体超强酸TiO2/SO4^2-作为催化剂进行了酸与异戌醇酯化反应的合成路线和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合适条件制备的固体超强酸TiO2/SO4^2-在135 ̄142℃,酸与醇比为1:2和适量(3%wt)催化剂下,反应1.5小时,丁酸异戌酯产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苯碳酰二肼离子浮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天然水中痕量铬(Ⅵ).铬(Ⅲ)用氧化剂氧化后,同样测定.讨论了影响铬(Ⅵ)离子浮选的一些因素,考察了多种共存离子的干扰.用于测量含铬(Ⅵ)1.0μg/L的水样,相对标准偏差为1.9%(n=7).铬(Ⅵ)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5%~110%,适于环境水样中铬的价态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2+为催化剂,苯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苯乙酸丁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酯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2%,本为15mL,反应时间为3.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98.5%。  相似文献   

10.
用电位滴定法分析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中拌种灵的含量,比结晶紫为指示剂的非水滴定法终点明显、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酒精生产中双酶法低温蒸煮糖化的机理及其工艺流程.并与传统的高温蒸煮糖化工艺进行了比较,采用双酶法低温蒸煮糖化工艺可减少糖分损失,提高淀粉出酒率1.1%,节约能源21.1%,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分子结构中,既含有酸性的羧基,又含有碱性的氨基,属两性化合物。在实验中,常将氨基酸溶液加到强酸(强碱)稀溶液中,根据溶液中酸碱指示剂颜色的改变来证实氨基酸同时具有碱性和酸性。在见到的实验教材中,该实验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甲基橙和酚酞,但用这两种指示剂实验现象并不明显,效果较差。若要使指示剂的颜色能有稍明显的变化,则须大大超过实验教材述及的氨基酸溶液的加入体积。下面以甘氨酸为例,分析氨基酸溶液须超量加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硅胶G高效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法对葛根芩连胶囊中葛根素和大豆甙元的含量进 行了同时测定。此法快速,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板间误差小,方法可靠。葛根素平均回收率为99.84%, 变异系数为1.32%;大豆甙元平均回收率为99.76%,变异系数为1.27%.  相似文献   

14.
配位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用量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位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用量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王正国(贵州黔东南师专化学系凯里556000)1较正误差公式我们所述的较正误差公式是相对于Ringbom公式而言.在Ringbom公式里,它没有考虑指示剂用量的影响.实际上,在配位满定分析中,若使用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15.
在硅胶G高效薄层色谱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水-甲苯(6.5:4.5:1.2:0.7)为展开剂,采取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颈复康冲剂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葛根素的点样量在0.215 ̄1.72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5651x+13789,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6%,变异系数为1.34%。颈康康冲剂中葛根素的含量为2.06%。  相似文献   

16.
负载AlCl3于离子交换树脂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在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负载AlCl3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产品的含铝量作为检验指标,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及不同种类阳离子树脂的对负载AlCl3量的影响,研制出一种含Al1.40%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苯碳酰二肼离子浮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天然水中痕量铬(Ⅵ)。铬(Ⅲ)用氧化剂氧化后,同样测定。讨论了影响铬(Ⅵ)离子浮选的一些因素,考察了多种共存离子的干扰。用于测量含铬(Ⅵ)1.0μg/L的水样,相对标准偏差为1.9%(n=7)。铬(Ⅵ)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5% ̄110%,适于环境水样中铬的价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采用硅胶G高效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法对葛根芩连胶囊中葛根素和大豆甙元的含量进行了同时测定。此法快速,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板间误差小,方法可靠。葛根素平均回收率为99.84%,变异系数为1.32%;大豆甙元平均回收率为99.76%,变异系数为1.27%。  相似文献   

19.
固体超强酸TiO2/SO2-4催化合成丙酸苄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固体超强酸TiO2/SO^2-4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合成了丙酸苄酯、考察了催化剂制备,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3,催化剂用量1g,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95-110℃,酯化率达到88%。  相似文献   

20.
固体超强酸作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和对甲酸的催化剂、进料速度、反应温度对甲酸甲酯水解转化率和对甲酸出口浓度的影响,当原料水与酯的摩尔比为1、反应温度100℃、原料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16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24.6%(甲酸的出口浓度达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