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源远流长,在壮族人民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在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新时代的冲击后,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又在壮乡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古居遗址于去年被发现以后,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综合歌圩和民歌的生命力及其文化传播功能、歌圩与宗教的历史渊源关系及广西田阳县自身发展情况分析考虑,歌圩是保护和传承布洛陀文化的理想载体.在田阳县建设特色歌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于田阳县特色歌圩的建设,忠于歌圩的基本特点是前提,融合布洛陀文化的精华是关键,整和周边地区的特色文化是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3.
忻城莫土司衙署位于广西忻城县城关镇翠屏山北麓,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是全国乃至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之一,有着“壮乡故宫”的美誉。  相似文献   

4.
广西民歌,浩如烟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她植根于民间,是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她以歌代言,以唱的形式来交流思想情感,说服或打动人,其效果是一般口头语言所不能代替的。唱山歌,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有时间,任何时候都可以唱;不受空间的限制,歌圩、木楼、野外、校园等,只要不影响别人随时可以放腔;也不受场合的限制,各种庆典、联欢会,甚至是祭哀场合也有它的挽歌;不少报刊、杂志也有它的容身地。山歌有如此大的功能,应该把她引进校园,为学校教育服务,让德育乘着山歌的翅膀起飞。  相似文献   

5.
歌圩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是历代文人学者对流传于壮族地区民间一种聚会对歌传统的汉语表述。其在各地壮族民间有不同的称谓和表现形态,流传于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社会的“航单”是其中的一种。在总体把握时间、空间、实践主体等特性的基础上,描述其结构网络,进而考察其主要活动。从中可知,这个节日与男女两性的聚会对歌活动确有密切关系,但也包含着宗教、经贸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自发性歌唱活动的日益衰落,有组织的对歌比赛在“航单”中的地位得到强化,显示了歌圩对“航单”传统自上而下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西忻城土司衙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之一,被誉为“壮乡故宫”。该文从广西忻城土司衙署景区旅游现状以及形象问题分析入手,对土司衙署景区旅游形象要素进行设计,并对土司衙署景区旅游形象整合与传播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歌圩文化作为壮族传统文化之一,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良性社会功能,但在每一次的社会变革中,歌圩文化却总是成为主流文化的打压对象。这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只是歌圩这单一地方性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命运,而是折射出更多的非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问题。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应该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非主流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应该怎样求得发展,文章对此都作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广西情歌》是一部历史的画卷、歌圩的留影、包办婚姻的档案,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承传了赋、比、兴、夸张、重叠等传统民歌艺术手法,为广西的历史研究、民族研究、民俗研究、民间文学研究、民间语言研究等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9.
百色市壮族歌圩历史悠久,在各县有不同的称谓。百色市壮族歌圩有源于乐神、为纪念某些著名人物(主要是歌手)、源于男女青年借歌圩场合对歌连情求偶三种起源。百色市壮族歌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保存和发展百色市各民族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歌师和艺人、推动百色市经济发展等价值。百色市壮族歌圩作为群众性歌唱聚会的场所,是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形式,应受到尊重,应进一步加以重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评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毛志东黄秉生/著潘其旭先生的壮学研究博大、精深。博大体现于他参与《古壮字字典》、《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的编纂工作;精深体现于《壮族歌圩研究》这部专著之中。潘先生对壮族歌圩的起源,从壮族族源方面进行探讨,他认为壮人自古...  相似文献   

11.
韦苏文壮族歌谣研究述评●蒋明智农学冠/著在广西民间文学界的青年学人中,韦苏文是勤勉而又较早出成果的一位。这位来自有着浓郁壮乡风情的武鸣县一个小山村的“探宝者”,带着对自己民族文化丰厚的感情积累和深广的理性思考,近年来相继展示了辛勤劳作的新收获——《壮...  相似文献   

12.
歌圩与壮族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有机会看过壮族歌圩的人,往往要被那宏大的场而、热烈的气氛所吸引,也被壮家青年男女们动听的歌声和缠绵的情感所迷醉,还将被他们敏捷的诗才和机智的应对所折服。歌圩,是壮族人民所喜爱的审美活动之一,壮族人民从丰富多彩的歌圩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审美字母。歌圩,也以它的悠久历史和斑斓色彩展现着壮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岭南壮乡建构现代廉政文化,首当解脱“弱文化”的桎梏,走出“文化输入”的老路。就郁林古史来看,壮乡持简尚朴,廉俭相随,已然风化一方;日经陶灌,本土廉洁修身之士,相率竞起;且在“革俗”的汉化模式之外,“因俗养廉”,先后开创出“博白填井”、“郁林塞洞”、“取义容山”等本土化的廉政史例。因此,立足壮乡,开拓本土廉政资源,“内生型”发展,才是建构现代壮乡廉政文化的合理之路。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剧融汇着八桂大地的风土民情,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新时期以来,壮剧不断向深度、广度、高度、厚度等方面掘进,积极延展题材空间,不断更新戏曲观念,切实提升舞台艺术,但仍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质。其中凝结着丰富的山水文化、民族与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元素,生动地展现了壮乡特别的地域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5.
前言有关歌圩的问题一般分四个部分来研究。a、有关歌圩的起源的问题,b、有关举行歌圩的地点和时间的问题,c、有关在歌圩上唱的歌谣的问题,d、有关参加歌圩的人的问题。比如 a 类的研究有,考察有关歌圩起源的故事和风俗习惯的《壮族歌圩的社会基  相似文献   

16.
位于广南县和富宁县境、目道323线和西西公路两侧的壮乡文化风情旅游带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交通便利,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通过致巧无巧、致文无文的策划和建设,一定会成为充分展示壮乡悠久历史,并使广大旅游者不断惊奇、不断发现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壮族歌圩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壮民族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对歌圩在当代的流变态势、流变规律、流变原因作整体把握 ,从文化自觉、审美多元化的角度探讨歌圩流变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8.
壮族歌圩文化延续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歌圩当作一种动态的文化现象,放在产生和促成它发展变化的广阔的壮族历史和社会发展背景里进行考察,并对歌圩文化积淀进行分析,从而对壮族歌圩文化之延续作个初步的探讨。一、原始的激情,群体的记忆——远古婚姻遗留对歌圩文化的影响。治歌圩专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歌圩源于远古的族外集团婚制。人类发展到普那路亚婚姻阶段的时候已经是很有感情的动物,在追求异性中,赞歌、抒情动人的语言、阿娜多姿的舞  相似文献   

19.
右江学者谱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18(4):F0002-F0002,F0003
凌绍崇,1955年5月生,广西田东县人,壮族,研究生学历,现任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学校首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广西教育学会理事、广西民族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广西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百色市人民政府督学。  相似文献   

20.
近代桂西壮乡商品经济落后 ,制约了桂西壮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是桂西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分工不明显、自然条件恶劣、长期的土司统治和鸦片经济的影响、城镇的商品经济渗透力不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