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日本《朝日新闻》驻莫斯科特派记者本村明生一九七一年在他所著的《从内部看到的苏联》一书中,曾提到苏联离婚率很高,是闻名于世的“离婚王国”。近年来,从苏联报刊透露的情况来看,离婚之风仍象瘟疫一样在全苏蔓延,成为苏联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一九五六年写的《斯大林时代》一书的译本,作为一种纪念,这是很有意义的。对于斯大林,国际上有许多著作,但是资产阶级笔下的著作绝大部分都充满了偏见,有的加以歪曲和诬蔑。美国进步作家斯特朗的这本小书,却基本上作了公正的评价。斯特朗对于苏联和斯大林,可以说是有相当充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她从一九二一年就到苏联,在苏联生活和工作了三十几年,为了编辑英文的《莫斯科新闻》和进行写作,作过广泛的旅行和采访,同苏联人民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对于斯大林,她不但熟知苏联  相似文献   

3.
1984年10月1日的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该刊记者的一篇文章,题为《葛罗米柯的谈判手法一狡猾与强硬相结合》。文章称: 1945年,当里根还在拍电影时,葛罗米柯在政治舞台上已经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了,他当时是苏联驻美大使。从那时以后,他先后担任驻联合国大使和苏联外长,同美国9个总统谈判过,经历了5个苏联领导人。莫斯科的这位高级谈判老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谈判手法。  相似文献   

4.
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不知陶醉了多少父辈们,而我却是从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知道苏联,知道莫斯科的。小时候我就知道苏联是个社会主义大国,那里的人们生活富裕,即将实现共产主义。于是苏联成了我儿时向往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向往的地方变得越来越陌生了。前不久,我终于有机会随新闻代表团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只可惜来去匆匆,感受的俄罗斯还没来得及“回味”便返回了北京。  相似文献   

5.
天南地北     
舍本逐末据《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苏联计划在夏季奥运会期间,把三十万名酒鬼和捣乱分子暂时清理出莫斯科,以便给来客留下一个平安和文明的印象。这对塑造一个良好的苏联形象,未尝不是一个办法。然而,这三十万人与苏联侵略阿富汗十万大军相比,前者只是搞些小捣乱,充其量只是个社会治安问题,而后者则是用现代化武器,蹂躏别国领土,屠杀别国人民,其恶行大于前者千百倍。苏联侵略者的野心、刽子手的行径早已暴露无遗,而莫斯科只打算以处理一些小偷小摸之类的人物,来装点门面,这样舍本逐末,何济于事?  相似文献   

6.
从五十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广泛采用两套苏联教材,它们对我国光学教学界有相当深刻的影响。苏联光学教学力量历来相当强大,水平也相当高:从苏联四十年来光学教材的演变中,可以看到现代光学的兴起对基础光学教材体系和内容取舍的影响,《光学》一书体现了这一影响的一种选择和一种倾向。概貌1985年苏联高等学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光学》,作者是莫斯科大学教授 A·H·马特维耶夫。此书经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供苏联高等院校物理专业的大学生们使用。本书为一套《普通物理学》的第四卷,前三卷分别为《力学与相对论》、《分子物理学》和《电与磁》,并先后于1976年、1981年和1983年由高等学校出版社出版。本书作是者苏在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物理系长期教学经验基础上写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本刊上期摘登了基辛格《白宫岁月》中的《应召谘政》一段,以及《苏联之谜》部分中描述基辛格一九七二年四月作为尼克松的先遣人员访问苏联的一节。下面继续摘登基辛格回忆他参加同年五月苏美莫斯科最高级会谈情况的几节。文后附的人物介绍是节本内容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英国《太晤士报》记者,不久前从莫斯科发出一篇题为《彩票是俄国赌徒们的一种全国性娱乐》的通讯。文中说,英国皇家赌博委员会曾建议英国发行全国彩票,因为该委员会观察到苏联“成功地利用这种赌徒嗜好来赚钱”,确是生财之道,值得效法。在资本主义世界,英国赌博的历史之久,花样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的2月14日中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十年来的历史充分显示了这一条约的伟大作用。条约签订后,毛泽东同志在离开莫斯科时向苏联人民告别说:“人民可以看得见:  相似文献   

10.
子熙 《世界知识》2008,(2):57-59
在莫斯科郊区一个高墙大院的深处,有一幢1970年建成的老建筑,外表平淡无奇,甚至有些老旧。苏联时期.这幢建筑是航天部门一处秘密训练基地,里面有一个模拟太空舱,专门用于观察、研究封闭环境下宇航员的种种反应。这里曾是禁区.据说只有英国《卫报》的一名记者在2006年获准进入。  相似文献   

11.
国际札记     
难言之隐苏联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谈判中达成了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进一步为苏联和德国人民的友好合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给德国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又一有利的条件。莫斯科谈判结果受到全世界善良的人民的欢迎,因为它完全符合于和平的利益。但是对于那一小撮害怕国际局势的任何缓和的“冷战”陰谋家们,这是一个使他们垂头丧气的消息。莫斯科谈判达成协议的消息刚刚传出,”纽约先驱论壇报”驻华盛顿记者凱尔就报道说:华盛顿对于苏联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并不感到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呢?美国通讯社在报道协议的同时指出,苏联同西德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是“出人意料的”,这个协议超出了西德总理阿登纳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所取得的协议的范围。“纽约时报”驻华盛顿记者阿伯尔说,美国助理国务卿麦钱特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代  相似文献   

12.
重访莫斯科     
去年岁末,我和高莽同志(《世界文学》副主编)应苏联作家协会的邀请,前往莫斯科参加了在11月28日至12月2日举行的国际苏联文学翻译家会议.我前一次访问苏联是在1958年,匆匆已别25年.在四分之一世纪之后我怀着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重访苏联,一方面是寻旧,另一方面是访新,所见所闻,印象既很深刻,感想亦复良多!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18日,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高尔基逝世45周年。当这个日子来到的时候,我就回想起40多年前的一些难忘的往事! 记得1935年3月,我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和《世界知识》的特约通讯员,冒着西伯利亚的严寒来到了莫斯科。我最初曾在尼基茨门附近住过一个时候,当知道高尔基的住宅就在近旁不远的地方时,我心里是多么高兴,总想能有机会见到高尔基。就在这年的6月30日,我第一次看见了高尔基。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高尔基陪同刚到苏联进行访问的法国名作家罗曼·罗兰夫妇,来到红场参加盛大的体育大检阅。当天高尔基披了一件深灰色的春季大衣,戴着一顶黑色的宽边呢帽,手里还拿着一根细长的烟管。那是大家多么熟悉而又亲切的形象呀!苏联名画家勃罗茨基所作的一幅以大海风起云涌和海燕翱翔为背景的高尔基的画像,不就正是这样的吗? 我常想,在莫斯科担任记者工作期间,也许还有  相似文献   

14.
紧张的地面战准备与苏联的外交斡旋 2月19日苏联总统副发言人说,苏联18日建议主要内容是伊拉克撤军,然后停火,此后苏联承担起维护伊拉克国家结构和边界的义务。布什总统说苏联建议与美国的要求相差甚远。白宫说地面进攻按计划进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从莫斯科回国,途中在德黑兰停留时会见了伊朗总统,当天回到巴格达。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与观众中文911班王晨梅“将来什么都不存在了,电影和戏剧将会衰亡,唯有电视将代替一切!一这是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主人公鲁道夫—一位50年代莫斯科电视记者的一句台词。至于电影和戏剧在未来会否衰亡尚有待讨论,但至少苏联电视艺术家们在70年代...  相似文献   

16.
1972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订了《美苏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弹道导弹条约》)。条约规定,双方均可部署两个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个保卫首都,一个保卫洲际导弹发射场。除此之外,双方都不得部署全国  相似文献   

17.
访苏印象记     
在赴莫斯科的途中,我们在布列斯特逗留了几个钟点。在那儿,我们看了一场苏联歌剧,在城里逛了一转,并和该城的重要人物见了面。我们在莫斯科躭了一个星期,在  相似文献   

18.
古巴从充当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搞侵略的打手,在非洲为非作歹以来,声名狼藉;它在不结盟国家中,处境越来越孤立。莫斯科显然认为有必要替这个马前卒吹嘘一番,以挽回一点它的“声誉”,于是苏联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了。苏联《新时代》杂志发表专文,给哈瓦那送上了一顶顶桂冠:什么“革命典范”,什么“站在了世界解放运动的前列”,什么给予非洲国家以“国际主义援助”、“帮助发展国民经济”,等等,真是把古巴捧上了天。事有凑巧,正当莫斯科不遗余力地吹捧古巴在  相似文献   

19.
时间:1987年12月某日地点:莫斯科苏联《文学报》编辑部会议厅大厅里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用俄国的俗话说,连个落苹果的地方都没有了。这里正在召开一个讨论会,题目是:个体劳动和(属于集体性质的)合作社问题。与会的300多人来自全苏各地,干什么行当的都有。他们仅凭着报社的一张通告,就带着困惑、  相似文献   

20.
中东的危机只能由三巨头的协议来解决,莫斯科与德黑兰之间或莫斯科与安加拉的双方谅解是不能解决的。苏联与土耳其或苏联与伊朗之间,没有私自的孤立的争端。现行中东的紧张形势,只是世界的(?)行部署的一部份,这种部署,在东欧和远东是已经完成了。在东欧和远东,苏联的战略利益现在已获了保障(在远东,苏联并未取得领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