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旅游业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定量分析、对比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态特征,而且可以揭示每一市场竞争态的转移是遵循"瘦狗市场→幼童市场→明星市场→现金牛市场"的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市场研究,确定本地区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明确现在和未来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为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应用这一模型,对我国近年入境旅游客流量,在Lotus1,2,3(5.0)软件上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各省区目的地市场竞争态并进行竞争态转移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中国保险市场是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竞争主体繁多,作为国内第二大保险公司,上海太保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必须要辨识和分析市场中的竞争者,积极树立品牌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不断创造核心竞争力,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找准目标客户.根据自身的产品、优势及竞争力实施相应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3.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瑰宝.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典籍英译作品备受关注,但对联英译的研究却屡屡受限.湖南旅游景点各类名联诗作众多,不仅使其声名远播,也折射出湖湘文化及其精髓.文章选取南岳衡山景点中具有代袁性的对联进行分析,在目的论框架下,探讨其中部分对联的英译,旨在推动湖湘文化的外宣研究,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固定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利润丰厚、战略意义重大的大客户市场上.主要参与竞争的运营商有电信公司、通信公司和联通公司.现对这三家运营商进行了SWOT分析,论证了各自理应进入的大客户细分市场的原则;并以新的角度思考电信运营商细分市场.应用博弈论的知识,对西部固定通信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将负荷预测的思想引入到电力市场的竞争分析中,研究了完全信息下的cournot模型中负荷预测对电力市场竞争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竞争模型结构,然后获得没有预测情况下的市场均衡电价,应用博弈论获得负荷预测增量对cournot模型下市场力的影响.最后通过数据仿真获得负荷预测增量与市场均衡电价和发电商收益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负荷预测精度影响发电商收益、市场均衡电价和市场力.预测误差率在33%以内,预测是有用的.所以提高收益的关键是提高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旅游业市场竞争态模型,运用此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对比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研究,确定本地区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明确现在和未来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为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应用这一模型,分析了湖南省入境旅游的客源市场竞争态及省内各地区目的地市场竞争态。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一个随机动态博弈模型,考虑债务融资在寡头价格竞争中的策略性效应,并分析市场进入中企业战略性债务融资策略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的选择.结果表明:企业在制定商业战略时,系统地考虑融资策略和竞争策略间的战略性关系,将有利于其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出旅游业市场部分态模型,运用此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对比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研究,确定本地区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明确现在和未来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为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应用这一模型,分析了甘肃省入境旅游的客源市场竞争态及省内各地区目的地市场竞争态。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旅游业市场竞争态模型,运用此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对比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研究,确定本地区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明确现在和未来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为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应用这一模型,分析了广东省入境旅游的客源市场竞争态及省内各地区目的地市场竞争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横向与纵向维度下的不同竞争模式对上游制造商创新投入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横向市场竞争强度对上游制造商的创新投资意愿具有负面抑制作用,而纵向市场势力对上游制造商的创新投资愿意具有正面促进作用,但与无竞争压力的基准情形相比,无论是横向竞争还是纵向竞争,均会降低制造商进行创新研发投资的动机性,且来自于横、纵维度的双重竞争压力会加剧这种抑制作用.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旅游景区的事件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市场竞争中,事件营销作为旅游市场的一种营销手段,正在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然而,事件营销并非万能,如果在旅游景区营销中运用不当便会产生负面效应,后果惨重。在研究、分析我国旅游景区事件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发展我国旅游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居民旅游出行模式与旅游空间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推动“交通模式—旅游结构”的互动发展变得日益重要.通过研究青海省106个A级景点和43个自驾车营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交通可达性,分析县域等时圈内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协调程度,划分不同等级协调性区域,进而采用空间关联方法来分析青海省旅游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以西宁市为核心集聚分布,景点和营地分布空间格局演变的方向逐渐向南部和西部发展,沿交通网高核密度区形成旅游廊道,全省A级景点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2.47 h,自驾车营地平均可达性时间为3.35 h;②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耦合协调性与可达性程度呈现区域一致性,中低可达性区域的耦合协调性较低;③自驾车营地和A级景点可达性呈较强空间集聚格局,冷热点区以西宁市区为兔形之首呈现中心—外围结构,由核心热点区逐渐过度到外围冷点区,推进自驾车营地建设向南部和西部通道扩散.为了增强全域自驾旅游可达性,提升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的协调程度,应注重中低可达性区域自驾车营地分期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以1999—2008年新疆入境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指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时空角度探讨4类亲景度市场和4种市场竞争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差异显著,大部分属于亲景市场,年际变化较大,呈下降趋势,亲景度空间变化层次明显;②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态的转移形态为飞跃→稳定→衰退→复苏→衰退→复苏→衰退,总体呈现恶化趋势;③亲景度高的客源市场多为幼童和瘦狗市场,亲景度低的客源市场却不一定是明星市场和金牛市场,后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确定了新疆入境旅游发展的重点市场、主要市场和潜在市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季节性旅游资源是珍贵的自然旅游资源,近年来很多季节性旅游景区因"短期、旺季"的竞争造成了景区资源的破坏,给景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实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可以通过环境管理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了让季节性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季节性旅游景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提出合理的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以贵州"百里杜鹃"研究为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保护的观点出发,提出景区环境承载力控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抖音粉丝量数据,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最邻近指数等研究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从空间分异看,各省、市的旅游经济发育水平存在差异,其中上海、湖南、湖北等地的景区网络化水平较高,而四川、安徽等地较低.同时,从格局分布看,较高及高关注度景区在江浙沪一带呈集聚分布,在四川成都呈孤立分布,中低关注度景区分布范围广,但整体上东密西疏.2) 从空间集聚看,整体呈现出“双核引领,多点驱动”的结构特征.3) 从空间结构看,中高关注度景区在空间上呈均匀型分布,低、较低关注度景区呈集聚型分布.从集中程度来看,上海、江西、贵州的集中水平较高,而安徽、四川、重庆、湖南等地较低.4) 从虚实差异来看,景区网络关注度虽然打开了市场,但由于发展差距过大,导致整体发育水平并不高.5) 从各因子的影响力度来看,宣传力度以及实体建设水平对地区网络旅游经济的解释程度较高,经济支撑力、网络化水平次之,交通条件及服务水平的解释力较小.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长春大学学报》2012,(10):1297-1301
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区的旅游业的跟进,旅游景点面临着精细化的机遇和挑战。旅游景点的公示语,作为推动、吸引、帮助游客畅游的标示性平台,成为衡量景点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以豫皖地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开封和亳州为中心,发现旅游景点公示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结合英译实践,提出若干改进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区(点)类型多样,管理机制也多种多样,管理模式错综复杂,再加之旅游法规不健全,势必造成权利交叉、多头管理、无序开发的混乱局面。本文就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就旅游景区如何做到规范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旅游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寻求发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定要设立独立的政府管理机构,该机构不能是事业单位,更不能是企业单住,而且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要尽可能小。同时,国家旅游局作为旅游管理的职能部门,针对旅游景区专门规章的研究制定也需尽快启动。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旅游景区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河南省旅游景区在管理经营模式、旅游产品结构、资源利用率、市场竞争力、规划落实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建议积极推进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扩大旅游消费,鼓励景区创A升A,加强对景区规划及其落实的监督管理,以推动河南省旅游景区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情况间接反映区域旅游业布局和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本文从山西省4A(含5A)级旅游景区入手,采用旅游地理学的近邻点指数法研究山西省4A(含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得出的结论为局部聚集、整体离散通过对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扩散演化予以简单分析,提出了在空间扩散中应注意发挥积极近邻效应作用,避免恶性竞争,开发非替代性旅游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旅游生产线的景区容量模型能较好的分析高峰期景区景点容量的控制问题.该文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旅游生产线的景区容量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准入批量与最大接待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景区旅游生产线的景点闲置进行了分析,将景点闲置分为系统闲置和不均衡闲置,并发现准入间隔不等于最大公约数或不等于公约数时都会增加景区景点的闲置.其次,分析了景区旅游生产线的过载情况:当准入批量大于子景点容量时都会使相应的子景点会产生过载,子景点对应的景点也会过载.最后,分析了景点游憩时间和容量不确定条件下基于旅游生产线的容量决策模型.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能指导景区更好的进行高峰期景区容量控制,提高景点利用率,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