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志红 《科技信息》2010,(19):331-331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量、音调、及其他音乐元素的音乐艺术塑造形象,表达思想的喜、怒、哀、乐的真挚的情感。它会影响学生的表现,也影响了学生的能力的音乐美学的形成和发展。较低的认知的初级阶段期间强迫孩子节奏较快增长,但也是最敏感的日子,他们会全神贯注的听音乐的节奏和对旋律意识记忆,再通  相似文献   

2.
音乐表现要素是音乐表达其审美思想和内容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一般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音色、速度力度、节奏节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的表现要素及其丰富的表现力,并将其与所表现的美感、情感及内容之间联系起来,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纯 《科技信息》2007,(7):188-189
音乐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首先是通过情感的表现,它长于以情动人,以美育人。而音乐情感的表现则是由音乐中的多种要素所决定,且每一种表现的细微变化的目的,就是要把那音乐结构中的美感以及乐曲的意义彻底表达出来。本文试图从分析理解作品及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旋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其对音乐情感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印度音乐与舞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印度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印度艺术同宗教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艺术与原始思维的密切联系等等特点都在音乐和舞蹈中体现出来。总体上看,印度音乐的美学特点体现在多样化的统一、象征性、大众化与实用性、独特的调式、旋律与节奏等方面,而印度舞蹈的美学特点则体现在宗教的象征性与叙事性上。  相似文献   

5.
集语言美、旋律美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善言情,善咏志,善写景,能集中全面地表现出人类情感。笔者通过声乐作品《春江花月夜》歌词语言美、旋律音乐美、演唱声腔美、伴奏器乐化的美学阐释,全面解读了声乐的综合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王晓光 《科技信息》2010,(31):286-286,290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只要我们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从节奏入手,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基础钢琴教学的开展会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7.
音乐美学不仅是美学和音乐学不可缺少的分支,而且是二者的结合和深化。音乐美学教育在中国具有优良传统,历代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关注音乐在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音乐美学教育更是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本文中提到了在高校通过教学和学生课余两种途径来大力开展音乐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8.
阎波  王玉敏 《科技信息》2009,(12):238-238
音乐美学不仅是美学和音乐学不可缺少的分支,而且是二者的结合和深化。音乐美学教育在中国具有优良传统,历代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关注音乐在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音乐美学教育更是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本文中提到了在高校通过教学和学生课余两种途径来大力开展音乐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环境论的应用美学、后现代音乐理论的反美学代表着环境音乐应用美学的两个基本内容,即应用美学视角下的环境音乐程序化设计、后现代音乐美学中的环境音乐创作。环境音乐与注意、环境音乐的欣赏方式、环境音乐欣赏的心理模式与功能,是环境音乐的核心美学论题。环境音乐的美学原理指导着它的应用实践,环境音乐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人一乐一环境”的和谐原则,在社会生活中规范音乐功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在艺术上实现了与宗教的分离,趋向世俗化和人性化,封建的、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桎梏被打破了,个性解放的直接结果是爱情成为音乐强烈、突出的主题。虽然这个时期的意大利歌剧音乐过于依赖剧词,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形式上均缺乏特性,但却是此后歌剧发展的一个基础,成为巴洛克时期艺术领域中最耀眼的一颗珍珠。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徽州民歌作为中国民歌音乐文化中的一支,其艺术表征十分明显,在歌词、内容、旋律以及音乐架构方面凸显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徽州民歌具有内容丰富、体式淳朴且古韵悠长、旋律动人、形式多种多样等优点。文章分析了徽州民歌内容、旋律、歌词等方面的艺术特征,发现徽州民歌在传承上存在传承主体减少,传承环境改变等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要尊重传统,突破创新;同时艺术工作者要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12.
王飚 《科技信息》2006,(5):354-27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礼乐教育家,为春秋时期的音乐发展乃至整个中国音乐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孔子在其音乐美学思想和其具体音乐行为这两方面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在其音乐美学思想方面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施乐等级观念和乐教等级观念上;在具体音乐行为中的矛盾体现在对待“郑风”和“郑声”的态度上。文章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论述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其具体音乐行为中的矛盾,并认为矛盾的存在是因为孔子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而本文的目的并非想通过这些矛盾来否定孔子,只是想通过对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具体音乐行为中的矛盾的正视,来更全面地了解孔子,使今人对他的评价更接近客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类比,指出:音乐语言来源于人类的内心情感,是以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为材料,按照一定的音乐创作法则构建起来的人类情感主观性的描述。因而得出这样的结论:音乐语言虽然不同于文学语言,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却更真实、更准确。它是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的最贴切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舒伯特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他善于通过歌声和钢琴伴奏去传递诗歌精神,将艺术歌曲升华到诗的音乐、音乐的诗的境界,旋律与歌词与钢琴交融为一个艺术的整体,把艺术歌曲推上了顶峰。歌曲《魔王》中的舒伯特对旋律、歌词和钢琴伴奏完美处理,将一些作曲技法在其他艺术歌曲中灵活运用,并运用这些手法使他的歌成为诗的音乐,音乐的诗。  相似文献   

15.
音频可视化是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分支,音乐是最具大众性和普遍性的音频信息,乐谱描述音乐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形式抽象。为了有利于音乐的展示,提出将音乐进行二维图形映射的可视化处理方法。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音高、时值和响度等特征,将音乐的旋律进行数据化,绘制二维图形,可以增强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和认知。音频数据受到采样频率和分割帧的影响,会产生大量的过程性数据。MATLAB提供音频处理函数和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功能,可以完成音乐旋律二维可视化的实时处理。利用傅里叶变换提取音乐旋律的基本特征,形成音高、时值和响度等音乐特征向量矩阵,编制程序完成旋律二维可视化图形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16.
音乐形象隶属于美学范畴。加强音乐形象的研究,对音乐美学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音乐形象概述、音乐形象分析的具体方法、音乐形象分析在音乐作品理解中的作用三个方面的论述,指出了音乐形象分析可以保障音乐作品得到充分理解、音乐创作本意得到真实再现、音乐作品的处理得到合理呈现。  相似文献   

17.
江岩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150-153
主题重复手法是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一个重要创作特点。通过对主题重复过程中各音乐要素的比较与分析,归纳出了几种主要的运用类型,说明了它们各自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对这种主题重复手法的运用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表达、钢琴抒情小品的标题性特点以及格里格独特的创作风格与音乐审美等因素的关联性分析,揭示了这种手法运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音乐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认识吴银鹰一首令人喜爱的乐曲,总是因其特殊的、有感染力的旋律和表现内容,令我们常相沉醉;常相思念;常相警醒。一首好歌甚至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是的,这就是音乐的特殊力量。音乐,作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尊美神,以其旋律、...  相似文献   

19.
采拮并梳理了第七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上音乐美学界专家学者的精彩论述,对音乐美学面对风起云涌的当代音乐实践思潮,音乐美学学科应该如何在此风头浪尖巩固和发展自己,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从对象、方法、学科自身、美育等4方面提出了叩问,揭示音乐美学学科在当今面对的困窘,引起对音乐美学学科的关注及促进对其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是极为复杂的。选择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畴中的情与理、形与神进行分析,展示我国古代音乐姜学对音乐中的情与理、形与神关系认识的变化发展概况.并阐速情理论、形神论的主要审美特征。以揭示我国古代对音乐的社会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对音乐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