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科技智囊》2006,(8):81-81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钍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过程称作链式反应。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俗称原子能。  相似文献   

2.
张云 《科技信息》2010,(15):116-118
核磁共振是能够深入到物质内部而不破坏被测量对象的一种分析物质构造的现代技术,它通过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关于原子核的信息,具有迅速、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因而在科研和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显然很有必要掌握核磁共振的原理、并且初步了解核磁共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核磁共振的发展历史、实验原理、科研及生活中的应用来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掌握这门新兴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亢锐 《科技信息》2013,(2):477-477
<正>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哈佛大学的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因发现磁共振现象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  相似文献   

4.
原子核是什么形状的?它为什么会发生形变?本将通过核结构模型来讨论原子核的形变问题(指由球形核变为非球形核),并把它与普通物理学中某一力学习题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原子核的形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鹿角旋转技术、CYCLOPS程序和计算机模拟研究重金属铋玻璃的结构,测试原子核的化学位移、四极耦合和非对称参量。通过铋玻璃实验室试制和与组分关系的研究,为其潜在应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INEPT及DEPT方法是近年来由D.M.Doddrell等人提出来的核磁共振新技术,用以增强不灵敏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及区分不同类型的原子核,为研究复杂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提供分子骨架信息。笔者以FX90NMR仪为基础,对INEPT、DEPT脉冲序列及PG200进行了仔细研究,利用脉冲发生器,成功地把INEPT、DEPT脉冲程序输入电子计算机,在现有仪器上实现了极化转移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再生式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原理,安装和试验结果.被观察的样品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气体样品在具有足够浓度时(相当于室温中十大气压以上)也可以观察]它可以用来研究物体内的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波谱仪工作的频率在30兆周附近,使用恒定磁场为7000高斯,一般用来观察氢和氟原子核的磁共振讯号,仪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加以改变以后,可以用来观察其他原子核的共振讯号.也可以用来精确测量一定范围内的磁场强度,当磁场强度的范围较大时,仪器工作频率的可调范围需要相应的增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原子核结合能公式,给出了可能存在的最重的原子核的,Z值和偏离稳定线最远的原子核的Z值。  相似文献   

9.
12C原子核α粒子跃迁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12C原子核的α粒子结构观点出发,将^12C原子核跃迁形状因子分解成核内α粒子的跃迁形状因子和α粒子本身的形状因子的乘积,利用已知的原子核跃迁密度,得出了^12C原子核α粒子跃迁密度分布的解析式,该跃迁密度能很好地拟合^12C原子核跃迁形状因子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从低能核物理出发,利用原子核结合能的半经验公式子原子核稳定的条件;利用一般相对论计算了在高密物质中原子核稳定、中子从核中脱落直至整个原子核瓦解,变成中子流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核磁共振(NMR)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核磁共振实验中由于样品位置不重合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当1H样品和19F样品位置不重合时实验误差基本可以忽略。由此可知外场线圈产生的磁场在中心区域基本上是均匀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核磁共振测井(NMRL)回波信号微弱且信号带宽较大的特点,将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部化分析性能以及优良的噪声抑制能力与相敏检波算法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小波阈值降噪的数字相敏检波(DPSD)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FIR式DPSD算法相比,小波式DPSD算法在低孔隙度(T2*较小)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峰值误差和良好的噪声抑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滤除噪声与保留信号完整性之间的矛盾,适用于低孔隙度地层的核磁共振测井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内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的历史,应用的主要方面,以及三种常用的自旋核,并指出了与传统的技术和CT成像相比,磁共振技术具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统一的方法获得了反映北沙参整体特征的特征提取物。应用超导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了不同产地北沙参特征提取物的碳-13核磁共振指纹图谱,并采用向量夹角余弦法计算了该指纹图谱的相似度。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北沙参提取物的碳-13核磁共振指纹图谱显示北沙参包含多种成分的共振峰,其特征有效成分的特征共振峰有很高的重现性和较高的特征性。通过北沙参提取物的碳 13核磁共振指纹图谱及其特征区域的共振峰的有效结合,可以做为北沙参真伪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氨基硫脲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了乙二醛双缩氨基硫脲及其与Mn(Ⅱ)、Ni(Ⅱ)、Co(Ⅱ)、Sr(Ⅱ)、Zn(Ⅱ)、Cu(Ⅱ)的金属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表征,并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放大器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核磁共振找水仪的接收信号质量,结合核磁共振信号微弱、噪声干扰严重的特点,根据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电路低噪声设计和传输线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传输线与前置放大器的匹配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噪声匹配方案,从噪声和干扰角度对放大器内各模块的级联顺序进行了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核磁共振找水仪的有效性,监测到的最小信号在470 nV左右。经过波形数据多次叠加,进一步提高了信噪比,整体仪器能检测核磁共振的最小信号为 50 nV。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拟正交矢量锁定放大的SNMR信号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地下水信息进行反演,确定地下水水量、地层结构等信息,根据乘法型正交矢量锁定放大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基于模拟正交矢量锁定放大的SNMR(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信号采集系统。系统利用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和D/A转换器,使地下水核磁共振信号和参考信号相乘,实现信号正交功能,提取出自由感应衰减(FID:Free Induction Decay)信号,获得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探测的各关键参数。模拟正交法软硬件设计简单,进一步改善了信噪比。该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采集系统在探寻地下水源中已得到验证,采样频率可根据各地Lamor频率的不同在250~1 000 Hz范围内进行程控调整。  相似文献   

18.
新型亚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5-硝基水杨醛与6种不同氨基化合物(对氨基苯氧乙酸、间氨基苯氧乙酸、2-氨基噻唑、氨基脲、氨基硫脲、碳酰肼)的亚胺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UV、IR和^1H NMR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用伪随机噪声激发的核磁共振原理,在计算机上发生伪随机噪声,用计算机模拟了伪随机噪声激发的核磁共振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理论一致。本文工作是对该核磁共振方法中数字信号处理的一次实现,也对这种方法的特点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该文用完全线形分析法、磁化强度迁移法和自选锁定技术等三种具体的DNMR法对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金属烯烃有机化合物中因碳碳键转动引起的分子内质子的化学交换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测得的化学交换的速率常数是合理的。它们满足Eyring 和Ar-rehenuius 关系式;由此获得的化学交换的活化能参数和活化自由能的变化与化合物中的取代基的Hammett 常数6存在很好的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