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用准分子308nm激光烧蚀固体镁靶产生的低温微等离子体,用光学多道分析仪测量了等离子体中镁原子及离子的发射光谱线的Stark展宽与延时及缓冲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由此讨论了激光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随时间演化的特性及缓冲气体压力对激光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激光诱导铅等离子体中铅原子和离子谱线Stark展宽的时间演化特性以及与缓冲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由此计算得到了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的时间演化特性及其与缓冲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Ar,He,air,)三种环境下的缓冲气体压力以及激光能量对铅黄铜样品中LIBS谱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环境气体中LIBS的时间分辨特性,寻找合适的实验参数以提高LIBS技术用于痕量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为:光谱测定延时约为4us,激光能量约为120mJ,对于氩气缓冲气体,气体压力约为200Torr,空气中约为100Torr,氦气中约为300Torr.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研究了Ar气下激光诱导Cu等离子体的空间分辨发射光谱.采用的激光能量为350 mJ/pulse,波长范围为440~540 nm.在局部热力学平衡(LTE)条件下,根据谱线的相对强度,得到了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在104K以上.研究了原子发射谱线强度、电子温度和半高全宽(FWHM)随空间、缓冲气体压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Ar气中压力分别为100 kPa和50 kPa相比,铜的原子特征谱强度降低而连续谱和氩离子谱线强度增加.同时缓冲气压的增大导致谱线展宽的增大.  相似文献   

5.
高功率钕玻璃激光装置和靶场系统及其LPX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自行设计建造的高功率钕玻璃激光装置和靶场系统,叙述了它的结构、特点,以及用这台装置对镁等材料进行打靶而获得X射线谱的激光等离子体X光辐射(LPX)的实验研究。获得了镁和钠的类氢、类氦X光谱照片,达到了百万度的电子温度。这些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这套系统已具备进行激光等离子体及相应课题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辅助气体对CO2激光焊接等离子体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CO2激光焊接时等离子体产生的机理出发,针对厚板焊接,采用一套精密调节装置对辅助气体控制等离子体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焊接时等离子体行为、小孔及熔池的运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常用气体,只要其压力稍高于金属蒸气压力,等离子体被压缩和控制,就可获得最佳的深穿透焊缝。  相似文献   

7.
气体对激光焊接熔深和等离子体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7KW连续波CO2激光器焊接厚度为4mm的SUS304奥氏体不锈钢,分析了气体种类及压力对焊缝熔的影响,并利用调整摄像机拍摄等离子体照片,分析了等离子体的行为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气体压力减小,熔深增大,且达到饱和溶深,同时压力减小,等离子体数量也少,Ar气体情况下等离子体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Z冷等离子体强制冷却热蕊镁等离子体的方法,获得了镁的类氦离子在软射线区域的粒子数反转证据。并提出了一种简单、方便又能避开涉及绝对标定的数据处理方法,定量地给出了各种等离子体参数和软X射线激光的增益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以C_3H_6+SiH_4混合的气体及SiH_4+NH_3混合气体为反应物,用激光等离子体化学气相反应法合成了纳米级的SiC和Si_3N_4陶瓷粉末材料,用红外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技术对粉末的化学键性质、粒度及形、晶态等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实验参量对粉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系统研究了真空环境中激光产生的硅等离子体的辐射动力学特性.实验上利用时间-空间分辨的激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测量了激光产生的硅等离子体极真空紫外波段的光谱,并对光谱进行了分析指认.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验光谱的时空演化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基于流体动力学和辐射输运方程的等离子体辐射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的辐射特性和动力学演化行为,并对实验观测到的时空分辨光谱进行了模拟,详细分析了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和离子布居的时空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激光等离子体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以及辐射光谱的特征,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光等离子体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1.
液压缸的液压缓冲装置在缓冲过程中大多存在脉冲压力较高或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而且耐冲击范围有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利用气体的压缩特性设计的液压缓冲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缓冲过程中的脉冲冲击现象,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大部分液压缸的使用场景。  相似文献   

12.
将1064nm激光聚焦到水垢上产生等离子体,通过分析水垢等离子体光谱,定性地证认元素钙和镁.通过10条钙原子谱线的Bohzmann图,计算得到水垢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是4793K.通过测量镁原子谱线285.21nm的Stark展宽,求得水垢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是6.1×1018cm-1.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诱导产生的水垢等离子体满足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并处于光学薄状态,等离子体的频率是2.2×1013Hz,韧制吸收系数为8.87cm-1.  相似文献   

13.
利用Nd:YAG激光器产生的1.06μm激光束(脉冲能量为500mJ,脉冲宽度为10ns,重复频率为10Hz)聚焦形成长约为8cm直径为5cm的激光大气等离子体柱,用光谱测量的方法,分别治平行于激光柬方向和垂直于激光束方向探测了该等离子体柱的空间分辨光谱,并由此反演得出电子温度空间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大气等离子体中各种离子和电子呈橄榄形分布,即沿激光束方向分布不对称,而垂直激光柬方向对称分布,最高电子温度约为3000K.此结果对了解激光大气等离子体中各种处在不同状态的原子、分子和离子的空间分布特性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揭示了激光大气等离子体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静态伏安特性以及气体流动状态对等离子体发生器热效率、热焓的影响。通过合理调节切向和径向气体流速,能够提高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热效率并能对等离子体实现精确控制。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弧电压增加,热效率有一定的增加。另外,进气方式对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特性也有影响,全为切向进气时,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热效率很低;当径向气体流速达切向气体流速的2/3时,热效率为60%;当径向气体流速和切向气体流速相等时,热效率可达65%~75%。  相似文献   

15.
用分段线性递归卷积时域有限差分(PLRC-FDTD)数值方法,研究了激光等离子体对微波传输特性的影响。应用该方法计算了微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结果表明:对于均匀等离子体,等离子体频率越大,反射系数越大,透射系数越小;反射系数几乎为0 dB的带宽随等离子体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电子碰撞频率越高,反射系数越小,透射系数越大;非均匀等离子体不利于强反射的实现。研究结果为激光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铝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镁的干扰规律基础上,利用铝对镁的干扰缓冲特性,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铝及铝合金中镁的新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经标样分析表明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要求,适应铝合金生产质量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等离子体鞘套中激光成丝形成等离子体通道,该通道可以被等效为内部是低密度等离子体、外层为无限大厚底高密度等离子覆层的等离子体圆柱波导。分析了该模型下的传播特性,重点讨论了各类模式下的特征方程、截止的条件及波导的截止特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气缸气缓冲特性,建立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通过调节气源压力和缓冲针阀开度,测试不同工况下缓冲腔及主气路压力、气缸行程以及振动加速度等参数,并分析过缓冲、欠缓冲及最佳缓冲等几种典型的气缓冲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气缸活塞与端盖的机械碰撞是造成振动冲击的主要因素;一些过缓冲过程仍存在机械碰撞,从而造成缓冲效果变差;最佳气缓冲只存在于某些工况.  相似文献   

19.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膨胀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等离子体参数的演化规律对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和辐射过程的研究十分重要。由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这一现象更多的是发生在有背景气体的情况下,所以文章提出了一个描述等离子体在背景气体中膨胀的二维轴对称辐射流体动力学模型,包括流体动力学方程组与辐射传输方程。其中,在流体动力学方程组中考虑了扩散、黏性、热传导等分子传输过程,在辐射传输方程中考虑了三种吸收过程。根据提出的模型,对不同压强氩气下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进行了理论模拟,获得了等离子体参数(数密度、膨胀速度以及电子温度)的时空演化。此外,还模拟了1标准大气压氩气下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和谱线积分强度的分布,并且对模拟结果与相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的一致性很好地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用一维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初始等离子体密度,激光强度和频率共同影响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光栅中的传输.可以观察到脉冲减速和脉冲展宽效应,以及传输和定域类孤子结构的图像.等离子体光栅存在着光子带隙结构,并且在带隙附近有明显的禁带反射.当激光强度提高时,禁带向低频方向移动.在一定频率下,低密度等离子体光栅中会产生传输的类孤子结构.等离子体密度较大时,电磁场更容易被俘获在光栅中,从而产生定域的类孤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