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古代贬谪现象的表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贬谪是中国古代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自先秦时代就出现了.从其表现来看,它具有贬谪对象的普遍性、群体性、原因的不确定性、个人遭遇贬谪的反复性等特点.同时,从中国古代的贬谪处置和被贬谪者的情绪反应与心路历程中,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庸性和包容性等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2.
宋之问最早是以宫廷应制诗闻名诗坛的,他在两贬岭南、经历人生变故之后,诗歌题材、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其贬谪途经湖湘时所作的几首贬谪诗并联系其在岭南所作的贬谪诗来看,宋之问诗歌艺术的嬗变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的开拓、情感的表达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在贬谪期间所创作的大部分作品抒发了对自身清白无辜的自信和因贬谪产生的满怀的忧怨牢骚,使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贬谪文学传统,在他创作的贬谪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一种浓郁的“骚怨”精神。  相似文献   

4.
唐大中初期,马戴贬谪到朗州龙阳之后,他游历过湖湘不少地区,对湖湘山水及贬谪生活有一定的切身感受,创作了不少与湖湘有关的诗歌。他的这些湖湘贬谪诗,善于捕捉、选择和组合一些清幽、冷寂而又富有神韵的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思,失意之感,使其诗歌显露出明显的“清峭雅奇”的艺术风格,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自唐代始,烟瘴热毒的粤西便成为朝廷流放逐臣的重地。历代贬谪文人多致力于传播中原先进的礼乐文明,促进了古粤西的文治教化进程,功在千秋。同时,粤西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也滋养着贬谪文人的心灵,成为其生命境界蜕变的丰厚土壤。粤西独特的文化品格在这种文化的双向交流与汇融中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6.
清初流放贬谪事件频繁,“江南三大案”打击范围广泛,清廷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文人的不满情绪以巩固统治秩序.文人或因直言进谏、党派之争,或受亲友、上司牵连而获罪,被贬后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消极悲观.  相似文献   

7.
湖湘大地具有古老的地域文化 ,秦观被贬湖南后受到很大的影响。屈骚形成的贬谪情结 ,湘妃等神话传说 ,世外桃源的隐逸风气 ,都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 ,使他的贬谪诗词成为其艺术创作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宋代大家苏轼在中国古代贬谪文学史的演进中有着突破性的重要地位。从贬谪文学的概念范畴出发,选取苏轼贬谪至黄州期间的所作诗歌,分析此时期的诗歌特点,以探讨苏轼在此时期的心态变化。其心态变化轨迹主要为初至黄州时的苦闷心情,然后通过游玩山水、诗酒唱和、躬耕自足等方式得以自我宽慰,但整体而言,此时的苏轼始终处于苦乐交织的矛盾心态中。  相似文献   

9.
永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承接了一批又一批的流寓之人,而两宋时期尤为突出,此间贬于永者达47人之多。这一现象反映了两宋"以文治特著"的社会政治状况,同时也造就了永州独特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杨朝龙 《科技信息》2012,(16):313-313
中国自古就有着贬谪文学产生的土壤,而这种贬谪文学在宋代唱出了最响亮的声音,尤其是以苏轼和"苏门四学士"为主的文人的诗文。细究其贬谪词的悲剧来源,在于他们都经历了一种极其艰苦的贬谪生活,而这种生活带给他们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精神的折磨。二是诗文遭禁,失去创作自由。这种人生经历使得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的创作转入了对人内心世界的描写。于是,内向的悲愤聚敛代替了外向的激情发越,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则让位给了对自我、心灵、生命、人生的深刻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两宋由于新旧党争以及主战主和之争产生了大量的贬谪文人,其中不乏词坛大家。贬谪使词人们离开繁华都市中的温柔富贵和青楼的笙箫、家宴的安乐,在谪途与贬所饱经磨难的同时开阔了眼界。万水千山行遍的经历让他们笔下的词境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由狭小变为阔大;二是由柔媚变为刚健。而这两点转变正是词体“诗化”的重要表现,可以说,词人贬谪对词体诗化有着莫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贬谪诗人,贬谪使刘禹锡备尝忧患磨难,但也正是贬谪激发了他借文学创作抒发郁愤并与忧患抗争的动力和勇气。他不仅以巴山楚水二十三年的时间,刷新了中国文人遭贬期限的最高记录,而且以豪迈乐观的精神创造了贬谪文学豪健雄奇、冷峻犀利的崭新风貌,打破了贬谪文学沉湎于忧怨、孤愤的套数,开辟了贬谪文学写作的新路径。从他的作品中可以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贬谪诗文创作的高峰,柳宗元与佛教的深入接触,都发生在其被贬永州期间。贬谪之后,柳宗元与佛教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佛教的出世法则已影响到他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趣味,对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文开始追求一种静慧空灵的审美心境、凝神观照的构思方式和宁静淡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明中后期,王学动摇了程朱理学的禁锢,使得言路放宽,朝廷内部分门立派,党争日烈。由于明代的官制,言官成为党争中首当其冲的牺牲品。贬谪广西的官宦多数因谏言被贬,而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品格,使他们普遍得到后世史官的高度颂扬,为广西文化事业所做的贡献也使他们青史留名。  相似文献   

15.
魏继征 《科技信息》2013,(8):352-352
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不一致,继而演化成政治上的朋党之争,他们互相倾轧,作为政治的受害者,苏轼及其四学士都遭受到贬谪,继而影响到他们的诗词创作。  相似文献   

16.
中唐是禅宗思想对作家和学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时代。柳宗元受信奉佛禅的家风薰染和远谪遐荒的生命沉沦的影响,使他更加主动地亲近和体认禅宗,精研禅理。由于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先前那种执的政治追求出现了松懈,其骚怨愤悱的贬谪情态得到了消解,从而使他的思想与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逃到自然中去隐逸,还是寄托身心与佛老,对于我国古代贬谪文人来说,都不过是一种失落后的精神调节器。儒家立志求善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已经植根于他们的灵魂深处,强烈的社会责任正义感和道德良心同时在他们身上发挥作用,儒家立功立德、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意识,才是他们的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18.
由《定风波》追溯苏轼黄州时期的心态,进而探讨苏轼面对贬谪困境时的人生态度:不去寻找社会准则的认同,而在内心世界寻找超越与平衡。以儒释道合一的人生哲学淡化悲哀,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范式。  相似文献   

19.
从横向比较来看,辛弃疾身上具有的实干精神和领袖气质是其有别于南宋其他爱国贬谪词人的特质。其贬谪词中一再提及历史上有胆识有功绩的王侯将相作为自己的楷模,并在自己罢官免职无法为国家出力的情况下将希望寄托于他人,频频向他人提出期望。从纵向比较来看,江淮两湖为官时期的词作在怨抑中时露桀骜不驯之气,以正面直接抒情为主;而带湖时期开始忧谗畏讥,词中开始有了欲说还休的曲折委婉,瓢泉时期的词作则更增添了颓靡之气,表现了辛弃疾理想之光逐渐暗沉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南宋贬谪岭南的诗人们,身处远离文明中心的“蛮荒之地”,身心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思想与情感。体现在此一时期的岭南贬谪诗歌创作中,即是从他者、边缘和多元三个维度入手,表达其心灵超越之人生体验、率真明快的美学风格和痛与忘的灵魂撕扯等内涵,抒写着这些贬谪诗人对历史真实与岭南想象的感悟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