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美娜 《科技信息》2012,(16):280-280
住宅庭院是居住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居住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住宅庭院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空间设计原理为指导,以人工空间要素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生态、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居住环境空间系统,为人们创造出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居住区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的延续。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城市空间不但向全体市民开放,还欢迎境外人士前来。而居住区空间则不同。小区,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基本居住单位,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安静、安全和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小区空间理应属于小区居民所有,不容外界无关人员任意侵入。为此,小区空间的环境设计应采取与城市空间不同的对策。本文将以小区为居住单位来论述居住的空间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3.
盖大为  陈刚 《工程与建设》2007,21(3):57-259,262
院落,作为中国传统空间的形态之一,在百业俱兴、生机蓬勃的今天,再次为人所瞩目,这正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一种表现.文章从对传统院落的分析人手,通过对其功能特征的解析与结构特质的梳理,从而得出传统院落对现代居住环境塑造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娜  李立晋 《甘肃科技》2001,17(5):50-50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在重视室内的同时更关注室外环境。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的情绪波动会受到居住密度、居住水平与居住环境的影响。居住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设施、社会和心理,而现代居住小区室外空间的规划设计,往往只重视物制质环境,而忽视社会和心理环境的创造,结果会造成物质环境利用率不高,使用不充分的情况。只有依据居民的心理感受来规划设计室外空间,才能做到物尽其用,并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以人为环境的的使用主体,可以了解到人们的行为特点,从而洞察人的心理动态和趋向。每个人身体周围都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笔者基于多年工作经验,以健康住宅的居住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个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特性,强调了个人空间、领域性、私密性与可识别性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分别探讨了居住空间的适用性设计、私密性设计和安全性设计,全文是笔者在长期建筑设计工作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皖南传统聚落的杰出代表宏村为主要线索 ,对皖南传统聚落的街巷空间、形态、水环境等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并对其景观作了静态与动态的分析 ,以期能对当代建筑设计与城镇规划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康玉玲 《科技资讯》2014,(27):37-37
该文以健康住宅的居住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个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特性,强调了个人空间、领域性、私密性与可识别性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分别探讨了居住空间的适用性设计、私密性设计和安全性设计,全文是笔者在长期建筑设计工作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古村落保护必然牵涉到居住空间的认同,若村落主体对居住空间不能形成某种认同,古村落保护注定无功而返。旧房子与新房子并存的现实逼迫保护者或研究者要正视其背后的情感认同错位,以及错位产生的历史情境。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可以相携而行的。对古村落历史感的创造性重构若能尊重村落历史文化和村落主体,所谓旅游式开发不失为一种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体,住区空间存在巨大的适老化需求。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住区空间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住区智慧化发展成为居住环境优化升级必然趋势。梳理了住区空间智慧化发展的研究脉络,分析了住区空间智慧化的趋势,从保障居民健康的智慧养护、改善居民居住体验的智慧交互、注重环境友好的智慧生态3个方面论证了建设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分析技术,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环境经济学方法考察城市居住空间生态质量,描述居民生活环境现状,为城市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以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深圳市为例进行探讨,挖掘城市生态系统变化的根源所在并提出解决对策。研究结果发现:深圳市呈现出以福田为中心向两侧居住空间生态质量逐渐降低、东部优于西部、北部稍劣于南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是由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演进共同驱动形成的。因此,增加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用地规划与调整工业结构以消除污染,是改善城市居住空间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于结构完整、性能完美的高品质光电子晶体和蛋白质晶体的需求愈加迫切。地面重力条件下存在自然对流,它显著地影响热量和溶质的输运过程以及晶体/溶液界面边界层特性,进而影响晶体的品质和性能。空间微重力环境提供了纯扩散晶体生长的理想条件,在此条件下有可能生长出高性能的单晶体。在过去30多年的微重力实验中,科学家通过搭载卫星、飞船和空间站等航天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晶体生长研究。本文综述几种主要晶体的实验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半导体晶体、特殊功能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蛋白质晶体和食盐晶体。  相似文献   

12.
张海燕  刘婷婷 《科技信息》2011,(27):314-314,351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城市景观的优劣成为一个城市容貌特征的反应。城市景观的主要控制内容是城市设计。城市道路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的一环,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软链接。它依附于城市结构骨架之上,它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正是园林艺术本身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T4拓扑空间的一般化.为此定义了拓扑空间的次T2、次正则、次正规、遗传次正规等次分离性,详细地讨论了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已有分离性之间的联系,并且研究了这些次分离性的遗传性、可乘性以及与Wallman紧化和非标准紧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引入了T-映射、CN-映射的概念,利用他们,将q-空间,C-Nagata空间分别刻画为某一度量空间的开连续T-映象,开连续CN-映象,开连续CN-映象,这是对Alexandroff系列问题的部分问题的肯定回答.  相似文献   

15.
信息空间是现代战争中日益重要的一个维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维度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难于控制。文中针对现代战争的这一特点,深入剖析了现代战争中信息空间的构成要素与特点,为未来的信息作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空间叙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人文社科领域内的“空间转向”和小说叙事研究的“空间叙事”的概念及其关系,并对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应以空间的叙事功能为核心问题,还可进行一些空间叙事的形态、视点、节奏等外围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这些都为小说叙事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1]中引入模糊拓扑空间的概念后,有关讨论已有很多,我们仿照,将中的概念与中的一般拓扑空间的有关概念对比,来讨论模糊拓扑空间的分离性,并提出一些概念和分离性的等价命题。另外利用远域和开邻域相结合定义模糊拓扑空间的另一种类型分离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爱丁堡城市空间以及传统聚落的分析,指出国内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并以2个设计方案(C-House,南京仙林大学城中心正城市设计)为实例,提出并探讨了最大化建筑和用地的可穿越性的设计原则,以及由此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为其带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弱诱导的L-fuzzy双拓扑空间的紧致性与连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弱诱导的L-fuzzy双拓扑空间的紧致性、连通性与其底空间的紧致性、连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因果空间和概率论中集合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概率论自然公理系统>中的第Ⅰ组和第Ⅱ组公理.这两组公理把随机世界抽象成既直观又形象的因果空间.在因果空间中随机事件是原因点的集合,原因点的伪出现导致事件的出现.证明概率论中集合论方法是因果空间的产物,从而改变了Kolmogorov公理系统把集合论方法硬性地搬到概率论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