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上一代IPv4互联网上。美国等少数国家占得先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历史的机遇,出现少有的持续繁荣。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已经很小。中国开通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一个更快、更大、更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正在逐步进入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当今全球互联网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成长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IP地址消耗加速。采用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能提供更大的IP地址空间,约为现采用IPv4协议互联网的1029倍,可有效缓解现有网络地址不足等问题。未来5至10年内,互联网技术将进入更新换代的历史时期,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TCP/IP协议的参考模型及层次结构,说明了各层次的协议组成及功能,分析了现在使用的IPv4协议的脆弱性。最后阐述了下一代互联网将使用的TCP/IP协议IPng(IPv6)的建议标准和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IPv4标准的互联网IP地址已消耗70%,而依照当前IP地址分配的游戏规则:中国8000万网民=美国2所高校!“资源穷尽”,“地址枯竭”的红色警报响起,互联网发展的瓶颈、阻碍3C融合的拦路虎凸现!所以,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横空出世,便成为承载人类无限未来的救世主——“它足以为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分配一个IP地址”。“为运营商提供下一代互联网各种“杀手级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网络体系的变革,给了大家共同的机会。从IPv4到IPv6,所有配套的软硬件都将逐渐面临一个挑战,产业面临新一轮“洗牌”,这给中国的企业以新的机会去打破现有的网络经济格局——“下一代互联网将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下一代互联网将形成千万亿级的市场!”呼声阵阵令人热血沸腾!2004年3月,中国首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启动,连接京、沪、穗等20个主要城市核心节点,实现全国200余所高校高速互联,在其开通一年之际,本刊专访沪上五位奋战在该领域一线的权威专家,解析下一代互联网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介绍了什么是下一代互联网和互联网发展至今出现的问题。将现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进行对比体现出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必要性。并展望了在下一代互联网下的数字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我国互联网在最近10多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核心网络设备、主干网建设等取得突破后,使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在国际上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分析了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同时也探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的应用前景,指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发展策略一方面是扩展和提高现有互联网的业务和应用,另一方面则更需要探索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只有研究出"杀手级应用",才能使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真正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声音     
应把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放到像重视两弹一星的程度上,举国之力建成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第一个项目NSFCNET(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的主持人吴建平教授就各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上展开了“军备竞赛”的局势发出呼吁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互联网显得低迷的情况下.代表互联网最先进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初露峥嵘。对老百姓来说还颇为神秘的下一代互联网.它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下一代互联网在技术上有什么巨大的变化?时下,媒体把宽带网的概念炒得热火朝天。许多人便误以为宽带网便是下一代互联网,带着种种疑问,记者采访了我国计算机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研究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吴建平教授,在吴教授详尽的阐述下,高深的互联网技术变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向我们展开。吴建平教授引用了李政道博士的一句话说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与美国一样好。  相似文献   

9.
无线通信环境下VoIP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和IEEE802.11 WLAN(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如何将VoIP和无线通信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了下一代的无线网络的研究方向了.阐述了在无线广域网和无线局域网上VoIP的应用,并且展望了下一代的互连网协议IPv6在VoIP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下一代互联网是采用IPv6技术的高速互联网,在高等教育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校接入下一代互联网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尽早接入下一代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在IPv6协议的基础上探讨了下一代因特网中实现主机即插即用功能的两种机制:有状态自动配置和无状态自动配置,并讨论了它们的实现方法和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IPv6是下一代的IP协议,它解决了IPv4存在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地址紧张的问题,文章主要介绍IPv6的结构及地址空间,并论述IPv4向IPv6过渡的几种方案。  相似文献   

13.
将基于对象的分布式文件系统Lustre存储集群网络模块,由仅支持IPv4改进为同时支持IPv4与IPv6双协议栈,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与实现方法;测试比较了IPv6与IPv4环境下的系统性能.实验表明,移植前后性能基本相同.考虑到设计的前提是适用Linux系统基本的双协议栈架构,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其他需要支持双协议栈的网络程序.  相似文献   

14.
IPv6成就下一代互联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IPv4与IPv6的比较,讨论了20世纪的互联网协议IPv4的特性与不足和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改进与优点。着重论述了基于移动IPv6协议集成的IP层移动功能和IPv6协议的内置安全机制。预测了在移动通信领域IPv最有可能首先得到广泛应用,实现移动互联 。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格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下一代互连网技术网格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介绍了基于网格的GIS的概念、特点、系统结构以及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6.
.NET框架和XML Web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ET是微软对"服务式软件"的灼见,是将互联网本身作为构建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基础,对互联网和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进行合理的延伸.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应用程序的模式,开发人员必将创建出摆脱设备硬件束缚的应用程序,轻松与互联网连接..NET无疑是当今计算机技术通向计算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阐述IP网PSTN的融合来解释采用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IP billing is not only a basic functionality to operate IP sen'ices, but also it is fundamental to offer customers with a stable and QoS-enabled network environment. As IP-based network has been widely agreed to be the core network of NGN, and existing IP billing system is too simple to fulfill the emerging requirements, the next generation IP billing has become an interesting topic in recent years. Policy-based management brings 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 to systems by describing management logic and functions through policies, and thus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systems. Working on existing efforts, this paper proposed an improved IETF policy framework based upon which a policy-based billing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IP-based network was presented. Then a prototype with some basic functionalities was develope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validated the expected improvements specifi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两个问题就是互联网自治问题和互联网可扩展问题。结合互联网现实,架构可扩展性研究提出了自主自治的可扩展域名体系和自治网络系统间的域名解释机制和层次结构;提出了自治网络系统间的双向动态源/目的NAT可扩展的寻址方式;提供了可扩展使用的关键网络资源如域名、地址等。可以最小的代价、无过渡期实现互联网的自主自治、可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