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赤霉素类衍生物(4)在不同的溶剂及碱存在下的C,D环偶姻重排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条件下,C,D环的重排反应为一可逆的平衡反应.反应平衡时具有赤霉素结构的化合物(4)及其C,D环异构体(5)的量比约为3:7.    相似文献   

2.
 讨论赤霉素类化合物在碱存在下发生C、D环偶姻重排反应后,所得的8,13-epi-异构体的结构鉴定.研究证明重排反应确实得到了预期的产物.进一步的衍生化反应产物的X-衍射分析证实了所推断结构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简介了赤霉素A环的重排反应,即1,2位及1,10位之间双键的移动及相应内酯环的重排.在利用重排反应构建赤霉素A环的1,2位双键时,首次发现商品化试剂苯基二氯化硼与二苯基溴化硼及二甲基溴化硼一样可用于催化此反应.  相似文献   

4.
报道含有9,15-环丙烷结构的赤霉素衍生物(3)的合成.作者所报道的形成9,15-环丙烷结构赤霉素衍生物的方法与原类似方法比较,条件温和,易于操作.所得新化合物(3)的结构除由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质谱(MS)及高分辨质谱(HRMS)证实外;还经单晶X-衍射分析得到最后证实.  相似文献   

5.
环丙烷骨架赤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含有9,15-环丙烷结构的赤霉素衍生物(3)的合成,作者所报道的形成9,15-环丙烷结构赤霉素衍生物的方法与原类似方法比较,条件温和,易于操作,所得新化合物(3)的结构除由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质谱(MS)及高分辨质谱(HRMS)证实外;还经单晶X-衍射分析得到最后证实。  相似文献   

6.
吲哚类化合物的重排扩环反应通常是在酸性条件下完成.研究发展了一种吲哚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的扩环重排反应.通过在1 ∶ 1(体积比)的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回流呋喃[3,2-b]吲哚类化合物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物可以将呋喃[3,2-b]吲哚类化合物高产率地转化成喹啉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用MINDO/1方法研究OCRCR’CO的热重排反应,给出了反应的活化能和内禀反应坐标途径。  相似文献   

8.
乙二醇重排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binitio方法研究了乙二醇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过渡态,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扩环和缩环重排反应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哈特里-福克(HF)方法、STO-3G^*基组,分别对半片呐醇和环庚烷正离子的重排机理进行了从头算研究,计算了半片呐醇和环庚烷正离子重排过程中的各个状态的几何构型、零点能,同时对反应路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半片呐醇重排是环的扩大过程,在扩环过程中,N≡N逐渐远离C7,C7-C6-O8键角发生很大变化,导致C7与C1之间的距离变短,同时C1-C6之间的键长变长;而环庚烷正离子的重排则是环的缩小过程,在缩环过程中,经历了两个过渡态;首先是C1-C7的键长变长,C1-C6的键长变短,形成State2结构,然后是H17的位置移动,两面角C7-C6-C5-C1发生很大变化,产生甲基环己烷正碳离子的椅式结构。  相似文献   

10.
11.
12.
太文报导了由2,3-二甲基丁二醇2,3、四苯代乙二醇和1,1′-联环己基二醇在Fe_2(SO_4)_3·xH_2O催化下,得到了重排产物,后者生成了酮和烯,并以烯烃为主。  相似文献   

13.
用硫酸催化二苯甲酮肟重排反应性能研究表明,当硫酸浓度达70%时,N-苯甲酰苯胺的收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的观点出发,较好地解释了芳烃烷基化及烷基重排反应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将深化学生对芳烃亲电取代反应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以赤霉素GA_3为起始物,经十步,合成了赤霉素的环氧衍生物ent-13-乙酰氧基-1α,10α-环氧基-3β-羟基-1-甲基-20-去甲赤霉素-16-烯-7,19-二酸-7,19-二甲酯,这是一个新化合物.与此同时,还合成了其他三个新化合物,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分析方法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环已二醇发生频哪醇重排反应中,1,1-二甲基环乙二醇的顺、反异构体在相同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是由立体电子效应控制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有关重排反应的试题,在近几年的奥赛试题中频频出现。何谓重排反应呢?这涉及到碳正离子。何谓碳正离子?它指的是含有一个只带六个电子碳原子的原子团,是很多有机反应的中间体。德国的Hans Meerwein被称为“现代碳正离子化学之父”,英国的Christopher Ingold、美国的Frank Whitmore在研究烯烃的加成反应、醇的消去及取代反应、卤代烷的消去及取代反应时做了大量的观察,这些观察表现出一个基本相似的反应格式:反应中产生碳正离子中间体。1963年,George Olah报道了直接观察到简单的烷基碳正离子,这是对碳正离子理论最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Ph3P)4Pd(0)催化下,赤霉素A3(GA3)衍生物的A环在氢供体环己烯存在时发生氢解,形成1,3-二烯生产物;而在无氢供体时则发生A环的芳构化反应。通过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 HF/6-3 1 G* *及 MP2 /6-3 1 G* *水平上计算了甲酰基双烯酮及苯甲酰基双烯酮的重排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 ,两反应均为简单基元反应 ,反应中的 H原子 (或 C原子 )和邻近的 3个 C原子形成了具有四元环结构的对称过渡态 ,两反应的活化势垒分别为 1 5 0 .83 k J·mol- 1和 1 46.45 k J·mol- 1(MP2 /6-3 1 G* * 水平 ) ,这与苯甲酰基双烯酮需要在 5 5 0℃的高温下才能发生重排反应的实验事实一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