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来点染的,它们不仅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而且还带给我们很多科学意义上的启迪和帮助。色彩有“味道”和“重量”色彩所具有的令人惊讶的特性之一是:它有“重量”。如果你不信,不妨做一下这样的试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只盒子,再将一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只用红纸包封,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用红纸包封的盒子要重一些。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他经过多种复杂的试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的“重量”。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  相似文献   

2.
颜色可治病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各种颜色,实际上就是物体反射光的颜色。颜色可以给人进、退、凹、凸、远、近的不同感觉,这种感觉就称为距离感。颜色具有膨胀感和收缩感,如果物体表面具有某种颜色,能使人看上去增加了体量,该颜色属于膨胀色;反之,缩小了物体的体量,该颜色就属于收缩色。颜色是有重量的。如果你不信,不妨做这样一个试验:你可以将同样重量的两份物体分装于两个盒子内,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这时你再用手掂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不仅点染着大自然,也点染着人类的创造发明。你看,衣裙鞋帽、亭台楼阁、糖果点心、文化用品……无一不披彩挂色。色彩不仅带给人们视觉享受,而且还给予我们很多科学思想的启迪和帮助。创造性地研究、开发和利用色彩的特殊装饰作用和各种装饰功能,可以发明出无数新的事物。中学生的两项大奖双色演示算盘珠算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在珠算课上,老师用算盘挂在黑板上演示,但坐在远处的同学有时看不清,因为算珠的颜色一样,拨上拨下容易混淆。辽宁的赵宇同学想:如果能把拨上的…  相似文献   

4.
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震惊欧美各国的一个新闻人物,这就是来自以色列的所谓“通灵人”尤里·盖勒。他在欧洲和美国到处表演,他可以用“意念”将钉子、叉子、钥匙等弄弯曲;能使汤匙折断;能不用眼睛识出颜色;能使手表走快或变慢;能猜出哪个盒子中藏有物品;甚至能够远距离搬运物品……,其本领之玄妙,令人瞠目结舌。国外一些报刊、电台为其大加宣传。尤里·盖勒的出场引起了世界上一时地轰动。  相似文献   

5.
前已报道,具有特殊感应机能的少年儿童,不仅能够不用眼睛辨认文字图形,而且能够分辨不同的颜色。色盲儿童用眼睛不能正确分辨某些颜色,他们的特殊感应机能能否正确辨认颜色以及与用眼睛辨色的关系,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先进行色盲  相似文献   

6.
石飞 《科学之友》2009,(6):84-85
这里提到的“黑白”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颜色,二是指对比。老子说过:五色使人盲。因为在繁乱、喧嚣、时尚的色彩冲击下,由于色彩的泛滥造成了色的无力,从而减弱了对产品符号的识别及信息的有效传达。因此,“黑白”语言的运用,不仅弥补了现代人心理及视觉的需要,同时也使现代设计色彩的空间增强了。  相似文献   

7.
晕轮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对麻省理工学院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并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的学生介绍说他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品质,向另一个班的学生介绍时除将“热情”换成“冷漠”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这两种介绍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提起马大猷,许多人会觉得陌生。但是在声学界和物理学界则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个人履历充满了“第一”:他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仅用两年时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人:27岁时,他成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最年轻的教授;1955年,40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之一。他的学术生涯更充满了诸多“第一”:这位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于20世纪40年代回国的老科学家,不仅在基础研究上取得许多世界水平的成果.而且开创了我国的声学研究——在他和其他科学家的带领下。建造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73岁的秦伯,具有天生的犟脾气,还爱抬杠,他自己认准的事,别人很难说服他,人们当面叫他秦伯,背后都叫他“老拧种”。 秦伯平时有两大嗜好:抽烟、喝酒。“烟酒不分家”是他的口头禅,越是喝酒的时候,烟抽得越凶。偶尔与不会吸烟人一起喝酒,他就死乞白赖地以烟酒不分家为由,非让人家点上一支不可。他不仅喝酒时很少吃菜,还笑话因为菜好才想起喝酒的人。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们是某中学学生。我们班上有个绰号“款”的男生,经常在课后吸烟,还被朋友接到校外喝酒,且时常喝得酩酊大醉。他常对同学宣称说,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否则将来走上社会会不适应,而且他的父母就是这样鼓励他的。我们同学与他父亲接触后了解到,他父亲是个识字不多的商人,很有钱,也确实不反对儿子吸烟、酗酒。由于“款”的影响,这种风气现在在班级里很“流行”。不少同学很担心,但不知道对“款”和他父亲的行为法律有无规定给予禁止。请问:未成年人吸烟、酗酒,父母要不要管?学生:陈列、江南等陈列、江南等同学:…  相似文献   

11.
羽色之谜     
鸟类不仅是自然界最擅长鸣唱的动物,而且也是颜色最艳丽多彩的动物。 鸟儿为什么会有如此亮丽多彩的羽色,它们的色彩为什么在繁殖季节会变得灿烂夺目?鲜艳的颜色虽然可以获得异性的青睐,却也会引起天敌的追击,陷自己于危险的境地,鸟儿为什么要这样做? 奇妙的金属光泽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在中国西南高山地区的著名雉类——虹雉,就会发现,雄性虹雉的羽色呈现蓝色、紫色、金色、翠绿色和铜绿色的金属光泽。这些美丽的颜色不仅五彩缤纷,而且色泽还会随着观察角度和光线的变化不断地变换。体羽呈灰蓝色的雄家鸽,其颈部羽毛也具有这种羽色特点。这种羽色的变化不是色素在起作用,而是由羽毛本身复杂的物理结构造成的。由于羽毛表面复杂的凹凸沟纹、羽小枝内的颗粒、气腔等会对照射到羽毛上的光线进行折射和干扰,因此雄性虹雉的羽毛颜色产生了一系列的色泽变化。这与空气中的微小水珠折射阳光形成彩虹的原理一样。鸟类学家把这类颜色称为物理色。 鸟羽的另一类色彩来源于色素。由色素形成的羽色叫色素色。色素有黑色素和脂色素两类。黑色素是最普遍和最广泛的一种色素,可分为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真黑色素形成黑色和灰色的羽色,多分布在羽毛的端部;褐黑色素形成灰色、红褐色及黄色的羽色,...  相似文献   

12.
某些植物不能将它们的基因保持在体内,但这真的要紧吗?恶梦般的景象可能是这样展开的:农民用经过遗传工程处理使之带有战胜害虫和病害的基因的作物来覆盖他们的农田。这些作物将它们的基因传递给了野生亲缘植物,将它们变成具有超竞争力的杂草,这些杂草将整个农村闹得天翻地覆,消灭掉稀有的和脆弱的物种。环境保护主义者全线反击。面对造成严重损害的诉讼,生物工程公司提出申请破产。科林·梅里特对此感叹不已。在此以前他已经上千次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但他当时并不在意。‘“超级杂草”是这样一种带感情色彩的词汇,他说:“它还没有…  相似文献   

13.
沈Shi 《世界科学》2000,(7):46-46
今天,我们以无限怀念先师卢鹤绂教授的激动心情,来庆祝卢鹤绂格物研究所的成立。卢永亮所长已谈了办所宗旨;这是恩师卢教授生前的一个宏愿、一个夙愿,现在夙愿终于实现了。这不仅使我们无比的欢欣,而且用以告慰恩师在天之灵,又不免感慨万千。 卢先生成就卓著、名望颇颇,享誉海内外。他出于纯真科学家的远大目光和博大胸怀,早就深刻地认识到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他老人家曾经说过:一个在重大科学理论的建树上无所贡献的民族是很难在当代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跻身于世界前列的;他认为:要有意识地用理论预言去指导实践,不可指望以“…  相似文献   

14.
人体特异功能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神化般的色彩。对特异功能,信者有之,不信者亦有之。许多科学家、哲学家、文学艺术家,上至政府官员、军界人士,下至黎民百姓对此都抱有极大的兴趣。有关特异功能的报导,也屡见于广播电视节目中和报章杂志上。最近,千家驹先生撰文谈到他对特异功能的耳闻目睹。在亲眼见到气功师张宝胜的表演后,他对特异功能表示了“深信不疑”。张宝胜不仅认出封在牛皮信封中千老写的字,而且还能将水果糖“放”进封好的信封之中。另外,张宝胜在信封上写的“祝千老长寿健康”的字竟然会出  相似文献   

15.
深度下潜     
“您能用通俗的方式讲讲吗?”记者一边问,一边用手在后腰上摸了一下。 科学官膘了他一眼:“你们总是把录音机放在后面的吗?” “我们总是保证报道的准确,”记者微笑道,“力求字字无误。” “简单说来……”科学官拿过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圆:“比如这是木星大气外层,(他又在中间画了个小圆)这就是它的液氢层表面。我们想知道的是在这两层之间发生了什么。人类从未真正了解过木星大气内部的情况,一切都还只是物理模型而已。过一会儿,我们就要下潜到木星大气层里面去。” “木星的半径为7.1万公里,而你们只准备下潜不到1000公里…… ”记者扶了扶眼镜,掏出个小本子念道,“能了解多少情况?” 科学官看着他:“你做了不少准备。”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树木遇火即燃.然而,在自然界中,有些树木不仅不怕火烧,而且还能灭火.这种树就是被称为“森林火灾克星”的樟柯树,俗称灭火树. 生长在非洲丛林中的樟柯树,是一种奇特的树种.一位科学家曾对这种树防火的敏感性进行试验.他有意站在樟柯树下用打火机点火吸烟,谁料火光一闪,顿时从树上劈头盖脸地喷出了白色的液体泡沫,使打火机的火顿时熄灭,这位科学家也满身白沫,狼狈不堪.  相似文献   

17.
“宝石”与“牛粪”,是两种不可比的物质。说到宝石,人们常会用“价值连城”的字眼来形容它;而牛粪呢,一般只用来做肥料而已。可祖籍在浙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毛河光,却能用世界顶尖的高压技术将“牛粪变成宝石”。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5,(6):30-33
莫名失踪 不久前,为了真实地还原鲨鱼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环境.增加鲨鱼馆的观赏性,“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大胆的试验:把一些观赏鱼投人鲨鱼池,让它们和鲨鱼一起生活,这样做并非厚此薄彼.让观赏鱼“羊入虎口”。因为在挑选鱼种的时候,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了一些颜色比较暗淡、游速比较快、个体比较大,而且鲨鱼一般不感兴趣的品种,何况鲨鱼馆里面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供小鱼躲藏。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住在北京海淀一套很普通的住宅里。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敲开了张老的家门。身材高大、戴一副老花镜的他神采奕奕地迎了出来:“请坐,请坐!年轻人。”笔者心情激动地步入他的客厅,经一番热切交谈,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我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建筑”与“人居”。经历:建筑是今生无愧的选择“我是1912年生的,祖辈世居杭州,但我出生在上海。”一落座,一脸慈爱的张开济同笔者聊了起来,没有半点大师的架子,“小学时我成绩很差,还坐过‘红椅子’哩!”张开济回忆说,1918年秋至1924年夏,他…  相似文献   

20.
基因治疗和基因药物是我们能从不断发展的基因科学受益的两大方面。但今后我们还可从中得到更多,包括新的疫苗、新的移植组织来源、甚至有一天医生还能用基因技术来延缓衰老。以下介绍几种正在紧张研究中的基因治疗方法,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进入医学的主流。明天的组织制造厂虽然人体上的每一个细胞确实都拥有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部遗传指令,这些指令中的绝大多数是不具有活性的。理由很充分:你总不会愿意让脑细胞去产生胃酸,或让鼻子变成肾脏吧。细胞只有在妊娠刚开始的一个短时间内才真正具有发育成为身体任何部分和全部身体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