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刀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刀医学是经过30年临床和基础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西医学的最新成果,在集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医学学科,其基本内容是将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本文着重论述了针刀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创新,提出针刀医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生物物理学,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生物物理学在医学上的应用。作者认为,针刀医学的发明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中医现代化,而且还使西医跨上一个新台阶,提出了针刀医学研究领域内人体生物物理学数据库和人体气象学两个新概念和假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针刀医学的理论特色,探讨针刀医学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方法分别阐述 1.什么是"针刀";2.针刀医学平衡论;3.脊柱区新的病因病理学理论;4.针刀医学的经络认识;5.针刀医学与针灸理念的关系,西医的微创外科的区别;6.针刀医学"松则通、通则不痛";7.针刀医学临床优势;8.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结论针刀医学是中医学的一个亮点,建议针刀医学在今后的基础研究、教学、临床中应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针刀医学的理论特色,探讨针刀医学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方法:分别阐述1.什么是“针刀”;2.针刀医学平衡论;3.脊柱区新的病因病理学理论;4.针刀医学的经络认识;5.针刀医学与针灸理念的关系,西医的微创外科的区别;6.针刀医学“松则通、通则不痛”;7.针刀医学临床优势;8.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结论:针刀医学是中医学的一个亮点,建议针刀医学在今后的基础研究、教学、临床中应用中医理论指导针刀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针刀医学临床疗效的机理论述,探讨针刀医学治疗临床机制;方法1.通经活络,疏通阻滞的经络机制 2.神经刺激、脊膜反应的应激机制 3.剥离粘连,组织减压的松解机制 4.调节阴阳,恢复平衡的生物机制;结论针刀医学在临床上所产生的效应和其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整合临床思维模式,总结临床经验,更加科学规范地使临床工作更具科学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针刀医学临床疗效的机理论述,探讨针刀医学治疗临床机制;方法:1.通经活络,疏通阻滞的经络机制2.神经刺激、脊膜反应的应激机制3.剥离粘连,组织减压的松解机制4.调节阴阳,恢复平衡的生物机制;结论:针刀医学在临床上所产生的效应和其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整合临床思维模式,总结临床经验,更加科学规范地使临床工作更具科学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针刀医学是一门将中西医的基本理论和哲学思想融为一体的、年轻的、崭新的、极富生命力的学科.它的诞生缩小了中西方文化的差距,为中西方的思想统一找到了共同点,架起了中西医沟通的桥梁,填补了手术和非手术之间的空白,从而提高了中医学的地位.由于"小针刀"的出现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使中医理论融入了现代科学并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互融.例如,用中医的整体和客观认识解释"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就颇具代表性,这一理论认为"动态平衡失调"和"变性孪缩、结疤、粘连和堵塞"是其病因病理.小针刀恰好能够在微创伤及保持组织结构的完好状况下施治,以求解除病因得以根治之目的.一项新器械或仪器的发明总会引起社会的变革."小针刀"的发明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现代化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7.
李鹏程 《科学之友》2007,(8):297-298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刀医学仍然是传统医学,它的医学模式和证据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重视循证医学理念,使针刀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成为循证针刀医学.  相似文献   

8.
李森恺 《科学之友》2007,(8):246-247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刀医学仍然是传统医学,它的医学模式和证据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重视循证医学理念,使针刀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成为循证针刀医学.  相似文献   

9.
司同 《科学之友》2007,(8):285-286
目的:通过针刀医学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思考,探讨针刀医学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法与步骤.方法:1.正确认识标准与标准化;2.关于服务业标准化的制定;3.针刀医学标准化体系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结论: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制定针刀医学标准化体系迫在眉梢,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行业标准化系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针刀医学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思考,探讨针刀医学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法与步骤。方法:1.正确认识标准与标准化;2.关于服务业标准化的制定;3.针刀医学标准化体系建立的方法与步骤。结论: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制定针刀医学标准化体系迫在眉梢,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行业标准化系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针刀医学是一门将中西医的基本理论和哲学思想融为一体的、年轻的、崭新的、极富生命力的学科。它的诞生缩小了中西方文化的差距,为中西方的思想统一找到了共同点,架起了中西医沟通的桥梁,填补了手术和非手术之间的空白,从而提高了中医学的地位。由于“小针刀”的出现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使中医理论融入了现代科学并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互融。例如,用中医的整体和客观认识解释“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就颇具代表性,这一理论认为“动态平衡失调”和“变性孪缩、结疤、粘连和堵塞”是其病因病理。小针刀恰好能够在微创伤及保持组织结构的完好状况下施治,以求解除病因得以根治之目的。一项新器械或仪器的发明总会引起社会的变革。“小针刀”的发明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现代化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2.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刀医学仍然是传统医学,它的医学模式和证据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重视循证医学理念,使针刀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成为循证针刀医学。  相似文献   

13.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刀医学仍然是传统医学,它的医学模式和证据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重视循证医学理念,使针刀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成为循证针刀医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针刀医学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现况的分析,探讨针刀医学未来发展前景.结论针刀医学向国外推广前景广阔,但困难较多,要结合实际,抓住机遇,因势利导,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广大医学界都深刻的认识到中医学要走向世界主流医学就必须走现代化之路.但是中医现代化之路十分艰难和坎坷,老一代专家在这方面曾做过大量工作,针刀医学沿着老一辈专家的路努力探索中医现代化的瓶颈问题,试图对中医现代化作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6.
提高法制意识,规范针刀医学治疗行为,防范、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从门诊接诊收集病史、书写病历、专科检查、综合诊断、无菌操作、禁忌症的掌握、术后注意事项等八个环节,分别阐述针刀治疗中应重点注意和防范的内容.增强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科学、严谨、求实的做针刀工作,是针刀必备的基本素质,增强针刀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患者服务是每个针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针刀医学动态平衡和力平衡理论为指导,治疗急慢性腰痛.方法应用针刀闭合性松解及术后针刀手法整复,结合椎管内注药、牵引、局部药物注射,加强腰背肌锻练.结论治愈率90%以上,有效率100%.结论以针刀闭合松解为主,结合多种方法重建急慢性腰痛腰部生物力学平衡.行腰背肌功能锻练维持腰部的生物力平衡,最终得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韩震  曾展东  周雄  刘畅  韩冰 《科学之友》2007,(8):190-191
本研究重点解决用针刀医学技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机理和操作方法.针刀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通过针刀对髋关节囊、关节囊韧带、股骨颈的骨膜和髋关节相邻周边组织切割分离铲拨松解可以产生轻微创伤、出血、局部组织释放创伤因子,激发人体自我修复重建反应,激活成骨细胞造骨功能,加速新骨生成,促进新血管和神经终端组织再生与重建,使局部组织血流加速,改善血液供应和神经营养状况,阻止坏死进一步发展,使股骨头坏死区域再血管化,为坏死组织吸收和为新骨再生爬行替代过程创造条件.在充分理解针刀医学技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机理后,根据病人实际综合情况设计治疗方案.早期坏死可治愈,中、晚期能减轻痛苦、降低致残等级和提高生活质量,免除开刀的痛苦和难以承受高额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4,(1):94-95
成树江,男,53岁,山西省交城县人,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领导干部班、山西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太原门诊部主任、首长保健上校军医,副教授,国际医学博士,现任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副主席,全球执照中医师联合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省针刀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山西针刀治疗中心主任,山西针刀专科医院院长,山西针刀医学培训中心主任,山西民间组织联合会常务理事,山西反邪教协会理事。从医35年来,他刻苦钻研、对医术精益求精,先后师承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全军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针刀医学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现况的分析,探讨针刀医学未来发展前景。结论:针刀医学向国外推广前景广阔,但困难较多,要结合实际,抓住机遇,因势利导,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