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词汇网络包"是指有紧密语义关联的词汇集合。首先讨论了"词汇网络包"的定义,接着介绍了"词汇网络包"的编写理念和原则,然后探讨了"词汇网络包"的编写体例结构,最后分析了将"词汇网络包"运用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指出,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利用"词汇网络包"进行词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词汇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宏强 《科技信息》2008,(3):240-241
心理词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词是如何在人脑中储存以及如何被提取的。它是心理语言学和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就其与词汇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探讨了如何在二语词汇教学中帮助学习者利用英语词汇的各种心理的联系来强化和扩展他们的心理词汇网络,促进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习得。  相似文献   

3.
徐辉  魏玲 《新余高专学报》2009,14(3):110-112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介绍了一些与英语词汇教学有关的心理词汇研究,并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帮助学生激活心理词汇并且利用相关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建立词汇间多向的心理联系,扩展其心理词汇网络,以促进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赵毅 《科技信息》2013,(18):62-63,78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语言学的有关理论,通过对母语和二语受试的调查及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和论述了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两者词汇联想的特点。经过量化处理的数据显示,母语者的心理词汇性质和二语的心理词汇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和英语心理词汇不同,日韩、欧美的心理词汇和汉语母语者的心理词汇有着显著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聚合关系中。第二,日韩者心理词汇的组合关系数量和正确率上不如欧美测试者;从构成组合关系的比例上看,日韩者所提出的组合搭配的比例普遍比欧美者的要低。第三,在语素联系和字形联系中,日韩者的心理词汇中语素联系比欧美和母语者多,而欧美者的心理词汇中字形联系反而比日韩者要多。第四,母语组中理科生的词汇网络具有辐射能力远,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心理词汇的提取对于词汇学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二语心理词汇多数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地提取。心理词汇的提取主要受量和质两方面因素影响,模型理论能更好地展现心理词汇提取的过程,同时词频效应和语义联系在心理词汇的提取中起关键作用。文章从心理词汇提取的角度探讨二语学习者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学习,以期对词汇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对于SFL学生来说,词汇的大量积累和语言能力的提高通常是一个不成比例的问题.应试或者其它目的有意识地增加词汇量,结果二语语言能力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心理词典"或"心理词汇"的概念为理解发展母语背景中的二语语言能力和解决外语学习困境提出了有益的思考.母语和二语心理词汇建构机制的区别和联系是两种语言能力发展中的障碍和条件.只有克服母语心理词汇的干扰和控制,让二语心理词汇的构建处在一个相对洁净的环境中,二语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红丽 《科技信息》2012,(35):I0298-I0298,I0311
心理词汇的组织与提取是当今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二语心理词汇提取的研究将会为二语教学带来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心理词汇的相关理论、心理词汇的提取模型,并从我国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的角度研究影响二语心理词汇有效提取的因素:词汇量、词汇知识的深度、词频效应、语境和母语的介入,对我国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和策略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词汇的泛化已经成为当前语言生活的突出现象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讨论了大学生网络词泛化现象,并对网络词汇词义泛化进行了分析。网络词汇的泛化折射出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用语者求新求异的思想,以及彰显个性,寻求群体认同感的心理,同时也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吸收。  相似文献   

9.
"亲"这一称呼风靡当下,其创造性用法引起了广泛的议论。本文从"亲"的古今汉语语义出发,对照网络中产生的新语言现象,归纳分析"亲"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增加的词汇意义,并探讨其产生和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高晖 《科技资讯》2011,(26):22-22,24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基本上存在既有的词汇范畴和语法要素,运用模式较为固定。然而,这并不代表其内部因素和结构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随着网络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表达新事物、新观点的新词新语,这些词汇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本文从近来大热的网络词汇"裸考"、"裸婚"、"裸捐"等入手,浅析了网络"裸"系词汇中"裸"字的语法化现象及其动因。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在翻译英语时,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外来名词,如何翻译这些外来名词,对我们的语言运用,语言交际至关重要,前者较多或过多地使用了音译,使得被译词语在保持了“异国情调”的风味之外,让读者很为其意大惑不解,正确的,合理的译法应该是音译、意译、音意兼译,创造新词和附加说明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用“私人语言”与“我们共同的语言”相对,这种相对是语言的发音过程。“私人语言”是呼唤“大家都来看”的我的感觉的一瞬间,“命名感觉”就是“说”一个词,意义是从命题开始,并以命题为结束的思想的过程,闪电般的思想就是理解。思想贯穿经验及分割一个经验,逻辑使我们永远被一个经验所吸引,于是逻辑最终形成我们的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13.
自然语言的理解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分支,主要是研究其语法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三方面,尤其是对语法知识中的文法规则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介绍了语法分析的各种主要方法,分析了语言组成结构的各种词汇关系,利用DELPHI语言编写了一种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器程序,并通过具体的事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卢海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4):142-144
现代汉语副词"倒"是由表示动作义"颠倒"的古去声"倒"发展而来。"倒"句法上经历了从做谓语动词到做状语修饰谓语中心语再到做副词修饰全句的过程,语义语用上经历了从表动作义到表状态义再到表语气的过程。唐宋时代"倒"已经开始兼表语气了。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日语和汉语一样也使用汉字。所以,在词汇的读音、表记、意义和用法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立场出发,以日语使用者本身的错误为重点,对比分析研究中国人学习日语时经常出现的词汇错误,以及因为对日语词汇的理解错误而造成的误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与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经常在变的,语音、语义、语汇、语法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短时间内看不出,时间长就明显了。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研究佛都文化与汉民族语言的密切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1)佛都文化的传入;2)语言是研究文化的一把钥匙;3)佛教的传播促进了汉语的发展;4)汉语词汇的变化;5)成语佛源;6)汉语句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Every language is vocalized.As the most fundamental element in English language leaning,pronunciation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It should be an integral part of English learning.Therefore,the basic phonetics knowledge is indispensable.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lling and pronunciation.The accuracy and regularity of pronunciation affect directly the way to spell and remember English words directly and the efficiency of vocabulary learning as well.  相似文献   

18.
说"通杀"     
"通杀"是一个新兴词语,正在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影响着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对"通杀"一词的意义、用法作了剖析,对新词语产生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语言的规范问题谈了有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谈利用英语正迁移促进日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方面探索英语专业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怎样有效利用英语正迁移促进二外日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引导英语专业学生比较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异同,正确利用两种语言的语际共性来促进二外日语学习,激发他们的日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形多义”是汉语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一形多义”在语音、语词、语句方面的表现,形成了双关、换义、飞白、易色、拈连、别解等常见的修辞格,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有很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