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壁画艺术     
马磊磊 《科技信息》2009,(23):I0113-I0113
壁画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它既有社会文化功能性特质,又是一种融合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建筑科学,材料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艺术审美形式。一幅好的壁画作品可以与环境相融合,使人生活的内在感情趋于娱乐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国来说,佛教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是在我国却是有着广泛的、影响深远的宗教。佛教对于中国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主要就体现在生活习惯上、武术、医学、文学、雕刻、绘画、书法以及音乐等方面,特别是在封建时期,创造出一系列具有佛教思想的巨著,比如文学上的《西游记》,音乐上的《鱼山梵》,还有就是在绘画中的莫高窟壁画。该文为了简析佛教壁画之美,就以壁画中的典范莫高窟壁画为代表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汤岩 《科技咨询导报》2008,(11):190-190
壁画在中国是最古老的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历史时期的高度成就,随着历史的变迁它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从衰落到逐渐复兴的阶段。文章主要就壁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原始社会中的壁画艺术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早期审美意识和原始宗教的综合反映。艺术的功利和审美目的共同促进了史前壁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朝代更迭中,得到发展升华。在瓷器装饰中,佛教题材图案装饰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中写下浓厚的一笔,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陶瓷器的纹饰发生了变化,莲瓣纹和忍冬纹大量出现。这把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语言共同融合成璀璨的中国陶瓷装饰艺术。本文就佛教题材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展开论述,并阐述了笔者创作佛教题材陶瓷艺术作品的心得。  相似文献   

6.
壁画是为某一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位置构思和制作的,在环境与建筑的空间中,与空间有机的融合,是环境与空间关系的产物,这种客观公共性是由壁画的历史起源,创作意图及影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朝代更迭中,得到发展升华。在瓷器装饰中,佛教题材图案装饰在中国陶瓷美术史中写下浓厚的一笔,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陶瓷器的纹饰发生了变化,莲瓣纹和忍冬纹大量出现。这把传统文化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语言共同融合成璀璨的中国陶瓷装饰艺术。本文就佛教题材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展开论述,并阐述了笔者创作佛教题材陶瓷艺术作品的心得。  相似文献   

8.
广场是一座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的有机产物,是人们驻足观赏城市景观或市民进行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的最佳场所.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它最具公共性和艺术魅力。为了丰富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在许多广场上都设立了具有审美和标志性作用的公共艺术,用来丰富广场空间,提升广场的艺术文化气质。而壁画作为广场上的公共艺术。无疑更加引人关注,成为广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公众视觉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陶瓷作为见证中华文明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艺术品之一,凝聚了人类智慧与文化诉求。我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自印度佛教诞生以来,佛教文化逐渐传入我国与我国陶瓷生产的发展需要有着密切的关联,与佛教有关的图像、符号就成为传统陶瓷常见的创作题材,不仅丰富了陶瓷品种,也使传统陶瓷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佛教题材在青花瓷上的运用可谓是艺术与文化的最佳组合,本文以佛教题材在青花瓷上的具体体现为切入点,重点剖析佛教题材在青花瓷上呈现的种种妙处。  相似文献   

10.
中日佛教交流源远流长,公元6世纪左右,中国佛教便传向了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中国佛教交流在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两国间的佛教交流中的内容、形式及其特点,大致可以把两国佛教交流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佛教在日本的传入和传播;中国佛教在日本的发展;中国佛教的日本化;近代中日佛教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壁画艺术作为美术诸多表现形式的一种,是目前所能发现的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在新的变化越来越快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下,壁画设计理论的发展必须要与其相适应。宜人化设计为壁画人文关怀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壁画更易被广大观众接受并且喜欢,进而也提升了人文关怀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中国墓葬装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墓室壁画作为墓葬建筑装饰形式的一种,大约肇始于战国末年,经过长期发展,在西汉中期以后才逐渐流行。通过对汉代壁画墓标本进行收集、比较、分析、考察,探讨从西汉到东汉时期的壁画墓及墓室壁画的发展状况,重点研究墓室壁画在汉代丧葬文化中的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文强 《科技信息》2011,(3):164-164,171
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我国自古代至今,壁画由上层封建专制社会,渐渐走进现今百姓家中。拙笔着重于壁画在我国古代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和内在自身价值的表现;以及壁画在传统继承、国外经验借鉴、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以何种形式走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的探索;寻求壁画家喻户晓的内在艺术风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的空间要求也日益提高,随着时代的呼唤,公共艺术应运而生。伴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必然会被推倒各类艺术门类的前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壁画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公共空间中具有其独特的语言形式,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5.
两宋时期,佛教的普及和中国化对壁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借助壁画艺术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间接地反映出两宋时期阶级社会生活的面貌、特征和思想观念,也在不同程度上代表着两宋时期的壁画装饰艺术的表现能力与制作的技术水平。中国壁画因佛教文化而丰富多彩,对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刺激了壁画艺术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6.
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颠峰,分布在宫内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之中。其中,尤其以三清殿的《朝元图》最具代表性。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首先,塑造了一批极富特色的人物形象;其次是高超的线条表现能力;还有就是对色彩的运用。永乐宫壁画以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壁画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弘一大师的佛教艺术,虽广泛涉及书法、绘画、诗词、音乐等多种体类,但其美学品格却是统一的,即在华严学圆融思想的指导下,融通西洋与东方、人文与佛道、净土与般若、空性与实相,从而在圆成妙有的艺术形式中寄寓缘起性空的佛家义理.在此,西洋美学观念的融入并未改变弘一大师佛教艺术的中国品格,反而化归于后者,并愈加张显出后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刘本富 《科技信息》2013,(12):297-297
<正>通过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青铜到漆器,还是从玉帛到丝绸,从陶到瓷,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品中都十分明确地演绎了材质的变化曲线。而壁画艺术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也是一部材料发展的历史。因此材料语言在现代壁画艺术中的运用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现代壁画中材料语言的应用进行分析,以顺应当代壁画领域的审美时尚,揭示材料之美,强调在壁画设计中用材料去思维是一条重要的创作思路。材料在壁画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是现代壁画内容与形式的传达媒介物。现代壁画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它是以材料作为内容载体,以环境空间为依托的一种艺术形式。材料之于壁画就如同语言之于人类一样,这也是材料在  相似文献   

19.
装饰壁画作为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综合体而存在 ,它附着于一个建筑或环境整体 ,但又可作为一件艺术品而独立存在。装饰性是其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这种特征通过色彩的主观性、造型的图案化、材料与制作工艺的多样化而体现  相似文献   

20.
高句丽古墓壁画是我国古代高句丽民族留下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探寻高句丽壁画的艺术风貌和艺术特征,对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