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6-双(2-吡嗪基)-4,4′-联吡啶为配体、邻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单核钴配合物[Co(dpb)(o-bdc)H_2O]·4H_2O,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此配合物进行了分析.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为单核钴单元,单核钴之间通过氢键的进一步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
制备3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并运用常规方法进行表征,讨论配体的特征骨架、空间配位方式和氢键作用对超分子形成的影响.以实验证实,从分子设计,通过分子自组装,是合成具有超分子结构配合物的有效途径.同时培养出化合物的高质量单晶,解析了晶体结构,分析和探讨了超分子配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步合成法合成了以邻香兰素-L-半胱氨酸席夫碱为配体的铜、锌、钴、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体及配合物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水热条件下合成新的超分子配合物——5-硝基水杨醛缩乙二胺双希夫碱铜(II)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采用四齿螯合的方式与金属铜离子配位,所得到配合物结构单元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超分子网络结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超分子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简述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分子配合物在催化、分子识别、化学吸附、分子磁体、非线性光学、药物合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配体合成功能超分子配合物,及合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几种常用方法。并简要介绍了以5-磺基水杨酸和苯基丙二酸为配体的几种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3-氨甲基吡啶和2,6-二吡啶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多功能桥联配体2,6-双(N-(3'-吡啶甲基)酰胺基)吡啶(L),配体L和硫酸钴反应得到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2(L)2(CH3OH)4(SO4)2]n·4n CH3OH(配合物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20-元大环的双核结构亚单元,通过配体L和SO2-4双桥联成一维双链结构,再通过链间弱的C—H…O氢键作用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此外,对配合物1的磁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吡啶、DMF为溶剂合成了水杨醛缩水杨酰肼席夫碱的铜、锌、镍和钴配合物及晶体,通过测定水杨醛缩水杨酰肼席夫碱及金属配合物的紫外、红外、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初步确定该席夫碱配合物的配位形式是一种五配位化合物,其中溶剂分子参与了配位.给出了锌配合物晶体的主要键参数,并对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步合成法合成了以邻香兰素-D,L-苏氨酸席夫碱为配体的铜、锌、钴、镍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同时,利用差热分析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其热稳定性次序为:钴配合物>锌配合物>镍配合物>铜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与某些金属配合物可在适当条件下,通过分子间弱的相互作用而缔合成超分子化合物,从而导致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这类配合物称为蛋白质的金属配合物探针[1~7].本文以钡(Ⅱ)-对羧基偶氮氯膦(CPA-pK)配合物作为蛋白质的新型光谱探针,研究了其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含N、O配位原子的吡啶基多齿异烟肼Schiff碱配体(2-pyridylcarbaldehyde isonicotinoyl hydrazone,L1).通过分层法,以L1作为配体与Cu I在不同的溶剂条件下合成出含不同溶剂分子的超分子异构体配合物[Cu2(L1)2I·5H2O](1)和[Cu2(L1)2I·2DMF](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单晶衍射结果对几种配合物的组成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单晶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和2中,为了满足分子中电荷的平衡金属铜原子均以混价CuⅠCuⅡ的形式存在.在配合物1和2中发现溶剂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对于配合物异构体结构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起着模板的作用.本文还通过热重分析研究探讨了这两种互为异构体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出1,8-萘啶氮氧化物与6个3d元素(锰,铁,钴,镍,铜,锌)高氯酸盐的固体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熔点及溶解性测定.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恒温加热方法合成了1个Mn(Ⅳ)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分子式{[Mn(Hina)(Hdmg)(dmg)Cl].(H2O)0.5}(Hina,异烟酸;H2dmg,丁二酮肟).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光物理性质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是一个中性分子型配合物,配合物分子由2个晶体学独立的Mn(Ⅳ)亚单元[Mn(Hina)(Hdmg)(dmg)Cl]和2个处于特殊位置的结晶水分子组成的.每1个Mn(Ⅳ)离子均为6配位(N5Cl配位模式).晶体中存在着丰富的分子间氢键,从而将配合物分子网连成了具有3D无限结构的配位超分子.采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光伏性能.同时对该配合物的UV-Vis和IR光谱进行了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的过渡金属配位超分子[Co(o-pha)(phen)(H2O)3]·H2O(o-pha=o-phthalic).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构分析表明,在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配合物连成了具有1D双链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同时对它的UV-VIS-NIR,IR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活跃的超分子化学领域,在配位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性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依据超分子自组装与配位化合物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状况,紧密结合本研究组的近期工作和最新进展,分析探讨了氨基硫脲系列超分子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和组装,及其组成-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为后续新型功能性超分子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超分子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分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研究成为近来最引人注目的课题.氰基桥联配合物以其独特的光化学和物理性质,使得它在该领域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良好铁磁性的氰基桥联配合物的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氰基桥配合物磁性分子的合成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新的富勒烯[70]钌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XPX)及31^P NMR的多种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内存在超共轭效应,共轭电子多,离域性好.通过光伏效应装置研究了其光电性能,结果显示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17.
苯甲酸4,4'联吡啶铕镧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以苯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铕和镧为中心离子的超分子配合物.在波长为288 nm紫外光激发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铕(EuL3,L=C6H5COO-)具有较强的荧光,用4,4'-联吡啶连结铕配合物和镧配合物(LaL3),形成超分子配合物(EuLaL6L',L'=4,4'-联吡啶)后,其荧光强度可数倍增加.  相似文献   

18.
在氯仿溶剂中,利用环糊精聚合物(β-CDP)经超分子催化合成四种茂锆衍生物.先合成配合物,然后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紫外可见光谱设计出合成配合物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配合物所使用的方法、溶液的pH值及反应的时间等对反应的产率及配合物的结构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应用柚皮素和硝酸钴在乙醇溶液中反应成功合成了柚皮素-钴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探讨并优化了柚皮素与钴反应的最佳条件:物质的量之比为0.75(钴:柚皮素),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pH值为4.5.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液合成方法,合成出2种新颖的铅和镉配合物[Pb(bipy) (NO3)(H2O)]·NO3(1)和[Cd(phen)2 (NO3)2](2)(phen=1,10-邻菲啰啉,bipy=2,2′-联吡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中心金属Pb(Ⅱ)为4配位;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中心金属Cd(Ⅱ)为6配位;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2D层状结构,而配合物2通过分子间氢键连接形成3D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