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异质产品Cournot寡头市场技术许可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仅一家企业拥有一种受专利保护的成本降低创新技术的异质产品Cournot寡头竞争市场,分析新技术拥有企业在固定费技术许可与按产量提成技术许可方式下的许可策略问题.证明对新技术拥有企业而言,在固定费技术许可方式下,当产品替代性程度不很大或者技术创新不很大时,专利技术拥有企业总将许可其非激变创新技术;且当产品替代性程度不太大时,新技术拥有企业也将选择许可其激变创新技术.在按产量提成技术许可方式下,新技术拥有企业将总选择许可其创新技术,且对于激变创新,若产品替代性程度不太大,则选择多家许可更优.  相似文献   

2.
Bertrand 竞争下异质产品企业委托授权与横向兼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阶段博弈模型,针对异质产品寡头Bertrand竞争市场,首先分析了委托授权对企业利润与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证明委托授权使行业内竞争度减弱,并使企业利润、价格上升.然后研究了委托授权下企业的兼并效应,证明当企业集中委托授权时,企业具有较大的兼并动力;特别是当产品替代性程度很大时,企业兼并动力比无委托授权时更大.最后讨论了兼并后各企业的经营者激励机制调整问题,证明兼并企业采用的激励机制与未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有明显差异,当产品替代性程度较小时,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其攻击性减弱;当产品替代性程度较大时,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其攻击性增强;但未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其攻击性普遍减弱.  相似文献   

3.
异质产品Cournot寡头竞争企业替代技术许可竞争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异质产品Cournot寡头竞争市场,分析两家技术创新者将可替代的成本降低创新专利技术许可给有低劣技术在位企业时的许可策略问题.证明在固定费技术许可方式下,新技术拥有企业将总选择许可其非激变创新技术,最优技术许可数随低劣技术在位企业数与产品差异性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当市场中低劣生产技术在位企业不少于5家时,每位新技术拥有企业都将选择多家许可;而且技术许可竞争将导致技术拥有企业尽可能多的许可激变创新技术,但新技术拥有企业存在合谋阻止或减少技术许可的激励动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当产业处于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下,差异产品企业兼并的长期效应.结果表明在只考虑短期效应时,当产品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时企业存在兼并动机.而在综合考虑长期与短期效应的情况下,企业兼并的动机与短期有所不同;产品差异程度越高,或学习效应越显著时,政府会鼓励企业在短期兼并,长期跟随兼并;而此时,兼并企业的范围经济程度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沙漠化治理规模和企业商誉均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两竞争企业治理沙漠化的微分博弈模型,研究了不同治理技术授权模式下双方的产品定价、沙漠化治理投入水平和治理规模以及收益变化。研究发现,两企业经营的沙漠特色产品最优定价和技术授权方的沙漠化治理投入水平均不受技术授权模式影响。在无技术授权情况下,两企业的收益均处于最低水平。在特许权费用技术授权模式下,被授权方的沙漠化治理投入水平和治理规模以及两企业的收益均有提高,且被授权方的收益增长幅度大于授权方的收益增长幅度。在固定费用技术授权模式下,被授权方的沙漠化治理投入水平和治理规模以及两企业的收益均最高,且此时两企业的沙漠化治理规模相同。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者策略行为与企业成本削减的双重驱动下,分别建立了质量递减型和质量递增型两种垂直差异化产品投放策略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探讨了企业的最优策略及实施条件。研究表明,当成本削减幅度较小时,递增型策略是企业的最优选择;当产品质量差异程度有限且成本削减幅度较大时,递减型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消费者的延迟购买行为。此外,还分别考虑了混合型消费者以及成本削减的固定投资,并发现当短视型消费者和策略型消费者同时存在时,递减型策略始终是企业的最优选择。第1阶段销售收入与同时期总成本的内在关系不仅取决于固定投资成本,而且还受到产品质量差异程度、消费者策略程度以及成本削减幅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兼并与产业重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军  陈宏民  盛英 《系统工程学报》1999,14(2):152-155,199
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企业兼并模式对产业结构物产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下游投入品在生产函数中可替代时,通过企业兼并活动可达到优化的改善企业生产效率之间目的,本文研究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样化的产品给顾客增加方便的同时,也给零售商的定价带来困难和挑战,尤其是易逝性产品由于其价值迅速消退的特征使得这种难题更加突出。在传统的多产品收益管理定价研究中,已有的研究考虑了多产品中的消费者选择行为,即价格驱动替代行为,很少考虑缺货时的库存驱动替代行为。考虑出售两种产品的零售商,以获得最大期望利润为目标,当消费者在选择时若出现缺货将会存在库存替代行为,建立了基于MNL顾客选择价格驱动替代和缺货时,库存驱动替代两产品收益管理动态定价策略模型。对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其性质,并用算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的结论包括:零售商提供替代性产品的好处在缺货时效果更加明显,产品缺货时顾客寻求替代的概率增大下,零售商的价格最优策略为降价而不是相反;增加产品的偏好度可以提高零售商的利润,而且这种效果对其替代产品是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考虑社会影响力的情形下,探讨两个竞争性企业的生产策略选择问题。在两企业均可选择生产普通产品和低碳产品时,构建了GG、GC、CG和CC等4种策略模型,并得出各模型最优零售价格和企业最优利润。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对两个企业产品的社会影响敏感程度均较高,即差异较小时,会促使两个企业均选择生产普通产品;当消费者对两个企业产品的社会影响敏感程度差异适中时,两企业的策略选择不同且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当消费者的社会影响敏感程度差异较大时,企业均会选择低碳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批发价格为基准,构建了需求不确定环境下两个风险中性制造商和两个排他性的绝对风险规避型零售商的链与链价格竞争模型,从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实现Pareto绩效改进的双赢角度识别了两部定价合同选择的博弈均衡特征和局限性,并分析了市场需求风险、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及产品的价格竞争对两部定价合同选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当价格竞争强度相对较弱且严重依赖于需求风险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则通过调节固定收费在适当范围内时,两部定价合同是实现制造商和零售商Pareto绩效均改进的占优均衡合同;当价格竞争加剧并超过特定边界值时,该固定收费均衡区域消失.  相似文献   

11.
化冰 《系统工程》2001,19(6):51-54
通过生产能力约束的产量竞争模型,研究了差异产品企业兼并的动机和社会福利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兼并动机和社会福利影响与产品差异系数有关;当产品之间的互补性或替代性不是很强时,企业有兼并动机;政府与企业可能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同时,在理论上解释了取得产品优势互补的企业兼并为何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考虑资金借贷与资金约束对企业生产计划的影响,企业在各阶段的资金量必须大于等于零以避免破产,并且企业的现有资金量必须大于等于该阶段的总生产成本时才能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否则需要借贷资金,或者减少生产量.以企业的期末收益最大作为决策目标,构建包含初始借贷资金与资金约束的单产品批量问题模型.通过对问题数学性质的分析,将原问题转换为最长路径问题,提出一个多项式时间的递推算法,并用一个启发式方法对结果调整使其更接近最优解.当各阶段单位可变生产成本相等时,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得到最优解;当各阶段单位生产成本不相等时,该算法得到可行解,数值实验显示其与最优解的误差较小;当问题规模较大时,本文算法与CPLEX 12.6.2相比具有计算效率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2个制造商和2个零售商组成的链与链竞争的纵向市场结构,构建了供应链定价形式决策模型,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造商在线性定价、两部收费制和转售价格维持(RPM)3种定价形式之间的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制造商最优定价形式选择与RPM的规制环境、RPM的定价协同程度以及产品替代程度有关。在RPM规制原则是合理推断的情况下,制造商最优的定价形式取决于产品替代程度以及RPM的定价协同程度:当RPM的定价协同程度较高时,最优的定价形式是RPM;当RPM的定价协同程度较低时,最优的定价形式取决于产品替代程度。在RPM的规制原则是自身违法的情况下,当产品替代程度较弱时,制造商最优的定价形式为两部收费制,反之则为线性定价。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系统有多种出行模式,可为不同类型的通勤者提供出行服务.本文针对瓶颈道路和地铁线路并行的双模式交通系统,首先建立含两组异质通勤者的驾驶小汽车与乘坐地铁的出行模式选择均衡模型.模型中,地铁出行模式考虑边际成本票价和车厢内体触拥挤的影响,驾驶小汽车出行模式引入基于时间成本的系统最优动态收费和固定收费的组合收费策略.其次构建双模式系统总社会成本最小化模型和总收费收入最大化模型,并推导最优的组合收费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双模式交通系统在基于时间成本的系统最优动态收费的出行方式分担与无收费均衡下的出行方式分担相同.在组合收费下,提高瓶颈道路固定收费会使出行时间价值和车厢内体触拥挤成本高的通勤者更倾向于驾驶小汽车出行,而出行时间价值和车厢内体触拥挤成本低的通勤者倾向于选择地铁出行,并且,当组合收费中,固定收费部分增加时,此类通勤者的组合收费将降低.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消费者对信息隐私保护的需求,隐私保护成为企业在制定竞争策略时不可忽略的因素.基于消费者同时存在产品品牌偏好和不同隐私保护需求的假设,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产品的隐私保护功能对企业竞争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只考虑消费者品牌偏好,同时考虑消费者品牌偏好和隐私保护需求能够增加社会福利.并且产品的隐私保护程度直接影响竞争,当消费者更关注产品品牌时,产品隐私保护程度的差距越大,产品隐私保护程度高的企业越能够制定更高的价格以获取更高的收益,而产品隐私保护程度较低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则相反.但是当产品隐私保护程度的差距足够大时,产品隐私保护程度较低的企业也可以通过隐私保护获取更高的收益.当消费者更加关注隐私安全时,一定条件下,企业都可以通过隐私保护获取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异质产品寡头Bertrand竞争市场,建立了一个替代性产品企业分散授权横向兼并Betrand竞争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采用分散授权横向兼并模式时的效应问题.证明企业具有较大的采用分散委托授权模式兼并动力,且产品替代性程度越高,兼并动力越大;但企业分散委托授权兼并模式兼并动力比集中委托授权兼并模式稍弱一些,讨论了企业采用分散授权兼并模式时,兼并后各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调整问题,证明兼并企业采用的激励机制与未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有明显差异,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其攻击性显著减弱,而未兼并企业所采用的激励机制其攻击性仅略有减弱.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产品可拆卸性对再制造决策的影响,本文针对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再制造(Model M),IO(Independent Operation,第三方独立再制造商)再制造(Model R),OEM和IO共同再制造(Model C)这三种再制造模式,在考虑不同产品可拆卸性策略时,运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了OEM为主导作用时OEM利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OEM再制造决策取决于不同产品可拆卸性策略的固定投资成本差额和市场规模。当不同产品可拆卸性策略作用下的OEM初始固定投资成本差额较小,采取可拆卸性高的产品再制造策略可以提升OEM的利润;反之可拆卸性低的产品再制造策略更优。当市场规模较小时,OEM在Model R中获利最高;反之,OEM在Model M中获利更高。在Model C中产品之间的竞争程度不受初始固定投资成本差额和市场规模的影响,OEM获利最低。通过算例分析在初始固定投资成本差额和市场规模作用下OEM的利润波动规律,为核心企业再制造策略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考虑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供应链,其中上下游企业间存在后向持股关系,即下游企业拥有上游企业的股份.上游企业由下游企业等多个股东共同拥有,各股东都享有上游企业的分红权和控制权.在共同控制情形下,各股东都有权参与上游企业的决策,通过对他们不同利益诉求的平衡,构建上游企业的决策目标.论文分别在上游主导型供应链和下游主导型供应链中,研究了企业的价格等运营决策,探讨了下游企业持有的上游企业股份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上游主导型供应链中,当且仅当下游企业持有的股份比例达到50%时,上游企业以成本价供应产品,供应链实现协调;在下游主导型供应链中,即便下游企业持有的股份比例没有达到50%,上游企业也可能以成本价供应产品,但是只有当下游企业持有的股份比例达到50%时,供应链才能实现协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产能力约束的差异产品企业兼并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冰  陈宏民 《系统工程》2001,19(6):51-54
通过生产能力约束的产量竞争模型,研究了差异产品企业兼并的动机和社会福利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兼并动机和社会福利影响与产品差异系数有关当产品之间的互补性或替代性不是很强时,企业有兼并动机;政府与企业可能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同时,在理论上解释了取得产品优势互补的企业兼并为何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双寡头市场中两竞争性的企业考虑有限理性的公平偏好时的最优定价策略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两个竞争性的企业分别销售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与传统完全理性的企业决策不同的是,两企业在决策时考虑了经典的公平偏好因素。结论表明:当单个企业考虑公平偏好时,两个企业均会采取降价策略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此外,处于不利不公平时企业的降价幅度大于处于有利不公平时企业的降价幅度。当两个企业考虑公平偏好时,双方都会降价,且它们降价的幅度比单个企业考虑公平偏好情形时的要大。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企业的反应降价程度比低质量企业强烈,且总的降价额度与各感知参数和心理预期市场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