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研究产品设计可回收利用部件的不同比例以及回收产品质量差异引起的再制造成本随机变化时的定价与协调。在分散式与集中式决策模式下,获得了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分析了可回收设计比例与回收质量对最优定价和利润分配的影响;依据绝对偏离思想,考虑成员的满意度,设计了综合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供应链。  相似文献   

2.
考虑了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由于渠道拓展面临资金约束时,两种决策方式下,供应链中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的问题。分别研究了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带有价格折扣的零售商提前付款融资模式和银行借贷融资模式,对双渠道供应链中企业最优定价决策的影响,给出了制造商/供应链在不同初始资金水平下的最佳融资模式。研究表明,提前付款价格折扣与银行利率相等的条件下,如果初始资金的水平使得两种融资模式都能选择时,提前付款融资较银行借贷融资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制造商的资金约束问题。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情形下,研究了当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而双渠道制造商采用三种不同契约策略时,供应链各主体运作策略和收益.结果指出:当零售商资金不足而制造商为其提供贸易信贷契约时,零售商订货资金不足的困境得到有效解决,零售商和双渠道制造商的利润均高于无任何契约时各主体利润;当零售商资金不足而制造商在其网络渠道提供提前订货折扣契约时,制造商的利润始终高于无任何契约时其所得的利润,而零售商的利润始终不高于无任何契约时其所得的利润;最后,当制造商联合采用两种不同契约时,制造商收益始终高于零售商无资金约束时其所得利润,即供应链中零售商资金约束困境对制造商来说并非始终是有害的,制造商可以通过在双渠道联合采用两种不同契约的方法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不同支付意愿,研究考虑制造商企业社会责任(CSR)的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决策及协调机制。分别构建了集中式决策、制造商及零售商主导下的分散式决策模型,分析了制造商的CSR行为意识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及整体绩效的影响,并建立“收益共享”协调契约。研究表明:无论何种渠道权力结构,随着制造商CSR行为意识的增强,新产品和再造品的价格均有所降低,但新产品对制造商的CSR行为意识程度更敏感、波动幅度更大;虽然制造商的纯利润会减少,但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会增加。较之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下的闭环供应链总利润更大。  相似文献   

5.
考虑市场需求受产品价格和质量水平的双重影响情形下,研究了资金约束制造商和资金充足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的融资与运营决策,其中制造商可通过零售商的提前支付、银行融资或由股权融资和银行融资组合的混合融资来解决资金约束问题。通过构建3种融资方式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质量决策,对比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在3种融资模式下的利润,并借助算例分析了质量投入成本系数、单位产品成本系数、提前支付比例及股权融资比例对资金约束供应链均衡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初始资金水平处在一定范围且提前支付比例小于某一阈值时,零售商提前支付模式下制造商提供的产品的质量水平将更高;相较于银行融资,尽管混合融资下产品的质量水平和订购量更高,但供应链整体利润却较银行融资时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服务集成商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考虑消费者向服务集成商购买产品服务系统时存在策略性等待行为,通过构建两个销售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成本和服务价值占比等因素对消费者策略行为和均衡结果的影响,比较了分散式与集中式决策的绩效偏差,基于两阶段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了供应链协调.研究表明:提高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服务价值占比能减少消费者策略行为,提高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总利润;高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高服务价值占比虽能增加分散式决策下的系统利润,但也扩大了与集中式决策下的系统利润差距;收益共享契约能调整消费者的策略行为,即当服务价值占比较高时,可以通过价格调整来抑制消费者的策略行为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平偏好双渠道制造商存在的资金约束问题,构建了金融机构借贷融资与预付款融资两种模式下的供应链融资决策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利润及成员决策的影响,最后用数值分析验证并拓展结论.结果表明,制造商公平偏好特性降低了零售商收益,但提高了制造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收益.金融机构借贷融资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均低于无资金约束下其所得收益.预付款融资模式下,在一定的市场潜在需求规模下,零售商或制造商会获得高于无资金约束时其所得收益.对比两种融资模式下各成员收益,发现当预付款时间长度敏感系数相对较小时,制造商会倾向选择预付款融资模式,否则制造商会倾向选择金融机构借贷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机需求下单制造商两零售商合作广告协调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虑了由单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生产销售Newsvendor型产品的合作广告问题.分析了制造商的品牌广告投入及两个竞争零售商的地方促销广告投入对每个零售商需求的影响,分别给出了分散决策和一体化决策下制造商的最优广告投入,两个竞争零售商的最优地方促销广告投入及销售期初的最优订购批量,利用利润共享契约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并从供应链各成员风险偏好的角度对渠道收益的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单个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组成的制造商双渠道三级供应链。通过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进行KKT求解,刻画扰动前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最优生产和定价决策,以及分散决策下数量折扣和收益共享组合契约协调供应链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原有的生产计划具有鲁棒性;数量折扣和收益共享组合契约可以协调扰动后的双渠道三级供应链;组合契约具有鲁棒性和抗突发事件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双渠道信息产品供应链系统,构建了需求扰动前后,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双渠道信息产品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需求扰动前后,集中式和分散式双渠道信息产品供应链定价和决策。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的Karush-Kuhn-Tucker条件,发现需求扰动对信息产品供应链的影响。说明无需求扰动时,双渠道信息产品供应链的利润受市场规模的影响,且零售渠道弹性较强。需求扰动发生时,双渠道信息产品供应链的利润随着扰动单调变化;分散式信息产品供应链通过收益共享合约,制定批发价格能够有效地协调信息产品供应链。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决策者风险偏好程度对决策的重要影响,研究使用延期支付融资时各企业风险态度对其最优决策及整个供应链和各企业利润的影响.运用Mean-CVaR准则刻画各企业风险态度,通过建立双层规划博弈模型,并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对不同资金情形下的分散式和集中式供应链决策及均衡解的性质进行了理论分析,探究了风险态度及初始资金等参数的影响.设计了两类合同以实现成员收益协调改进,进而通过数值分析论证并补充了相关结论.对考虑缺货惩罚时决策情形进行了拓展分析.研究表明,风险规避型企业制定决策更加保守,延期支付的实施对生产商,受资金约束零售商及供应链整体均有利,但零售商不应过度使用延期支付,应合理选择其资金使用量,生产商应适当追求风险,二部定价和收益共享合同均能实现此类供应链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12.
桑圣举  张强 《系统管理学报》2020,29(5):994-1002
在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下,研究绿色供应链的协调机制问题。构建了基于参照价格的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给出了各优化模型下的最优均衡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却不能达到一体化下的最优利润;收益共享契约优于成本分担契约;随着参照价格效应的增加,产品绿色度、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减小,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增加;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3.
针对随机需求和来料质量缺陷对供应链产生的协同效应,在制造商全检和供应商返修处理来料缺陷情形下,研究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收入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EOQ协调问题,并与分散式、集中式供应链情形进行了对比。供应链协调时,收入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能够达到集中式供应链的绩效,其契约的成立,不受供应商批发价格及共享因子变化的影响。集中式供应链EOQ及整体利润均大于分散式供应链的情形,但风险分担却相反。研究为降低供应链内外部风险损失等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随机需求和来料质量缺陷对供应链产生的协同效应,在制造商全检和供应商返修处理来料缺陷情形下,研究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收入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EOQ协调问题,并与分散式、集中式供应链情形进行了对比。供应链协调时,收入共享-成本分担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能够达到集中式供应链的绩效,其契约的成立,不受供应商批发价格及共享因子变化的影响。集中式供应链EOQ及整体利润均大于分散式供应链的情形,但风险分担却相反。研究为降低供应链内外部风险损失等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零售商竞争型供应链结构中网络零售商的线下市场进入策略及产品定价问题,构建由单个制造商、单个传统零售商和单个网络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比较网络零售商是否开通线下渠道两种渠道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成员利润,分析了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情形下,随着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的增加,传统零售商利润减少,制造商利润增加,而网络零售商利润先增再减,存在极大值点.网络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因为网络零售商线下渠道的开设而得到优化,当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低于特定阈值时,网络零售商新增线下渠道也将使得传统零售商获利更大,此时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利润都将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6.
考虑1个供应商和1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其中2个成员的决策过程是一个Stackelberg博弈。市场需求依赖零售商的努力水平,零售商在供应商给定批发价的条件下确定最优销售价格,包括折扣前价格和折扣后价格,供应商在预知零售商最优定价的条件下确定最优批发价。为实现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引入收益共享契约,结果表明,当收益共享契约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实现供应商、零售商以及供应链整体的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表明零售商、供应商以及供应链的利润随着努力水平的提高而递增。同时发现,初始新鲜度的提高以及折扣价格敏感系数的降低都有助于零售商利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将直销形式的双渠道拓展至含“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模式,假定该模式需求受线下服务影响,且该模式线下服务与传统线下模式存在差异,分别建立了分散式决策、集中式决策下采用线上线下分别定价策略与统一定价策略的全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决策模型,得到了四种情况下的全渠道供应链最优定价与服务决策,并分析了两种定价策略对利润和服务差异度的影响。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提出管理对策。结果表明,集中式供应链中分别定价是占优策略,分散式供应链中两种定价策略适用于不同条件;供应链决策者应进行成本加成定价;“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线下服务水平与线上价格受总潜在需求、传统线下市场规模、线下服务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服务差异度大小与决策方式、定价策略相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将直销形式的双渠道拓展至含"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模式,假定该模式需求受线下服务影响,且该模式线下服务与传统线下模式存在差异,分别建立了分散式决策、集中式决策下采用线上线下分别定价策略与统一定价策略的全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决策模型,得到了四种情况下的全渠道供应链最优定价与服务决策,并分析了两种定价策略对利润和服务差异度的影响。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提出管理对策。结果表明,集中式供应链中分别定价是占优策略,分散式供应链中两种定价策略适用于不同条件;供应链决策者应进行成本加成定价;"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线下服务水平与线上价格受总潜在需求、传统线下市场规模、线下服务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服务差异度大小与决策方式、定价策略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需求不确定和再制造竞争双因素下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运用Stackelberg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再制造竞争闭环供应链分散式和集中式定价模型,分析了新产品、再制造品和废旧品的价格波动规律以及与系统成员期望利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需求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分散式决策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而对零售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再制造竞争程度增加,两种决策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系统总期望利润将会增加.通过算例仿真,指出了需求不确定和再制造竞争直接关系到各节点企业和系统的期望利润,系统总期望利润与再制造竞争程度呈正比,与需求不确定性呈反比变化.因此闭环供应链核心企业应设置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收益协调机制以发挥再制造竞争优势和降低需求不确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闭环供应链成员公平关切的情形下研究成员及整个系统的差别定价最优决策与协调策略,通过比较公平中性与公平关切情形时的结果以分析公平关切对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整个系统都是不利的;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制造商不利、对零售商有利,其使得两者的利润一减一增,但整个系统利润保持不变且产品价格、销量不受零售商公平关切行为的影响;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均具公平关切行为的情形下,当双方的公平关切程度逐渐增加时对制造商有利,当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减小、零售商公平关切程度增加时对零售商有利.本文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仅制造商具公平关切和仅零售商具公平关切行为时的闭环供应链,以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