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口译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语言的本质特征;隐喻是语言美的形式;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口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隐喻理解能力是口译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口译的源语和译入语中,译员必须考虑到这两种语言隐喻的文化性,正确理解并传达两种语言隐喻的独特文化内涵。口译中,隐喻语的表达方式分为:形象保留法、形象替代法和形象舍弃法。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口译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口译员面对的是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和日益深入的内容,翻译行业对译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正确全面的认识影响口译员发挥的各种因素对提升自身的水平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把这些因素通常分为两大类: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其中,语言因素是口译员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该研究旨在探索汉英英汉口译过程中来自语言本身因素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并且浅谈口译员应具有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唐诗 《科技资讯》2015,13(1):231
双方的谈话中的口译员,发挥着中介机构的作用,像一座桥梁一样。作为一名翻译,掌握一门外语是一个先决条件,但不是所有的人掌握了一门外语就能当翻译的。翻译,尤其是口译,不只是要机械地把词、短语、句子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还涉及到很多语言外的问题。该文从口译员的着装及妆容、口译员的礼仪及口译员的临场发挥三个方面来探讨口译员语言外的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口译”被钟孔述定义为:“将一种所讲的语言当场口头再现为另一种口头语言。”黄为忻认为:“口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即席活动”。而胡庚中则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提出:“口译可以看作是将口头表达的信息等价地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根本目的在于使交际双方或各方能即席地相互理解。”尽管以上三种有关口译的意义的说法不尽相同,都指出了口译的性质和作用。口语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在不同语言的交际双方起着媒介作用,以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口译的特征。口译的特点是:一是…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口译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当桥梁作用。它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顺利进行交流。一直以来,口译都被看做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而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角度——跨文化意识角度来理解口译。我们应该看到,口译不仅是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8.
由斯波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为分析交际行为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口译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并不是简单的编码——解码的过程,而是由说话人、口译员和听话人共同参与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口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口译员寻找最佳关联并传达最佳关联的过程。把关联理论应用到口译实践中去,为提高口译员的口译质量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9.
口译是双方进行成功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译的语言选择涉及语音、词、句、短语、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语码、语体、例题内容、语用意义、语篇等各个方面。顺应理论提出了口译在各个层次的译语选择,为分析口译中的语言选择提供便利。所以,口译要顺应语言选择的各个层次,尽可能再现原语的信息,并使译语得体、流畅,能表达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实现双方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英语口译是一种交际活动 ,即将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从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口译过程主要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在口译中 ,常常由于理解错误而出现口译障碍。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图式视角探析口译中的文化障碍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常见的几种文化障碍.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些文化障碍的根源:交际双方的头脑和思维中相对应的文化图式的差异或缺省,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替代、借用、直译加解释、音译加解释以及释译的方法引入新的图式或适当调整图式,使译员通过更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和灵活的临场应变来提高他们的口译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长江 《科技信息》2010,(36):165-165
21世纪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在日趋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口译的桥梁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与口译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口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口译教学不仅涉及到语言教学,而且还涉及到与文化有关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指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运用能力,还应该具备文化素养。本文试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口译教学中培养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英语口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即将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从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口译过程主要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在口译中,常常由于理解错误而出现口译障碍.  相似文献   

14.
从口译现场性、即席性、限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出发,对近几年国内译界在口译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以Gile、梅德明和林郁如等人对口译员知识结构的论述为基础,本文将口译员知识结构公式拓展为KI=KL+EK+S(P+PA)+P。通过对陈菁教授《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一文的借鉴,并结合笔者自身参加口译资格认证考试经历,本文探讨了口译测试应该采取的模式;并且以口译员知识结构拓展公式KI=KL+EK+S(P+PA)+P为基础,设定了口译测试量化评估表。以期对口译测试理论和口译测试具体操作获得客观而科学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语言不通的问题以外,我们还经常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这些文化差异也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中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很容易造成语言交际的障碍。本文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日常用语,告别语等方面的差异,并粗略地指出了这些差异引起的交际失误。本文重点讨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既涉及文化的规约也涉及语言的规约。这两类规约在不同文化里的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本原因。在跨文化交际时, 谈话双方难于自觉地发现谈话方式上的差异, 应主动采取弥补措施以防发生交际失误和冲突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民族的文化和习惯都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中俄两个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习惯、宗教,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国交际语言的差别。文中对这些差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果在平时的交往中能够留心这种差别,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就能更好地促进交流,促进双方的友谊。  相似文献   

18.
邢龙昌  牟云菲 《科技资讯》2014,(34):248-249
口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很重要的技能。对于口译译者来说,影响他们口译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我们把这些因素分成两大类:来自语言本身的因素和来自语言外的影响因素。该文通过以波赫哈克为首的一批西方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者创建的话语互动模式理论,来分析影响口译活动特别是交替传译的非语言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帮助口译者达到理想的口译与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因此进行两种语言的研究与对比有助于人们更深入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本文着重陈述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虎”的国俗语义,探究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两种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兰洁 《科技信息》2013,(10):219-220
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不了解各自不同的语境因素,交际话语的语义信息是很难实现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语用等值的。一旦交际双方的语义语用信息不等值,语义迁移随之产生,给交际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是对语义信息迁移进行语用充实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进行相应的语境补缺和语用充实,以填补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空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