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论述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其表现,分析了主体性教育的科学性、民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实施主体性教育,既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浅谈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应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体。受教育者应具备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在于唤起个体的自我意识,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发展个体的主体能力以及塑造个体的主体人格,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在裴娣娜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结构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动力、调控、方法与交际四个功能角度分析了主体性的七个特质:自为性、自主性、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实践性与社会性。每个特质又分为若干个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是分析学生意识与行为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本文力求从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出发,论述语文教学建立主体性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过程是人类自身主体的再生产过程,教育的本质就是建构学习的主体。育人实践活动中师生的主客体关系正是统一在学生学习主体的塑造和构建上,师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表现在学生主体性的变化和增长上。教师必须要用主体性教育思想去理解和处理教育过程中师生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6.
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立足于培养、开发和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系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平等交往、双向互动、辩证统一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保障和体现,以弘扬和培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根本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指向。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是创新,而创新的实质是人的主体性的凸现,因此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就是要注重人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在教育过程中激发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汤梅梅 《科技资讯》2008,(34):250-250
教学思想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有了显著变化,转变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那么,在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框架之中,教师究竟应该进行怎样的一种角色定位,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现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话题。目前,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角度探讨这一问题的较多,而从教育者的主体性角度涉猎的则较少。故此,本人尝试从后者探讨之。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创造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知识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学习环境;课程整合是实现主体性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不同的整合阶段主体性发展的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学生主体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教育技术正在从教育手段上升到教育改革的核心,并将领导教育现代化的潮流。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如果我们的教师只值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而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教学中缺乏人性化的教学设计,顶多只能成为工匠,不可能成为教育家,尤其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诱惑面前,课堂教学如果缺乏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培养的学生是很容易成为短视的功利主义者,我们必须针对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生主体性”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教育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教育理论在我国形成、发展、传播的过程中,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内在教育需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背景下,教师的修养和作风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强化主体性教育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宽松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当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化学创新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 ,它的落实关键是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主体性的化学教育观 ,认真钻研教法与学法 ,让学生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力求从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出发,论述语文教学建立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主体性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多媒体物理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课程与教师的主体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要成为主体是以具有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为前提的。以此为前提,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追求真、善、美和自由的一种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当教育内化了“交互主体性”的基本理念.教育就在社会中确立起主体地位.进而人也在教育、在课程中确立了平等、独立的主体地位.即在教育、课程中的“人”——教师、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确证其主体性。本文着重探讨了教师在课程决策、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在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权利意识的觉醒是法治化的重要尺度。法治理念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国目前法治意识淡薄。教育是培养法治理念的主要手段,我国正在建构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反映着义务到权利的回归,从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进化,其内涵正是法治理念培养之维。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要么就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的出现。哲学概念“主体间性”的提出解决了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为我们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主体性教育中的传统师生关系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合理性,由此提出要建构主体间性下的师生交往关系,并重点从知识观方面强调如何重构师生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