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膜处理含铬废液最佳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温度、pH值、油内比Roi、乳水比Rew及混合强度等因素对液膜分离、浓缩铬的影。用正交法设计出液膜分离铬的各相关因素,初步讨论了用液膜法分离、浓缩铬的动力学。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液膜分离技术具有选择性好、分离速度快、设备简单、节能等优点,在石油化工、湿法冶金、医药、农业及废水处理等方面已有广泛的报道[1,2].但大部分集中于六价铬的研究,三价铬的液膜分离报道甚少.本文采用TBP-Span80-液体石蜡-煤油乳状液膜体系对Cr(Ⅲ)的液膜迁移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最佳液膜体系.结果表明,对低于100 mg·L-1的含Cr(Ⅲ)废水经液膜处理,其含量均可降至1.0 mg·L-1以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最近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生产部门对电镀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目前国内外又正在开发几种新的处理技术。一、液膜分离法液膜分离技术是由美国的N.N.Li在  相似文献   

4.
有机膦酸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已基酯(PC-88A)是一种高效萃取剂,在稀土金属和一些过渡金属的萃取分离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1,2],作为液膜载体分离提取金属报道较少,铬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电镀、印染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六价铬毒性强,其废水排放对环境危害极大,目前,一般采用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3],但这些方法处理成本高、不彻底,未能达到废物综合利用目的.乳状液膜法具有高效、快速、简便、节能等优点,近年来在重金属分离、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TBP/PC-88A有机膦酸为液膜载体,采用乳状液膜法对六价铬的液膜迁移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最佳液膜迁移条件,应用于从电镀废水中提取铬,取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张晓松 《科技资讯》2008,(33):88-88
介绍了电镀重金属废水各种治理技术——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处理、溶剂萃取分离、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处理法、生物处理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乳状液型液膜分离方法是一种新型、先进的化工分离技术。本文确定了用这种方法处理粘胶纤维工业酸性含锌废水的动力学方程,用数学方法对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膜分离技术中的纳滤,反渗透以及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处理电镀废水中常见的含镍废水。以回收重金属镍和回用废水为目的,讨论了操作压强对膜通量、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膜分离方法处理含镍废水均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镍的截留率均大于99%,实现了分离的目的,且透过的水可以回用。  相似文献   

8.
无钙焙烧生产铬盐工艺中产生的副产物铝泥中含有重金属铬,严重影响了铝泥后续的资源化利用。为了高效去除含铬铝泥中的铬,通过开展4种不同解胶剂对铬的分离效果实验,采用单一变量法系统性探索了固液比、解胶剂添加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铝泥脱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解胶剂Na2CO3、NaHCO3和聚丙烯酰胺(PAM)的固液比1:5、聚乙二醇(PEG-400)为1:15时铬的去除效率最佳,同时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铝泥中铬的分离。无机和有机解胶剂联合作用后,Na2CO3:PEG-400在4:1的比例下除铬效率可达95.27%。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果显示,风干后的铝泥呈无定型胶体态,铝泥中铬主要以CrO42-形式附着在铝泥表面,而经过解胶后的铝泥胶体由无定型态转变为具有晶体结构的拟薄水铝石γ-AlOOH。本文研究结果将对我国含铬铝泥中铬的分离工艺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薄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耗、无相变、无污染,且分离效率、浓缩倍数高等优点,我们利用它成功地开发出电镀废水零排放系统并实现重金属回收再用。该系统采用二级膜分离技术,来实现分离、浓缩电镀器件漂洗水。设计浓缩倍数为100倍,处理流量为500m^3/Hr(25.℃)。被膜分离后的浓缩液经过特殊研制的萃取刑,将浓缩的重金属自动萃取回到电解槽再用。本装置适合各类电镀系统,处理后电镀废水污染物含量优于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膜集成技术用于电镀废水资源化不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还回收了废水中的有害重金属,变害为宝,使水资源得到再利用,从而推动我国电镀工业的持续发展。一年多使用证明,本装置不仅由于实现电镀废水处理的零排放和回收再利用重金属取得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也为在两年过渡期内全国所有电镀企业这标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省铜矿资源丰富,对于铜的分离以及工厂排出含铜废水的处理与回收,具有重要意义。用液膜技术分离铜的研究,国外已有较多的报导,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发现能从矿井的大型铜萃取工厂产生的含铜废水浓集 Cu~(2+),这样不仅净化了水源,而且回收了铜。液膜分离的工艺一般采用的流动载体有 L1X—64(胺类化合物)、P204(2—乙基已基磷酸酯)、P17、P15、SME 529、KeLeX 100。膜溶剂有环已烷加聚丁二烯、矿物油、煤油、煤油加  相似文献   

11.
液膜的研制及其分离操作目前国外关于研制液膜分离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计划包括:1.杯选实验(Beaker—scale test)以研究基础技术和构成液膜体系,并用实验证明液膜体系对各种各样要分离物质的有效性。2.基础工艺的研究。在间歇式实验装置和连续式小型中间工厂规模的设备中确定操作  相似文献   

12.
液膜技术到七十年代已发展成为一项崭新的分离技术。其应用十分广泛,在环境保护、石油化工、湿法冶金、医药仿生、分析分离等许多领域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新方法。工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离子,其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妥善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我们研究的用液膜法分离钴,适用于低浓度含钴废水的处理,可用于矿山、冶炼厂中把废水中的Co~(2 )除去,并加以回收利用。这既消除了公害,又使资源得以综合利用。它能一次实现快速分离和高度浓缩,一次达到国家规定的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液膜分离、浓缩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pH值、油内比Roi、乳水比Rew及混合强度等因素对液膜分离、浓缩铜的影响,用正交法设计出液膜分离铜的各相关因素。实验表明;用液膜法取代金属螯合物萃取法分离、浓缩钢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microbially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MICP)技术处理Mn(Ⅱ)、Cr(Ⅵ)污染土及Mn(Ⅱ)、Cr(Ⅵ)混合溶液,研究MICP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土的修复效果,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修复过程中的竞争关系,以及pH值对已修复土壤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微生物矿化修复后,单一重金属污染土中可交换态锰、铬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85.64%和77.56%;经修复的Mn(Ⅱ)、Cr(Ⅵ)混合污染液中可交换态锰离子的去除率大于铬离子;酸性条件影响污染土的修复稳定性,土壤中可交换态锰、铬离子含量随pH值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快速阳离子排代法从高放废水中提取镅、锔、钷时利用氨羧络合剂与杂质元素锆、铬和产品元素镅、锔、钷等形成铬合物稳定性的差异隐蔽锆、铬,使料液不经予分离,而在进料吸附过程中将锆,铬除去。最佳条件为:DTPA 0.05M;HNO_30.3M,料液煮沸时间:30分钟以上。本工作简化了料液子分离程序,对改善从高放废水中提取镅、锔、钷的工艺流程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微萃取原子吸收法检测水中微量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分离技术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水样中痕量铬的检测方法。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做螯合剂,四氯化碳做萃取剂,乙醇做分散剂。选定并优化了萃取的影响参数。这些参数包括萃取剂和分散剂的类型以及它们的体积、萃取时间、酸碱度和螯合剂的用量等等。通过条件优化,Cr(Ⅵ)和总铬富集率分别达到270和259。校准曲线在1~50μg.L-1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Cr(Ⅵ)和总铬的检出限分别为0.12和0.15μg.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2.7%。(N=5)该法简便快速,用于自来水、井水和河水中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膜分离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制浆废液的浓缩,制浆废液中主要成分的分离,漂白废水、脱墨废水、涂布废水、纸机白水的处理。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充分利用膜分离技术对解决污染问题,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膜分离技术处理钼酸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钼是稀有金属。生产钼酸铵的废水直接排放不仅造成大量钼资源的流失,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膜分离技术处理钼酸铵废水具有分离效果好、占地小、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等优点。通过对在相同压力下钼酸铵溶液经陶瓷膜分离和荷负电膜分离时通量的变化,说明钼酸铵溶液经陶瓷膜和荷负电膜串联分离情况下,陶瓷膜通量比单用大些,荷负电膜变化不明显,但这一情况是在料液已被陶瓷膜分离过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串联分离效果比单独使用好。这些研究对改进钼酸铵废水处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对比了印染废水传统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的优缺点,描述了膜分离技术分类及优点,详细介绍了不同膜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指出了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膜分离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鸡蛋壳对酸性废水中的铅、铜、铬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鸡蛋壳对废水中重金属铜、铅、铬去除效能,并初步探讨了鸡蛋壳煅烧温度、用量和pH值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并观察其在最佳条件下对金属的去除率.结果表明,用400 ℃下煅烧2 h,质量浓度为30 g/L的鸡蛋壳(pH值3.0),其除铜率能达到最佳值99.56%;用500 ℃下煅烧2 h,质量浓度25 g/L的鸡蛋壳(p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