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皆汉 《科学通报》1991,36(10):752-752
研究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与配位体的配位络合是当今生物无机络合研究的一个热点。迄今为止,应用NMR方法研究溶液中金属离子的配位络合只有三种,即测量NMR化学位移变化、测量T_1值与测量顺磁弛豫谱线增宽的方法。在这三种方法中,对研究配位最简单、直观与明显的方法就是顺磁弛豫谱线增宽的方法。但这方法的弱点是适应范围较窄,仅限于一些顺磁金属离子。对非顺磁金属离子的络合研究,这种弛豫增宽法由于这种金属离子缺乏  相似文献   

2.
杜有明 《科学通报》1983,28(13):795-795
虽然有了一些分析与计算多核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方法,但研究溶液中多核络合物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本工作中我们将考察金属离子水解时的多核络合形成曲线的线性特性,它也是与溶液中实际形成的多核络合体系的稳定性密切相关的。设在溶液中存在配位体A与金属离子B,它们形成单核与多核络合物A_pB_q(为书写方便  相似文献   

3.
唐亚林 《科学通报》1994,39(19):1778-1778
用核磁共振的方法研究金属络合物分子间的动态交换反应,可以获得交换产物的核磁共振信号、立体化学信息及一些动力学、热力学数据,对了解交换机理及络合物的立体结构十分重要.Kairi等人曾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分子内及分子间的动态交换反应,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文在研究Ga(Ttfac)_3分子内动态交换反应的基础上,研究了Ga(Ttfac)_3/Ga(acac)_3体系分子间的配体交换反应(其中Ttfac为非对称二卤配体噻吩甲酰三氟丙酮C_4H_3S-CO-CH_2-CO-CF_3,acac为对称二卤配体乙酰丙酮CH_3-CO-CH_2-CO-CF_3).实验结果表明由交换反应产生了混合配体络合物,交换反应中各络合物平衡时的分布服从随机统计分布,求得了交换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焓变、熵变.兹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玻璃微米管针尖可用于支撑微米级的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 并用来研究二苯基-15- 冠-5(DB15C5)加速钠离子和钾离子转移反应的机理和求算其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在两种极限情况下, 即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远大于有机相中DB15C5的浓度(DB15C5扩散控制过程)和有机相中DB15C5的浓度远大于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金属离子扩散控制过程), 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加速钠离子转移反应均发生1:1(金属离子:载体)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 相应的一级络合常数分别为log β1 = 8.97 ± 0.05 和log β1 = 8.63 ±0.03. 而对于加速钾离子转移反应, 当DB15C5扩散控制时发生的是一个1:2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 当钾离子扩散控制时, 在电位窗内却观察到两个过程: 一个较低电位的1:2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和一个较高电位的1:1界面络合转移过程. 两种极限条件下所求算的钾离子和DB15C5的二级络合常数分别为log β2 = 13.64±0.03和log β2 =11.34±0.24.  相似文献   

5.
苏彬  邵元华 《科学通报》2002,47(9):674-678
玻璃微米管针尖可用于支撑微米级的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并用来研究二苯基-15-冠-5(DB15C5)加速钠离子和钾离子转移反应的机理和求算其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在两种极限情况下,即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远大于有机相中DB15C5的浓度(DB15C5扩散控制过程)和有机相中DB15C5的浓度远大于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金属离子扩散控制过程),循环伏安研究表明,加速钠离子转移反应均发生1∶1(金属离子:载体)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相应的一级络合常数分别为logβ1=8.97±0.05和logβ1=8.63±0.03.而对于加速钾离子转移反应,当 DB15C5扩散控制时发生的是一个1:2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当钾离子扩散控制时,在电位窗内却观察到两个过程:一个较低电位的1∶2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和一个较高电位的1∶1界面络合转移过程.两种极限条件下所求算的钾离子和DB15C5的二级络合常数分别为logβ1=13.64±0.03和logβ2=11.34±0.24.  相似文献   

6.
宋瑞方 《科学通报》1992,37(7):612-612
~1H NMR不但可以研究分子结构和立体化学,而且在某些适当的金属配合物体系中,还可以研究金属离子和配体间的迁移性及分子内和分子间交换的动态过程。本文用DNMR方法研究了碱土金属Ca和Sr-DTPA配合物的分子内交换过程,取得一些新结果:(1) Ca和Sr-DTPA配合物分子内过程△(?)∧构型转化是个快过程,而N原子反转在NMR时标内属于慢过程;(2) 分子内过程的活化能(E_a)大小主要决定金属离子的半径;(3) 尽管DTPA配体中四个乙酸基参与配位,但由于快速交换平均,可认为配合物是六配位。  相似文献   

7.
陈念贻 《科学通报》1980,25(17):788-788
金属离子和生物分子的络合、螯合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生命过程的影响,是无机生化这一新兴学科一个重大课题.金属离子的络合、螯合作用对于核酸、蛋白、细胞膜的许多重要生化过程都有参予.近年来,金属离子引起的公害病也使人们要求探讨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的行为.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曾用键参数图方法研究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我们还根据原子光  相似文献   

8.
混和气体选择性分离技术一般采用深冷分离法和吸附分离法。节约能耗,简化操作的气体分离方法一直是受人们重视的研究课题。70年代下半期,高分子膜在气体分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寻找具有实用前景的气体分离膜中的主要困难是:分离性好的膜总是透过速度慢;透过速度快的膜总是分离性能差。金属络合物作为膜材料是已实现的能够同时提高透气率与分离系数的主要方法。金属络合物与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被应用于气体分离是从生物体内O_2输送过程而受启发的,血红蛋白中的Fe~(2+)等金属离子选择性地与O_2 形成络合物,同时,在特定条件下又可逆地解离出O_2。最初,人们分离出天然的能与气体分子选择性络合的金属络合物如血红蛋白,用于气体分离研究,进而,人们开始寻找可与气体分子可逆络合的金属络合物。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关于碱基、核苷和核苷酸与不同金属离子或其他化合物的络合反应已有不少报道.这些络合反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碱基与重金属离子如Hg~(2+)、Ag~+的络合反应;第二类是核苷、核苷酸和RNA 与硼酸离子或有机硼酸的络合反应;第三类络合反应是5′核苷酸与某些金属离子如Cu~(2+)、Co~(2+)和Zn~(2+)等的络合反应.本文报道5′核糖核苷酸与硫酸铝钾的络合沉淀反应.此络合反应发生在  相似文献   

10.
陈亮 《科学通报》1984,29(21):1301-1301
利用NMR方法来研究平衡反应的报道很多。例如用~1H NMR化学位移可测定pK_α值;也可以用NMR方法测定一些溶液平衡时的结构、溶剂化数和热力学函数;1~H、~(13)C和~(15)N NMR谱还可用来确定平衡中异构体存在的比例。本文利用Handloser的方法测定了具有不同取代基吡啶碱类的平衡常数,并从中推断这些基团的电子效应。  相似文献   

11.
袁万鍾 《科学通报》1964,9(6):529-529
关于络合物在溶液中的平衡,近两年来,徐光宪等提出了一种吸附理论,把络合平衡与Freundlich和Langmuir的吸附等温式联系起来。最近,他们又以Gibbs-Duhem方程式为基础,全面  相似文献   

12.
手性配体高分子与光学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炳林 《科学通报》1989,34(17):1281-1281
手性配体高分子是七十年代初出现的新的功能性高分子,它和过渡金属Cu(Ⅱ)、Ni(Ⅱ)、Co(Ⅱ)、Cd(Ⅱ)以及Zn(Ⅱ)等金属离子络合形成高分子配合物之后,可对外消旋DL-氨基酸进行立体识别,进而达到光学拆分的目的。就立体识别的机制而言,这无非是底物配体和高分子配体之间的配体交换(取代)反应。然而,这种配体交换反应受制于哪些因素,这并不是一  相似文献   

13.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络合物分子内重排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亚林 《科学通报》1994,39(11):1001-1001
动态核磁共振(DNMR)方法是研究分子运动现象,获得活化参数的有力工具,对金属络合物分子内和分子间重排过程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Fay等曾用测量重合温度时谱线宽度等近似方法研究了一些金属络合物的二位、三位分子内交换.本文用全线型分析法研究了四位动态交换,兹将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4.
刘莲生 《科学通报》1989,34(7):510-510
当前,测定天然水体对某金属的总络合能力即络合容量和表观稳定常数的方法很多,例如伏安法、离子选择电极法、荧光猝灭法、离子交换法、溶解度法、渗析法,…,其中报道较多的是伏安法和离子交换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假设有机配位体和金属有机络合物跟固体粒子界面不发生交换(或吸附)作用,这显然与实验事实不符。然而,若不设此假定,理论处理  相似文献   

15.
萃取有机相中凝胶态的形成与FT-IR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玉华 《科学通报》1997,42(1):37-41
从70年代末吴瑾光等发现皂化酸性萃取剂是一个形成油包水型微乳状液(w/o mi-croemulsion)的过程以来,萃取有机相的聚集态结构研究越来越受到萃取化学家和胶体化学家的重视.各种传统的测试手段(如金属离子的液液分配平衡、界面张力的测定等)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如FT-IR,NMR,TEM,LS(光散射),PCS(光子相关光谱)等被用来研究萃取有机  相似文献   

16.
伯胺是指分子中有与一个烃基连接的伯胺基化合物。它是一种液态阴离子交换剂,能与阴离子形成油溶性的离子对化合物,常用于从酸性水溶液中萃取以络合阴离子状态存在的金属离子。长碳伯胺又是一类有效的表面活性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于1975年为解  相似文献   

17.
金祥林 《科学通报》1983,28(4):213-213
自Pederson发现冠醚以来,已合成了许多冠醚和金属离子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关于过渡元素与冠醚络合物的报道不多。为了揭示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性,我们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VOCl_2·4H_2O)(18-冠-6)的晶体结构,以对冠醚和矾的结合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陶祖贻 《科学通报》1981,26(19):1168-1168
铀的离子交换平衡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用上都很重要,UO_2~( )-H~ 的阳离子交换反应是最重要的交换反应之一。Bonner、walton和Hagiwara等都曾对UO_2~( )-H~ 离子交换平衡进行过研究。尽管他们用的都是Dowex-50树脂,但实验结果却互相矛盾,不但所得平衡常数的数值不同,而且随着树脂上双氧铀克当量分数的变化,树脂对UO_2~( )的选择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张喜田 《科学通报》1986,31(11):839-839
人们早已成功地合成了3d过渡金属π-烯丙基型络合物,并应用于共轭双烯烃的催化聚合,但4f过渡金属π-烯丙基络合物迄今尚未得到,也未获得它的有关结构信息。用π-烯丙基络合物作为络合催化剂的模型研究络合催化剂结构和聚合机理已经取得了进展。在研究4f过渡金属络合催化剂时,根据实验结果曾提出聚合反应按π-烯丙基机理进行的可能性,但直接的实验证据至今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0.
徐友宣 《科学通报》1992,37(4):334-334
用萃取光度或萃取荧光法研究稀土-桑色素(Mor)络合物已有一些报道,认为只能在弱酸性条件下形成不太稳定的络合物。用电分析化学方法研究稀土-桑色素络合物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乙二胺(en)-KCl底液中得到了该体系的络合吸附波,研究了过程的机理并用于测定发光材料中的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