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新认识“波状低云”——暴雨及强对流预报的一个新途径蔡尔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气象研究室,黑龙江密山158308)波状低云,即形成于行星边界层内的层积云、层云(雾)等,由于它是浅薄的(云的垂直厚度和含水量很小)、稳定性的(云中垂直运动很弱)云层,所以...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7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翡翠湾1艘休闲渔船停靠在码头,突然出现雷雨大风、短时暴雨和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过程最大瞬时风力达12级,最终造成渔船及引桥被吹翻,7人遇难。公布的调查报告称,此次渔船翻沉是由突发罕见的强对流天气——下击暴流带来的强风暴雨所致。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已经一头雾水了:下击暴流这个高冷又拗口的专业术语,是什么鬼东西?气象部门为何不能提前预报呢?  相似文献   

3.
“暴雨云型”改进美国强风暴预报成功蔡尔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密山市158308)“强风暴”(龙卷、冰雹、强风和雷暴雨等)是美国中南部平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自1988年开始,美国“国家风暴计划”已投入4亿美元研究经费用以改进预报。1995年美国...  相似文献   

4.
王东海 《科学通报》1992,37(23):2159-2159
大尺度大气环流系统的数值预报投入业务使用已经有近30年历史,而降水预报和中尺度剧烈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Nowcasting,0-12h的预报)还停留在经验预报,数值预报进展较缓慢,但数值预报能更好地给出客观定量的预报。理伦研究可知,对流风暴尺度系统具有好几个小时的可预报性。一些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风暴一旦产生,长时间以近于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大范围连续性暴雨及较小范围特大暴雨,是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都有严重威胁。但至今我们对暴雨成因的认识还很粗浅,暴雨预报准确率还很低,是天气预报的一大难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暴雨预报问题,中央气象局委托广东省气象局组织“华南前汛期暴雨成因及预报综合实验”。在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区确定三个多暴雨区(桂北、粤中、闽西南)为重点实验区,布设较稠密  相似文献   

6.
湿-比有效能量对非局地暴雨信号的放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俊 《科学通报》1983,28(18):1123-1123
可以想像,某物理量若能将反映天气变化的信号放大,把不反映天气变化的信号减弱,则对天气分析和预报将是有益的。近年来,随着我们把湿一比有效能量(A_m)用于非局地暴雨的分析和预报,发现A_m可能具有上述功能。对于这个功能,本文不妨暂称为A_m对非局地暴雨信号的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气候与疾病     
极端的天气事件,例如不寻常的暴雨或长时期的干旱都对公共卫生有极大的影响,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这种影响还能间接地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例如, 1998年 11月生成于温暖的加勒比海的飓风“米琪”,在中美洲登陆后造成超过1.1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美元。飓风带来暴雨和洪水,同时也带来了疾病──霍乱(3万例)、疟疾(3万例)和登革热病(1千例)的流行。因此,如果极端强烈的天气事件更加频繁地继续发生,这表明气候可能发生了改变。那么科学家们就可以利用气候数据更好地预测未来疾病的暴发,并采取适当的…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致洪暴雨的多尺度条件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1991,1996和1998年3次洪水暴雨的大尺度、天气尺度、中-α尺度系统的分析,概括出长江流域出现致洪暴雨的环流条件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海季风涌、中高纬度冷空气和青藏高原中尽度对流系统的最佳组配(或锁定),当这4个系统同时处于活跃阶段时,容易形成大范围、长时间的暴雨,并引发严重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9.
钟小族 《世界科学》2005,(10):29-30
现年75岁的气象学家威廉·格雷(WilliamGray)是世界著名的飓风预报专家。20多年前,作为气象学教授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热带气象学课题负责人,他创立了飓风预报学。每年的12月,也就是飓风季节到来前的6个月,格雷和他的研究组就会发布预报,预测将在大西洋盆地产生的主要热带风暴,同时还有飓风(风速74英里/小时以上)和强飓风(风速至少111英里/小时)的数量。今年,格雷预计会有更多的飓风活动,至少有15次可被命名的风暴,包括8次飓风,其中4次是强飓风。本文是《发现》杂志记者不久前对格雷进行的采访。记者:你为什么会想到进行飓风预报?格雷:这是…  相似文献   

10.
降水天气过后,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或其他媒体上看到诸如雨情快报这类信息,里面包含了一定时间段、一定行政区域的降水量信息。当有强对流或暴雪天气过程时,手机里还会收到气象局发布的暴雨或暴雪的预警信号,其中同样有降水量的描述。那么,这些信息里的降水量是怎么定义的?雨量值是怎么得到的?降水等级又是怎么区分的?下面我们听专业人士详...  相似文献   

11.
叶影 《科学24小时》2011,(7):80-80,F0003
走进浙江省科技馆之前,我一直认为台风通常发生在夏天,是一种有季节性规律的自然现象。不过到了科技馆的台风体验区,观众却可以享受特殊的待遇——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里体验台风来袭,体验暴雨过境,惊险刺激但绝对环保安全,让人不由感叹,原来,在科技馆的神奇世界里,台风不止刮在夏天…  相似文献   

12.
天气与气候     
《科学之友》2004,(8):62-63
你遭遇过暴风雨吗?如果有。你可能希望能及时得到预报。以寻求庇护。然而。你其实可以培养自己的天气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级新一代业务数值预报系统GRAPES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人禾  沈学顺 《科学通报》2008,53(20):2393-2395
数值预报是世界各国业务天气预报最重要的手段, 是一个国家气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2000年, 中国气象局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建了国家气象数值预报创新基地, 建立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全球/区域多尺度通用同化与数值预报系统(GRAPES)”. 近年来, GRAPES取得了快速发展, 自主研究建立了从模式到同化、有限区/全球一体化的研究与业务通用的数值预报系统. 对GRAPES数值预报系统进行了简要评述, 从模式系统整体设计方面说明GRAPES数值预报系统的先进性; 从已经实现的多领域应用方面说明GRAPES数值预报系统的多种应用性; 通过区域和全球GRAPES模式的回报试验结果, 说明GRAPES数值预报系统在业务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京津及邻近地区暖季强对流风暴的气候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2003~2007年5~8月天津塘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高时空分辨率三维体积扫描数据, 对京津及邻近地区的强对流风暴的气候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通过对风暴的识别和追踪结果的统计分析, 给出了京津地区对流风暴的面积、体积、顶高、最大反射率因子、生命史和运动规律等定量的强对流风暴气候统计特征. 结果表明: 京津地区75%的对流风暴持续时间小于30 min, 绝大部分的风暴体积小于400 km3; 从对流风暴整体移动趋势来看, 风暴大多从西南向东北移动, 移动速度集中分布在10~30 km?h-1区间; 风暴顶平均高度约为海拔6 km, 但某些强对流风暴的顶高可达到15 km以上; 京津地区风暴的面积、体积等特征具有西弱东强的特点. 与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和静止卫星红外亮温的统计结果相比, 使用雷达资料进行气候统计不仅可以给出对流风暴的三维空间信息的统计结果(如体积和顶高等), 还可以给出风暴的生命史、速度等定量气候分布特征, 从而进一步充实了对该区域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认识.  相似文献   

15.
爱德华·洛伦茨(Edward N.Lorenz),一个尝试用计算机预报天气却南此揭开现代混沌理论序幕的气象学家,因癌症于2008年4月16日去世,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16.
强力飓风     
你知道地球上最强大的风暴是什么吗?是台风?是飓风?是旋风?对,全都对。地球上最强大的风暴就是这种强热带气旋。它生成于西太平洋和中国南海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就是飓风,而在印度洋则被叫作旋风。台风灾害祸患无穷台风(我们选一个最熟悉的名字)是最具破坏力的天气现象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这种强热带气旋80-100个。中国是世界上受台风袭击次数最多,也是世界上台风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台风灾害由台风带来的狂风、风暴潮和特大暴雨引起,有的台风还携带了飓线和龙卷,这就更加重了灾害。台风灾害首…  相似文献   

17.
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对北京PM10污染的预示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北京地区PM10污染过程与天气形势和天气系统的关系. 特别是通过对海平面气压场和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的分析, 发现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对北京地区PM10污染的发生具有预示作用, 即当热带气旋北上并在朝鲜半岛或日本登陆的情况下, 北京地区一般受持续均压场等弱中尺度天气系统控制, 经常容易发生区域性的PM10空气污染过程. 这为开展北京空气污染预报预警和污染控制, 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预报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寿绍文 《科学通报》1984,29(6):368-368
近年来,对雨暴的天气尺度背景及其地面中尺度结构已有了不少研究,但对雨暴的三维结构的研究仍不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适于作中尺度天气分析的稠密探空网。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采用了合成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雨暴的三维结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合成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分析资料稀少的洋面上的台风结构,也有人作过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形势背景的合成分析。但用其作雨暴结构的中尺度分析则还是初次尝试。本文将给出我们的分析方法和初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雷电活动的单站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震潮 《科学通报》1965,10(11):973-973
雷雨是一种对国民经济活动和生活影响很大的天气现象。它往往带来许多有危险性的天气,例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等,而雷雨的雷电活动也是为害很多的。例如雷击不但威胁到人身安全,而且对电力网的输电线造成巨大损失,落雷着火也常常引起森林的火灾。即使在空中的雷电对航空活动也是一个很大的妨碍。此外,无线电通信也常常受到雷电产生的干扰。因此雷电活动的预报和探测往往是很重要的任务。如果由一个仪器在某个地点能够很快地定出300—500公里以内是否有雷暴活动,显然对于气象台的短期预报是很有用的。到现在为止,雷电活动的预报主要是靠雷雨的预报来解决的。近年来我国的天气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夏季的并州太原,暴雨似乎比往年来得更频繁一些,明明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然之间就风起云涌,暴雨袭来。天气任性得让人有些猝不及防,好在风雨顷刻停止后,一座彩虹桥腾空架起,甚至还是难得一见的双彩虹。这下可好,走在路上的小伙伴们都被这眼前的奇景惊呆了,纷纷驻足,赶紧拿出手机捕捉这转瞬即逝的美。"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赤橙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