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机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现状的描述,详细分析了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今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的思路以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流动人口对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贡献以及流动人口对缩短东西部差距的影响,指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具有积极的影响,我国应重视建立新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以南宁市为例,总结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方面的经验,指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社区建设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沈阳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 ,利用科学的模型对未来十五年的流动人口进行预测 ,并对沈阳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万木 《科技信息》2011,(14):119-119,121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得到迅捷发展,从而导致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并对乌鲁木齐市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流动人口对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且提出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为社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将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他们在流入地如何生活,如何与城市进行融合,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体育在帮助流动人口与城市相融,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着力于对厦门市流动人口体育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以期对厦门市流动人口的体育参与作出正确引导和激发,为解决厦门市流动人口在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意见,为流动人口的治理提出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究流动人口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应认真分析流动人口管理行动层面人权保障尚待完善和落实的现状,把“人权入宪”给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抓紧、抓实。并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探究以人为本理念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内涵:为了流动人口、依靠流动人口、达到服务于流动人口、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在城市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农民工迫切地要求融入城市,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关注和救助,改革和完善流动人口救助的管理体制,来保障流动人口这个特殊群体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梳理了我国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相关研究。搜集了2000年到2010年相关的文献并从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建议和对策研究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迅猛上升。流动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本对流动人口带来的负面效应、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区县单元流动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与其城镇化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如下。1)全国各区县平均近程流动比重最大,中程次之,远程最小。各地区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近程流动为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内蒙古边境地区以中程流动为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西北地区以远程流动为主。2)近程、中程、远程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不同,且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近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高度负相关区域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和省界地区;中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高度正相关地区主要位于中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区以及东南丘陵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或省界地区,其他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3)近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吻合,中程流动比重高–低集聚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存在"中心–外围"结构,远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12.
将陕西省流动人口分为省内流动人口和省外流入人口,综合运用Lorenz曲线与基尼系数、模比系数、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比分析2种形式流动人口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外流入人口较省内流动人口的集聚性强,且县域集聚特征明显;在人口流动率-流动人口质量上,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呈现高—高、中—高、低—低特征;省内流动人口较省外流入人口行为选择更理性,高质量人口的流动行为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引致性变化,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导致人口流动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五个民族自治区流动人口的规模、受教育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研究流动人口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论显示,新疆、西藏的流动人口中自治区外迁入比重与自治区内迁入基本持平接近50%,而宁夏流动人口自治区内占比71%、内蒙古、广西流动人口自治区内占比则高达86%.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各自治区初中毕业流动人口的占比最高,均在30%以上,而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占比平均达64%.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民族自治区流动人口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度,民族地区区域内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间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迁移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迁移流动人口在空间上表现出了不同特征,而山东省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在人口的迁移流动上表现出了自己特有的方式,本文主要以“五普”数据为资料对山东省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分布、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山东省人口迁移特征作了进一步的社会背景剖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广东省惠州市务工型流动人口体质监测的统计数据,对务工型流动人口的各项机能、素质指标达标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务工型流动人口体质健康的因素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莞市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的日益增多,新莞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了一项崭新的研究课题。2011年对东莞不同镇区的四所学校一至六年级的新莞人学生家长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与2007年类似的调查结果相比,新莞人家庭经济条件和家长教育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新莞人子女在莞的成长环境依然存在不少隐忧;家长的教育期望不当,教育行为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导致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并对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1990年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数量为156465人,1998年达251458人,1999年达到264850人,到2000年达到295301人。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为100:16。笔在分析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在乌鲁木齐市范围内大量流动人口生产的原因、流动人口对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且提出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