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高压静电技术改进旋风除尘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常规的旋风除尘器结构紧凑简单、投资省,适用于捕集锅炉排烟中粒径为5-10μm以上的灰粒。在旋风除尘器结构基础上附加高压静电场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特别是提高微米和亚微米灰粒的捕集效率。通过建立实验系统和模型,进行了利用高压静电技术改进旋风除尘器性能的实验研究,并对影响除尘性能的参数,如除尘器进口风速、工作电压等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分析,初步掌握了实验模型的最佳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复合式电旋风除尘器特征结构和基本原理.根据含尘气流在电旋风除尘器中的受力情况,推导出其冷态模化的主要相似准则,提出静电离心分离相似准则Sel,明确了该种除尘器的近似模化条件.利用大量影响除尘性能的实验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复合式电旋风除尘器除尘总效率和总阻力系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旋风和静电的综合作用下,电旋风除尘器的壁面沉积特性及影响因素,探讨壁面沉积过程与电旋风除尘器捕集效率的关系.实验得出,加静电强化后效率可提高3%~7%,电旋风的效率最高达99.6%;随着气流含尘浓度的增加及运行时间的延长,电旋风收尘极板上的沉积量增加,而除尘效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当入口气流速度达到15 m/s后,该实验模型可实现自动清灰.  相似文献   

4.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工业除尘器除尘效率低和经济上、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以电厂静电除尘除下来的粉煤灰和空气作为物系,测试了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并推导了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分离效率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环流式旋风除尘器与B型高效旋风除尘器相比,具有压降低、分离效率高的优点.计算结果表明,分离效率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工业应用表明,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处理量大,操作稳定,放大效应小;工业环流式旋风除尘器与常规型旋风除尘器相比,除尘效率提高了15%,压降降低了40%左右.  相似文献   

5.
二次扬尘对旋风器除尘效率影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二次扬尘机理,建立了具有在紊流边界层中由于流速不等而导致粉尘下侧面压力不同所产生的二次扬尘影响下的旋风除尘器分级效率理论计算式。为削弱二次扬尘作用,提出在除尘器内壁设置环缝内衬的增效防磨新方法。 理论分析、半工业试验和工业应用的结果表明:环缝内衬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优于无环缝内衬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者针对新型旋风除尘器的特点,推导出了计算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内筒分级效率的数学模型,并与L-L横混模型相结合,把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看作部分环流的两个常规旋风除尘器的串联,进行其分离效率的研究。理论计算与实验析比较表明,该数学模型基本反映了新型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内粒子流动、粒子分布以及粒子分离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除尘器多目标优化设计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李赛强 《山东科学》1998,11(3):34-38,50
建立除尘在优化数学模型是进行除尘器优化设计的基础,本文对旋风除尘器进行分析,建立了以除尘效率,压力损失为目标函数的旋风除尘器双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实例表明,对该模型求解,可得到使除尘器性能优良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8.
直流式电旋风除尘器的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直流式电旋风除尘器的模型黄震王文梁程紫润(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18)(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南京210018)在大气污染物的防治中,除尘仍是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课题.大型的静电除尘及布袋除尘等高效除尘设备在控制粉尘污染中起了重大作用,但...  相似文献   

9.
目前,如何选择良好的除尘设备处理纺织生产中的纤维性粉尘,已引起各方面的极大重视。本文针对此问题,分析测定了从西德LTG公司引进的旋风除尘器的结构特点和除尘性能,以供选用LTG旋风除尘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旋风除尘器是复合肥生产使用较多的除尘设备,但很多厂家使用效果很差,运行周期短、除尘效果差,从旋风除尘器设计上、操作维护上等方面,对旋风除尘器存在的效果差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设计和操作维护要点,并针对使用过程中的卸料口闭合器推荐了简易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扩展式旋风静电除尘器空气粉尘驱进速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扩展式旋风静电除尘器的降尘机理,描述空气粉尘的荷电过程,研究荷电粉尘的受力和运动规律,建立气流粉尘的动力学方程.计算粉尘的驱进速度,并讨论介质阻力系数对驱进速度的影响.最后给出在工业除尘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根据旋风除尘器内尘气两相流的运动规律,改进旋风除尘器的结构,研制出旋风式分流除尘器。用实验方法确定了旋风式分流除尘器小芯管的最佳插入深度和半径,并深入分析了此除尘器的除尘机理,提出了分级效率的理论计算式。根据此除尘器的特性,设计出经济节能的旁路除尘系统。这种旁路除尘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尘源。  相似文献   

13.
以一台4 t/h燃煤锅炉烟气的旋风分离器为对象,采用R-k-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Stairmand HE型分离器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仿真分析,并采用离散相模型对固体颗粒进行追踪,研究旋风分离器筒体结构及运行参数对其分离效率、运行压降和磨损的影响,获得了同时具有较高分离效率、较低运行压降、较少磨损的入口下倾...  相似文献   

14.
旋风分离器内颗粒轨迹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颗粒动力学模型计算旋风分离器内颗粒运动轨迹,并由此可算出粒级效率。分离器内时均流场用实测流场的回归公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由该理论方法求得的分离效率与实测效率相吻合,而且入口气速越大,分离效率越高。紊流对小颗粒的运动影响显著,大颗粒则在时均流场和紊流流场中有近乎相同的粒级效率。运用该方法,通过大量的轨迹计算可以描述颗粒的分离过程,进而可对改进分离器的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经验模型与数值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雷诺应力输运模型对Stairmand高效旋风分离器的气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压力损失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条件下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同时利用Barth,Iozia&Leith,Shepherd&Lapple,Cacal&Martinez,Dirgo,Coker经验公式计算了该旋风分离器的分级效率和压力损失,并分别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arth经验公式在计算直径为305mm的Stairmand旋风分离器时的分级效率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而Iozia&Leith经验公式能准确地计算直径为152mm的Stairmand旋风分离器的分级效率;Cacal&Martinez及Dirgo经验模型计算的压力损失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另一方面,数值预测的分级效率和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而且预测的压力损失误差在5%以内.研究结果还表明,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来研究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方便且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种成分对电除尘器性能影响及电除尘器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122种煤种的煤、飞灰样成分含量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煤、飞灰成分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电除尘器对国内煤种除尘性能的评价方法,并作出评价,最后分析了电除尘器对国内煤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煤、飞灰成分中的收到基硫份(Sar)、Na2O、Fe2O3、Al2O3及SiO2对电除尘器性能影响很大,其中Sar、Na2O、Fe2O3对除尘性能起着有利的影响,Al2O3及SiO2对除尘性能则起着不利的影响。而且对除尘性能的影响是煤、飞灰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高Sar煤时,Sar对电除尘器的性能起着主导的作用,而低Sar煤时,Sar的影响相对减弱,主要取决于飞灰中的碱性氧化物的含量、烟气中水的含量及烟气温度。国内煤种可以采用电除尘器除尘的煤种数量占全部总数量的97.54%,在排放标准已提高的今天,电除尘器仍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国内少数燃煤电厂电除尘器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主要原因不是电除尘器的适应性有问题,而是煤种改变或电场数量偏少、比集尘面积偏小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湿气再循环超音速分离管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该装置可循环地将天然气中的重质烷烃和水分离出来;其主要优点包括结构紧凑,无化学污染,节能环保,从而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内置旋流器的旋流特性和阻力特性对超音速分离管的工作性能有重要直接影响。目前设计加工了一套再循环超音速分离管,并搭建了室内实验台,分别对采用内置旋流器A型和B型对再循环超音速分离管的脱水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流动阻力小,旋流强度高,分离效率好的内置旋流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内置旋流器A型具有较强的旋流特性,B型具有较强的阻力特性。采用内置旋流器A型的分离管分离效率高,脱水性能好,因此得出内置旋流器的旋流特性相比阻力特性对分离管的脱水性能的影响更大,内置的旋流特性越好,超音速分离管的脱水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在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场及浓度场测定的基础上,考虑了分离器内的短路流,颗粒间的相互碰撞、粗颗粒的弹跳以及细粉粒返混等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旋风分离器分级效率的多区计算模型,并与现有计算模型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多区模型的计算精度令人满意.其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