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南地北     
世界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问题研究所新近出版的《1980年度年鉴》指出,自美、苏、英三家于1963年8月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至1979年末的近17年时间里,世界上共进行了671次地下核试验,其中美、苏占93%(美为360次,苏为262次)。自1970年以来,苏联的地下核试验次数为189次,超过了美国(153次),而至前年和去年,竟为美国的2倍以上(苏为55次,美为27次)。该研究所分析称,试验次数是同发展核武器的努力成正比的;美苏七十年代进行的地下核试验的性质与六十  相似文献   

2.
7月3日,克林顿总统决定将美国暂停核试验的期限再延长15个月,条件是其他核国家也不进行核试验。克林顿同时还表示,美国将力促尽早缔结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是美国在防止核扩散方面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禁止核试验问题由来已久。自1955年以来,历届联大围绕这个议题已先后通过了50多项决议,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也一直把核禁试问题列为优先项目来处理。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10日,我国签署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第2号和第3号附加议定书,并发表声明,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改变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原则立场;如果其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缔约国采取严重违反《条约》和附加议定书的行动,从而改变无核区地位并危及中国安全时,中国政府保留重新考虑自己所承担义务的权利。中国政府还强调那些拥有庞大核武库的国家对使南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大会第50届会议在9月10日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印度、不丹、利比亚)、5票弃权(黎巴嫩、叙利亚、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古巴)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9月24日,条约在联合国开放供各国签署,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国家首先在这天签署了条约。由印度总理尼赫鲁于1954年首次提出的禁止核试验的理想,经过国际社会多年的努力、两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将以国际法律文书的形式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胡高辰 《世界知识》2020,(15):73-73
近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政府表示美国要重启核试验的消息搅动着国际社会。如果美国真的重启核试验,这标志着“退群达人”特朗普又将退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以下简称《条约》)。此举将对国际军控和裁军进程、大国战略关系稳定及国际安全带来严重影响。该《条约》是限制核武器发展、促进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重要多边军控条约。1994年3月,《条约》谈判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启动,经过两年多努力,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了《条约》。  相似文献   

6.
半月谈     
各国公正舆论拆穿核骗局美、英、苏三国签订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一个愚弄世界人民的大骗局。许多国家的公正舆论尖锐地拆穿了这个条约的实质。朝鲜《劳动新闻》指出,“这一条约在本质上给美帝国主义打开了占据核武器方面优势、进一步发展核武器的有利道路,因此反而增加了核战争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美帝国主义正在美英苏三国部分停止核试验条约的掩护下,加紧推行它的反革命全球战略。它除了继续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以外,更加紧鼓吹和准备核战争。8月8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参议院提出一项关于三国条约的特别咨文;其后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以及其他人等,先后在参议院就三国条约作证。  相似文献   

8.
1996年9月10日,第50届联大全体会议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于1994年1月在日内瓦正式开始,由38个国家(后扩大为61国)组成了禁核试特委会,分成两个工作组负责各项条款的谈判。经过两年半的努力,于1996年8月中旬拟定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案文,并将文本提交联大审议通过,然后供各国签署。该判过程中,五个核国家(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做出暂停核试验的承诺。但是印度表示,草案中的生效条款带有强迫它  相似文献   

9.
外刊要论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能够实现有效核查David Hafemeister(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前国务院及参院对外关系委员会科技顾问)《今日军控》2008年10月刊美国军控协会出版美国参院过去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核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半月谈     
古巴人民破浪前进英雄的古巴人民,正在以吉隆滩战役和去年10月加勒比危机时期那样的举国一致、团结战斗的精神,揭露美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两手政策,抗击它们的无耻压力,并进行克服自然灾害的斗争。10月7日,古巴常驻联合国代表莱丘加在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发言,义正词严地谴责了美国对古巴的侵略政策,特别是莫斯科三国条约签字以来美国政府从事的旨在摧毁古巴革命的活动。莱丘加宣布,只要“在对我国进行着这些罪恶的非法活动,古巴就不会在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  相似文献   

11.
前一段时间,美政府和国会就如何对待《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问题,正在进行一场残酷的较量。克林顿政府认为,美国国会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符合美国的利益,而国会出于政治目的紧咬不放。在刚刚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几乎无时无刻无不处在核武器阴影之下。新世纪的曙光已降临,人们能否驱散核阴影,  相似文献   

12.
在核不扩散条约签署40周年之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核裁军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在于保证关俄双边军控机制的既有成果不受破坏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数量;美国若能在2010年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将是一个重大贡献;如果禁止生产裂变材料公约能取得进展,会与核禁试奈约一道,成为核不扩散机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有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重要会议在纽约召开的三天前,俄罗斯杜马批准了该条约,这是普京在一个星期内第二次在控制核武器问题上抓住主动权,从而使美国变得越来越孤立。杜马于上星期批准了《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此举使得莫斯科在与美国关于《反弹道导弹条约》的谈判中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昨天的表决又增加了普京手中的筹码,因为美国参议院去年没有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参议院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否决反映了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军控政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反对削减军备,以军事优势界定国家利益;轻视国际合作,主张行动自由,认为美国应在军控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追求绝对安全,认为美国一国的安全利益超过国际安全利益。否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国际军控进程是一次沉重打击,使条约的生效前景更加复杂,同时也损害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从美国国内来说,安全政策更加保守化。  相似文献   

15.
在8月27日的十七国裁军会議上,美国代表迪安提出了美英两国拟訂的所谓全面禁止和部分禁止核武器試驗(即只禁止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核試驗,而不禁止地下核試驗)两个条约草案。这样一来,据說美国在即将开幕的联合国大会上有了更大的“主动”,也就是說,  相似文献   

16.
9月15日,美联社的一则消息很快就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然而,军控专家们却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条对他们来讲至关重要的信息:正在美国访问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向克林顿总统作出承诺,印度将终止进一步的核试验,并将在下一步讨论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问题。这是自1998年5月印度公然跨过核门槛以来,瓦杰帕伊首次在国际上公开表示将要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相似文献   

17.
情况没有变。美帝国主义的方针没有变。变了的,是苏联领导人。签订一个部分停止核试验的条约,是美国几年来一贯追求的目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八月八日向美国参议院提出的咨文说:“这个条约是从艾森豪威尔总统一九五九年提出的建议和参议院同年通过的决议产生的”,“那时以来,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足以改变它对我们安全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发言人声明(一九六三年八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18.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夺世界领导权曾不惜血本,进行了将近1000次核试验。冷战结束后,美国却堂而皇之地推行起“禁试政策”,要求世界各国在1996年9月30日以前,尽快签署一项“零当量”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一叶知秋,透视美国从核试到禁试的转变,人们看到了美国的又一战略动向。  相似文献   

19.
1996年8月20日,日内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会议进入尾声。戴着一副大眼镜的印度裁军女大使用平和的声调重申印度的强硬立场:《全面禁核试条约》草案中的生效条款带有强迫批准的性质,这有损印度主权,而且条约中没有规定有核国家进行核裁军的时间表,因此印度反对把条约草案提交裁军谈判会议。印度的反对当时还连锁引起巴基斯坦的反对(在9月10日联大会议上,巴基斯坦对该条约投了赞成票)。历时两年多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草案由于印  相似文献   

20.
<正>【美】《今日军控》2017年10月9月20日,联合国举行促使《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的第十次会议。多国代表发言赞扬联合国安理会在2016年通过2310号决议,该决议在该条约开放供签署二十周年之际,呼吁各国尽快批准该条约,推动其早日全面生效。会场上,美国代表陷入了沉默。美国与印度、以色列等是仅有的八个至今仍未批准该条约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