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中颗粒污泥的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高温(55℃)条件下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处理木薯酒精废水的运行特性和颗粒污泥的性质.结果表明,当进水有机负荷(OLR)在15.0 kg.m-3.d-1时,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去除率为86.7%,平均产气量为15.1L.d-1.OLR最高可达24.0kg.m-3.d-1,COD平均去除率为88.5%,平均产气量为39.9L.d-1.颗粒污泥的颗粒化率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运行至260d,直径大于2.00mm的颗粒污泥约占32%.颗粒污泥的有机组分主要是碳、氢和氮,无机组分主要是硅、磷、钙和铁.颗粒污泥表面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污泥内核组成可能主要为磷酸钙或碳酸钙等无机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颗粒污泥的性能及形成条件,对在豆制品废水厌氧消化处理的UASB反应器里颗粒污泥形成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照相,将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分为5个时期,即絮凝污泥丝状菌增长期,颗粒污泥亚单位生成期,亚单位聚集期,初生颗粒生长期及颗粒污泥生长和成熟期。论述了每个时期的污泥形态及工艺运转负荷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资源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不同的有机物和无机污染物,其处置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目的。污泥的土地利用、污泥消化制沼气、污泥燃料化技术、污泥的建材利用及污泥的其他几种资源化处理方法,有利于污泥处理效率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用高温焙烧酸溶工艺合成聚合氯化铝钙,以某钢铁公司煤气洗涤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其混凝应用性能.主要以悬浮物去除率,污泥比阻处理效果为指标,比较新型絮凝剂的混凝效果.结果显示:新工艺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钙混凝效果优于工业聚铝,处理废水后污泥的脱水性能优于工业聚铝处理后的污泥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无机混凝剂Al2(SO4)3、FeCl3、聚合铝以及助凝剂石灰对消化污泥,活性污泥、腐殖污泥的调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泥真空过滤脱水中,无机低分子混凝剂优于高分子有机混凝剂,A12(S04)3和FeCl3加药量一般为10%-15%(以干泥计)。聚合铝的加药量为2%-6%(以干泥计)较宜。若再使用助凝剂CaO(5%),可以使污泥的脱水能力增大约3倍。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为原料,通过干化处理制备成生物吸附剂,对模拟亚甲基蓝废水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明显,去除率达到90%以上,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pH值越高吸附效果越好;盐的存在对吸附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污水得到了处理,而怎样对污泥处理处置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做了一些分析。首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特性、污泥处理处置原则进行了说明,对污泥处理处置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对污泥消化、堆肥、干燥、填埋、焚烧等工艺流程、优缺点作了详尽阐述,对污泥的建材利用做了介绍,并以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为实例对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利用技术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覃雅  程柱雨  王子豪  蒋琼  申佩弘 《广西科学》2022,29(6):1076-1085
为研究动物粪便驯化污泥对糖蜜酒精废水(MAW)的厌氧消化效果及抗逆性,本研究以猪粪(SMS)、鸡粪(CMS)和牛粪(BMS) 3种粪便驯化的污泥作为厌氧消化的接种物,在高有机负荷率(OLR)和高浓度硫酸盐的条件下进行37℃恒温厌氧消化,采用改进后的重铬酸钾法和氯化钡浊度法分别测定废水中的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硫酸盐浓度,并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污泥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组污泥对MAW具有良好的消化效果,在OLR为6.0 gSCOD·L-1·d -1时,SMS组、CMS组和BMS组的SCOD去除率达最高,分别为(64.6±0.2)%、(68.1±0.3)%和(65.2±1.4)%,CMS组分别比SMS组、BMS组高约3.5%和2.9%。在高硫酸盐浓度下,3组污泥SCOD去除率和沼气中甲烷的体积占比受影响较大,均呈下降趋势,但CMS组相对影响较小。各组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的优势种群大致相同,具水解或产酸功能的克里斯滕森菌科(Christensenellaceae)和乙酸型产甲烷菌甲烷鬃菌科(Metha...  相似文献   

9.
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中比较了污泥单独发酵,污泥+油脂,污泥+油脂+微量元素发酵生物气的产量及甲烷的含量并探究了微量元素对污泥和油脂共消化产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投加能够显著提高生物气的产量,并且产量为243 mL/g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是空白组的1.3倍。然而对甲烷的体积分数作用不明显。微量元素的存在能够提高水解和酸化过程,为产甲烷菌提供更多的消化基质。进一步研究发现,微量元素能够减少污泥和油脂共消化过程中长链脂肪酸的积累,减缓了长链脂肪酸对产甲烷菌的抑制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微生物烟气脱硫工艺的工业应用问题,设计了容积为96L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并用于烟气预处理废水的生物还原.用硫酸盐溶液模拟废水,葡萄糖作为硫酸盐还原菌的碳源,在pH=6.0的条件下启动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形成成熟颗粒污泥的基础上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负荷波动和设备应急停运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厌氧污泥30 d即成功启动反应器,在加入厌氧污泥后获得了成熟的颗粒污泥;适宜停留时间为12 h;反应器停运20 d,经7 d再次启动成功.该工艺可满足生产中进水浓度波动或间歇性的处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会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对其进行成本适宜的处置。本文利用课题组前期筛选的厌氧菌群,对影响菌群破解剩余污泥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后续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温度为35℃时效果最好;升高转速有助于污泥破解;调节p H值至酸性或碱性可以有效提高破解速率,p H值为10时效果最好;加入一定量超声破碎后的污泥可以提高破解效率,表明给厌氧菌群以初始的营养物质有较好的效果(单纯污泥不具有较易利用的营养物质);蛋白酶和脂肪酶可以提高破解效率,但脂肪酶更有效。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厌氧微生物破解剩余污泥过程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更进一步推进其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2.
污泥超声预处理促进厌氧消化反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低频超声技术,对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破解处理,研究破解反应对提高厌氧消化反应速率和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污泥相比,超声破解能够明显提高污泥厌氧消化的生物气产量和有机物去除率,缩短厌氧消化时间.在5—15min的超声破解时间范围内,破解时间越长,厌氧消化效率提高越大,污泥经超声波预处理后,在生物气产量和有机物去除率维持稳定的条件下,厌氧消化时间可由一般20d缩短到8d.并且发现,经破解的污泥,当厌氧消化时间缩短时,单位污泥的产气率反而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许岳泰  陈建林  刘龙茂  陈亚 《河南科学》2009,27(12):1593-1596
通过对污泥灰吸附重金属废水中Cu^2+离子的吸附条件进行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值对污泥灰去除废水中Cu^2+的影响;污泥灰吸附Cu^2+的过程能同时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污泥灰吸附Cu^2+的过程动力学较好地遵循Lagergren一级吸附速率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微氧条件下厌氧颗粒污泥和消化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12 5mL血清瓶作为批量处理反应器,对厌氧颗粒污泥和消化污泥在厌氧和微氧条件下的COD去除率、污泥产率、产甲烷活性、抗冲击负荷能力等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和消化污泥均在微氧条件下表现出高COD去除率、低污泥产率、高产甲烷活性和强抗冲击负荷能力,且厌氧颗粒污泥在COD去除率、污泥产率、产甲烷活性和抗冲击负荷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对于0 5 gCOD/LR·d的有机负荷,反应器内最佳加氧量为10mL(10 %添加的COD)。  相似文献   

15.
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与污泥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沉淀时间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序批式反应器,通过逐步缩短沉淀时间快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过程中,污泥浓度逐渐降低,沉降性逐渐改善,污泥中无机质含量逐渐增加;不同沉淀时间所培养的污泥粒径不同,且污泥平均粒径与沉淀时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只有沉淀时间小于5min,才能形成颗粒污泥.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多糖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沉淀时间从7 min缩短至5 min的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胞外聚合物中多糖的含量(以VSS计)由(140.98±19.54) mg/g增加到(310.79±50.86) mg/g;缩短沉淀时间是序批式反应器中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有效策略,且污泥快速好氧颗粒化要求的沉淀时间不能长于5 min.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热风对流干燥技术对脱水污泥及高级厌氧消化后的污泥进行了对流干燥试验。研究了风温、风速和样品厚度对污泥的干燥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下,高级厌氧消化后的污泥的干燥效率高于脱水污泥的干燥效率。在风温、风速和污泥厚度分别在120℃、6 m/s和10 mm的工况下,脱水污泥的最高干燥速率为80.7 mg/(g·min),而厌氧消化沼渣的最高干燥速率为486.2 mg/(g·min),厌氧消化沼渣的干燥速率是脱水污泥干燥速率的6倍。在实际处理中,污泥可考虑先经过高级厌氧消化之后,再通过对流干燥达到减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泥的厌氧消化既可以解决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可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理想途径、由于污泥固体的生物可降解性低,影响了污泥的厌氧消化。本文综述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几种预处理技术,包括热解、碱处理、臭氧氧化、超声处理和辐射法,为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热处理污泥和原污泥的混合比对污泥减量化和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将原污泥和热处理污泥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投入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消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处理既可以提高污泥减量率,又能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提高污泥产气量.各实验组在混合初期由于溶液的水解酸化作用,pH值均有所下降,而后逐渐恢复到中性;氨氮浓度稳定上升,不仅抵偿了有机酸浓度增大造成的pH下降,而且提高了污泥体系的缓冲性能,有利于后续的厌氧消化;各实验组的SS浓度变化幅度相当,SCOD浓度降解度最大的是混合比为3:1实验组,达到80%,较原污泥提高了26%.  相似文献   

19.
王联  魏立安  李海滨  李飞 《江西科学》2006,24(3):296-299
采用差热天平对南昌市青山湖污水厂的2种剩余污泥(消化前和消化后)进行TG-DTG-DSC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未经消化的干基污泥的热解过程中有2个失重峰值。利用实验结果对2种干基污泥的热解表象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求解了2种污泥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A、活化能E及反应级数n,得到热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渍-高温煅烧法将剩余污泥制成具有催化功能的污泥基活性炭,研究其催化过硫酸钾降解橙黄G模拟染料废水的效能.结果表明,对于100 mL浓度为100 mg/L的橙黄G模拟染料废水,当体系的温度为25 o C、pH为6、污泥基活性炭和过硫酸钾的用量分别为0.15 g和2 g时,反应10 min后,废水中的橙黄G去除率达99%以上.污泥基活性炭粗糙多孔表面有利于催化反应,污泥基活性炭催化过硫酸钾的主要位点是其表面富含的碱性基团,其中羟基和内酯基与过硫酸根反应生成硫酸根自由基,从而有效快速降解橙黄G,且橙黄G降解过程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