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阳极氧化方法制备了多孔硅样品,研究了样品在室温下受温下受紫外光(355nm)激发的发光特性,发现着阳极氧化电流密度和腐蚀时间的增加,发光峰呈蓝移,用KOH溶液和水对多孔硅处理,发光光谱有明显变化,解释了有关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HF-HNO3水溶液中化学浸蚀单晶硅,得到了具有可见光致发光的多孔硅层(PSL)。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化学浸蚀后的表面呈绒面状,说明浸蚀具有各向异性。浸蚀过程中出现显色循环,当显色处于临界时间时,样品光致发光最强,与阳极氧化样品相比,化学浸蚀形成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强度要弱近一个数量级,其峰值能量为1.94-2.04eV,半峰宽(FWHM)为0.35-0.41eV。还对比讨论了阳 相似文献
3.
多孔硅的微结构与光致发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光致荧光光谱(PL),对多孔硅的微结构和光致可见发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孔硅的发光机理与其微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孔硅是大量的晶体结构的柱状或球状硅组成的,并且呈现一种有序结构,人们较普遍认为,多孔硅的有效发光是起源于电化学腐蚀过程形成的纳米结构-硅量子线或量子点,本实验的结果与这一模型的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对多孔硅进行后处理的一种新方法,即真空中微波等离子体辅助的硫钝化处理,傅里叶变换红外谱表明,经处理的样品表面主要是被SiSx和SiOy所覆盖,与未经处理的样品相比,其发光强度增加约3.5倍,PL峰蓝移了40nm,而且在空气条件下存放60d后发光强度没有变化,表明这种方法是增加多孔硅发光强度和提高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6.
以钇稳定氧化锆(YSZ)为骨料,优选出玉米粉为成孔剂,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和粘结剂,采用注浆法制备出孔隙率为49.0%-64.1%的YSZ多孔陶瓷管,结果表明,以玉米粉为成孔剂,可制备出孔隙率较高、孔径分布均匀的YSZ多孔陶瓷管,升温速度对YSZ多孔陶瓷管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在220-400℃的温度范围内,阿拉伯树胶和玉米粉明显分解,并分别在520℃后被完全烧尽,因此在此温度范围内升温速度不宜过快,本文还提供一种用激光技术检测多孔陶瓷管隙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溶胶-凝胶法将Si(OC_2H_5)_4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聚合成凝胶。测定了凝胶的粘度变化、热重分析、差热分析、松密度和红外吸收光谱。并对不同条件下溶液的胶凝时间做了测定,探讨了水解-聚合-干凝胶-石英玻璃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9.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无水醇为溶剂,稀盐酸和稀氨水为催化剂,由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掺Ni的二氧化硅纳米多孔块体材料;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电场制备出沿电场方向Ni离子呈梯度分布的材料;并对材料的结构、形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了两种不同掺杂工艺的n-p-n型硅器件在^60Co的γ射线辐射前后产生的缺陷中心,讨论了它们在330~530K温度范围漂白对载流子相对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硅粉溶解法制备硅溶胶的新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取硅粉溶解法,以氢氧化钠作催化剂制备硅溶胶。通过正交实验,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即反应温度为65-90℃,反应时间为8h,即可制得SiO2含量在30%以上,收率在80%以上的硅溶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Sol-Gel(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O-SiO2玻璃,初步探讨了在液-液不混溶区合成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了不同组成溶胶的胶凝时间、老化温度以及热分解条件。并通过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干凝胶及玻璃的性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15.
草浆黑液CO2法除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麦草浆黑液硅干扰造成的后果,通过CO2除硅方法的研究,提出了碱回收系统的新工艺流程,并引入前处理法和后处理法的概念,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以繁殖快速的酵母菌作为生物碳源,采用水热处理法、KOH高温活化法制备了对亚甲基蓝染料具有吸附效果的多孔碳材料,对该多孔碳材料进行了SEM、XRD、FT-IR和BET分析,并且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H增加和温度升高均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当酵母多孔碳JM-800用量为10 mg、染料初始浓度为50 mg·L... 相似文献
17.
18.
SnO2纳米晶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气敏性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SnO2纳米晶材料,经X光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金红石结构,晶粒为球形,粒径约4nm。气敏特性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很好的乙醇敏感特性。 相似文献
19.
用Z—scan法研究推拉型偶氮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Z-scan法,对掺有以偶氮苯作为母体的一个系列推拉型偶氮化合物的有机聚合物薄膜的非线性光学系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材料的非线性折射率来源于共轭π电子效应。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