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南社小说家为主流的鸳鸯蝴蝶派在民初上海都市文学商业化影响下一度兴盛与繁荣,它坚持以"民间立场"书写为导向,为其赢得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和读者群体;创作中,鸳鸯蝴蝶派继承了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表现方式,为文学多极化发展架起了一座传统与现代之间非对抗性转换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论海派文学的传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中国文学史上 ,海派文学的定名大约是在 2 0世纪的 30年代。但像上海这样一个城市 ,其自身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形象在文学创作上获得艺术再现并不是 30年代才出现的要求 ,而是开埠以来的洋场生活逐渐对文学创作发生影响的长期结果。自《海上花列传》以来 ,海派文学出现了两种传统 :一种是以繁华与糜烂同体的文化模式描述出极为复杂的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图像 ,即突出现代性的传统 ;一种是以左翼文化立场揭示出都市文化的阶级分野及其人道主义的批判 ,即突出批判性的传统。 30年代的新感觉派与左翼文化把这两个传统推向顶峰。到 4 0年代 ,在张爱玲的艺术世界里 ,海派小说的各种传统终于在都市民间的空间里综合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长恨歌》虽然创作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然而无论从写作手法还是叙事角度方面看,都与盛行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鸳鸯蝴蝶派”有很多相似之处,呈现出明显的海派文化特征。《长恨歌》与现代都市民间神话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现代都市民间叙事是以现代都市世俗审美叙事的方式出现的;《长恨歌》体现了对启蒙话语的消解;《长恨歌》中所描写和弘扬的道德与人情之高尚充分体现了世俗之美。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的<长恨歌>虽然创作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然而无论从写作手法还是叙事角度方面看,都与盛行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鸳鸯蝴蝶派"有很多相似之处,呈现出明显的海派文化特征.<长恨歌>与现代都市民间神话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现代都市民间叙事是以现代都市世俗审美叙事的方式出现的;<长恨歌>体现了对启蒙话语的消解;<长恨歌>中所描写和弘扬的道德与人情之高尚充分体现了世俗之美.  相似文献   

5.
试论鸳鸯蝴蝶派作品中的"民间"话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创作,不仅是一种商品文化市场制造出来的都市文化,还包含了具有顽强生命力,呈现芜杂性、流动性、消解性的“民间”话语。两者的融合使该派羸得了巨大的读者市场,又随着时代发展而走向衰亡。这预示着中国都市文学发展的曲折艰难。  相似文献   

6.
《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64)是在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的基础上增加材料编纂成书的。关于“鸳鸯蝴蝶派”,解放后只出版了这样两种资料汇编,而魏绍昌编的一种,久已绝版;目前只有前一种还容易见到,所以它也就更为研究晚清民国间小说的人们重视。此书共四编,第三编《鸳鸯蝴蝶派小说目录》(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呈现出多重形态。茅盾等左翼作家以其对都市社会的剖析,揭示了中国社会的走向和阶段的对立;老舍与京派作家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北平的传统气息,面对都市化的进程,他们无限地留恋和惋惜精神家园的丧失,也揭示了都市中的道德沦丧失和人性的坠落;海派作家描写了上海这一大市市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领地,写出了他们的孤独意识以及在都市文明挤压下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8.
"文学事件"在"演绎式"或"求证式"的文学史叙述模式中,常常要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而辩护,或者为文学史上的路线之争而出场;在这个语境中,文学事件不可能具有真正的文学史意义.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史著作出于对这种叙述模式的反动,而有意淡化文学事件,但这同样会有损文学史的真实性和深度模式的建立.还原文学事件在文学史叙述中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还原历史本身.我们不但需要真实的文学史,也需要真实的"文学事件史",以此来重构文学史本来就具有的丰富和生动.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和鸳鸯蝴蝶派历来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在市民题材取向、商品化特征、女性主题和传统笔法等方面,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对鸳鸯蝴蝶派小说有所传承,但她对之又有全面的超越。张爱玲用娴熟的民族形式和多样的现代技巧,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现代意识,这些都大大超越了鸳鸯蝴蝶派。  相似文献   

10.
过去 ,人们习惯于把南社称做诗的文学社团 ,而不知道它还有丰富的小说内涵。南社的小说作家主要有五位代表。他们的小说成就代表了民国初年中国小说界的最高成就。可以说民国初期的小说 ,就是南社的小说。南社的小说作家 ,有的后来成为了鸳鸯蝴蝶派小说作家 ,这是很自然的事。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 ,就是鸳鸯蝴蝶派作家 ,并不像有些人想象得那么坏。他们在小说创作上 ,做过一些努力、取得一些成绩、写出了一些好作品。现在应当给他们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肯定他们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文明人类”的灵魂告白──海派小说的主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人类”的灵魂告白──海派小说的主题研究吴福辉我把人的主题看作是海派小说的另一基本主题,而且是涵盖、渗透性最强的主题。都市主题中理所当然活动着城市人与乡下人,两性主题离不开女人和男人。文学本身就是为人的,也是人为的。但是,在我已经论及过都市和两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为“重写文学史”的重要成果,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独立的学术品格。但它作为“历史中间物”也有着缺陷和不足:在叙史过程中,“当代文学”的内涵从“话语形成”到“自然时空”的转换,使其“下编”止于浮泛评述;以“一体化”的实现和解体作为叙史情节结构和文学史观,既显示出史识的洞见,又对复杂的文学情境造成了一定的遮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在"红色30年代"诉求五四"新文学"的合法性,它通过编纂《文学论争集》否定"旧文学"流派等方式来确证自身的"新文学"观念,但将学衡派这样的现代性矛盾统一体贬为"复古派",暴露了这种二元对立模式的排他性和策略性。《大系》在强化"新文学"观念的同时,割裂了自己和传统的联系,也窄化了"现代文学"观念,遮蔽、重构了现代文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文学的生产与文学的消费是互为依存的,二三十年代上海市民读者群的文化品位对新感觉派的都市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迎合并提升市民读者群的阅读品位,新感觉派在从事现代主义创作的同时非常注重作品的可读性,创造出了崭新的都市文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与海派文学的关系 ,并不表现为其左翼的批判的都市文化传统 ;在繁华与腐朽同在的现代性传统上 ,张爱玲的小说也远不及穆时英、刘呐鸥那样强烈。但张爱玲却开拓了另外一条道路 ,即从《海上花列传》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现代都市市民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曾是一些文学史家的执着追求,这以香港学者司马长风的文学史叙述最为典型。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有其合理根据,并在文学史建构中有重要意义,但现实语境并没给文学留下超然的纯洁空间。纯文学史观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史观一样,都会显示出它们的极端性与片面性而扭曲文学史面目。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上海都市文化市场体制的形成使海派作家的社会角色、文学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并使其小说具有明显的商业化写作特征。  相似文献   

18.
既有的文学史观念把文学史实当作自明的、毋须验证的基础来对待.文学史料学和文学编年强化了这一观念。文学史实这个概念本身也使研究者认为文学史实是历史中存在的事实的集合。为了指出这种观念的根本局限.必须引入范式以转换视角。既有的文学史观念是在20世纪早期的文学史书写中形成了稳定的范式,文学史实也是此时锻造出来的概念,它恰好不是真的事实,而是在范式形成过程中塑造出来的理论观念。指出这一点,是为了引发对既有文学史范式的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19.
"作家细读"是作家传记的着力点,甚至是其目的。传记作者通过"作家细读",对作家生平中有意义的但被历史叙述有意或无意遮蔽、擦除的"琐事"、"心事"的深度解读,从而揭示作家隐秘的心灵纹理以及情感脉络。注重作家细读的作家传记无疑构成了对文学史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的建构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欧梵《上海摩登》用一种别样的方式去建构他所理解的文学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都市现代派的文学史,它的特殊意义体现在研究视角、理论支撑等诸多方面;赵园《北京:城与人》同样是探讨城市与文学关系的书,但与《上海摩登》比较,前者偏向于传统,后者偏向于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