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 1期“天山和塔里木盆地的耦合机制”专栏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杨树峰 陈汉林 程晓敢 肖安成 周宇章 卢华复 贾承造 魏国齐 (1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恰克马克组叠层石及其环境意义边立曾 卢华复 张宝民 陈建平 曹瑞骥 (9)……  相似文献   

2.
考察小陷胸汤传统提取方法与合煎提取方法对含生物碱量变化的影响.以含总生物碱量及含盐酸小檗碱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HPLC法分别测定小陷胸汤传统提取方法及合煎提取方法,提取液中含总生物碱及盐酸小檗碱的量.合煎提取方法较传统提取方法,含总生物碱量及盐酸小檗碱量有明显降低.小陷胸汤在临床应用和新制剂开发中,应遵循经方原煎煮方法,更好发挥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并结合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对南天山的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南天山在中新世早期就开始了现代天山形成的隆升事件,根据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其隆升年龄为17~25Ma;而且此隆升事件是一快速隆升事件,隆升速率达到138.8~198.8m/Ma。中新世南天山隆升的南部边界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北部古生代地层和南部中新生代地层之间的冲断层,而是在南部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在库车坳陷的阳霞地区,隆升的界线位于吐格尔明背斜核部的韧性剪切带。通过库车坳陷的新生代沉积和变形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天山中新世以来的隆升与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存在很好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肾汤”治疗实验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制作家兔实验性肾炎模型,随机将家兔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动态研究中药复方煎剂“复肾汤”的治疗作用,重点检测了反映肾功能的生化指标。结果:“复肾汤”有显著降低尿蛋白作用,有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作用,可减轻和延缓肾小球的病理改变,可改善慢性肾炎的肾脏功能。结论:“复肾汤”治疗实验性肾炎疗效肯定,可用于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
对博格达山前北三台地区大量二、三维地震剖面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格架。北三台凸起是研究区的主体 ,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一核、二坡、三鼻、四断和多条环形地层尖灭线。发育的断裂多为区域性的 ,由于受造山带隆升的影响 ,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地层的沉积及岩相的展布。对地震剖面和古地质图的分析表明 ,北三台地区的构造形成与演化受博格达造山带隆升产生的压陷挠曲作用控制。依据造山带隆升过程 ,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分为造山期压陷挠曲盆地发育阶段、弱挤压挠曲性质的陆内坳陷发育阶段、陆内坳陷压陷盆地发育阶段和再生前陆盆地发育阶段。其中海西运动晚期和燕山运动中期 (Ⅱ幕 )对研究区的构造格局起了定型作用  相似文献   

6.
藏族人民善于绘制挂图,这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这种在藏语中叫“汤卡”(有人也译称为“唐卡”)的挂图,最初也许与宗教的传播有关,主要用来绘制佛像,供人礼拜。后来,医学界也利用这种形式来绘制医学汤卡。这种有关医学的汤卡,藏语称为“曼汤”。“曼汤”是藏语的译音。“曼”是sMan 的译音,意为医药,而“汤”是Thangka 的译音,意为挂图。“曼汤”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黄土山城“依山造居”的几个灾害问题(如黄土层地震反应、黄土滑坡、黄土沉陷、黄土泥流等)进行了分析,在此重点讨论黄土沉陷(包括湿陷与震陷)问题。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分析了灌溉使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异的原因,并以兰州市皋兰山为例进行了现场浸水试验,求取了黄土山坡的自重湿陷量,同时又对黄土的震陷做了简略地描述。最后提出了灌溉、强降雨、地震所形成灾害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用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射干麻黄汤组成的麻杏陷胸汤,对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09年10月我院儿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陷胸汤,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72小时后发热、咳嗽、痰壅改善情况。结果:72小时后,治疗组显效率为34.67%,有效率为57.33%;对照组显效率为32.5%,有效率为42.5%。X2检验X2=11.313,P〈0.05,二者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本方是治疗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有效的方剂,对改善患儿的发热、咳嗽、痰壅有更为快捷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陈佳 《天津科技》2005,32(6):59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最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地球物理技术在大港油田增储上产中的研究与应用”、“大港油田南部滩海油气富集规律与预探突破”、“套损井治理技术研究及配套工艺应用”、“板桥油田增加油气可采储量研究与实践”、“黄骅坳陷上第三系油气运聚规律、勘探方向与预探目标评价”、“外排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污水配制聚合物体系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黄土山城“依山造居”的几个灾害问题(如黄土层地震反应、黄土滑坡、黄土液化、黄土湿陷与震陷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对黄土滑坡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由于灌溉或暴雨造成黄土滑坡的形成条件、滑坡机理、稳定性评价、滑坡监测预报以及治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于泉 《黑河科技》2001,(2):56-56
本文介绍了“青紫汤”结合治疗重症上呼吸道感染2473例疗效观察,通过临床对照,“青紫汤”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学科建设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学科建设在高等院校特别是在新“升本”院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新“升本”院校在学科建设中有自身的特点,但由于认识、基础和实力等原因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新“升本”院校学科建设要区分优势和特色,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创建特色学科;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名师效应工程,加快学科建设;要优化整合资源,以点带面进行重点建设,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3.
采用推广的Larsen微扰理论,在有限温度情况下,对量子阱内的电子体LO声子耦合系统进行研究,得到了磁极化子自陷能的解析表达式,并以GaAs量子阱为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磁极化子自陷能随阱宽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变化受磁场的影响特别显著,“低磁场”时,磁极化子自陷能随温度升高而变大;“高磁场”时,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相似文献   

14.
去年六月中旬,受省科委委托省石化厅、轻工业厅在杭州联合召开了“真丝绸非甲醛整理剂与免汤整理”小试技术鉴定会。对杭州市化工研究所与浙江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协作研制成的“302”非甲醛真丝绸免汤整理剂,及整理技术的小试,进行了技术鉴定。会议认为真丝绸整理剂研制成功,为国内真丝绸非甲醛免汤整理闯出了一条新路,填补了免汤整理真丝绸产品的空白。也为真丝绸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能力,为多出口创外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环为整环、半群为交换无挠可消摹群的条件下对半群环的主理想升链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半群环满足“主理想升链条件”的必要条件,以及在U(S)=(e)的条件下半群环满足“主理想升链条件”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博格达山隆升对北三台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博格达山前北三台地区大量二、三维地震剖面进行了分析与解释,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格架。北三台凸起是研究区的主体,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一核、二坡、三鼻、四断和多条环形地层尖灭线。发育的断裂多为区域性的,由于受造山带隆升的影响,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地层的沉积及岩相的展布。对地震剖面和古地质图的分析表明,北三台地区的构造形成与演化受博格达造山带隆升产生的压陷-挠曲作用控制。依据造山带隆升过程,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分为造山期压陷-挠曲盆地发育阶段、弱挤压挠曲性质的陆内坳陷发育阶段、陆内坳陷-压陷盆地发育阶段和再生前陆盆地发育阶段。其中海西运动晚期和燕山运动中期(Ⅱ幕)对研究区的构造格局起了定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推广的Larsen微扰理论,在有限温度情况下,对量子阱内的电子-体O声子耦合系统进行研究,得到了磁极化子自陷能的解析表达式,并以GaAs量子阱为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磁极化子自陷能随阱宽的增大而增大;随的变化受磁场的影响特别显著,“低磁场”时,磁极化子自陷能随温度升高而变大;“高磁场”时,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项科研成果“牛庄洼陷沙二段隐蔽圈闭成因及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和“济阳坳陷北部馆陶组油气地质与勘探技术”近日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鉴定。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浅层生物气成藏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浅层生物气一直被认为完全是由第四系腐殖型有机质生成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1)第四系生物气藏探明储量与源岩条件之间不匹配;(2)高分辨率地震剖面特征表明三湖坳陷气田区域第四系发育了大量的气烟囱;(3)生物气组分特征表明有热成因气混入的可能性;(4)乙烷等重烃气碳同位素特征表明三湖坳陷第四系气藏有腐泥型生物气混入;(5)三湖坳陷上第三系狮子沟组发育偏腐泥型有机质.笔者认为第四系浅层生物气藏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包括“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两种模式,第四系的浅生物气由上第三系狮子沟组生物气与第四系生物气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20.
吕少伟  李晓勇 《科技资讯》2012,(10):139-141
本文重点阐述了西藏日土东部早-中二叠世层序地层特征;探讨了该时期海盆地演化及其发展过程,确定晚古生代盆地大致经历了盆地下沉海侵、盆地裂陷(谷)冰融、盆地抬升海退和块断升隆等4个演化发展阶段。这些研究成果,为区域性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