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社会伦理学入手分析传统的观念造成的宋丽玲的双重身份和两种伦理模式,以及伽利玛西方男权政治在全球的扩展。在新的文化交流的形势下,固守传统的男权政治的伽利玛选择自杀地必然归宿,而在双重身份和两种伦理模式中生存的宋丽玲最终会觉醒,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构建新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并以此评判东方人和西方人所扮演的角色。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2.
《玻璃动物园》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且充满悲剧色彩的戏剧作品,是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成名作。该剧通过描写一个普通的美国工人家庭的悲剧,揭示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在幻想和现实中逃避的无奈与挣扎,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渭《四声猿》题名寓有悲意,以浓深凄凉的悲剧意识为主线连成整体。《狂鼓史》为现实悲剧:祢衡向曹操复仇是作者利用传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众心理作幻想式的精神安慰,非现实可行之路。《玉禅师》为人性悲剧:以清修廿余载的玉通禅师无法摆脱“情”和“复仇”两大人类普遍心理暗示尘世凡人更难以摆脱,而“情”和“复仇”恰是悲剧的根源。《雌木兰》为妇女悲剧:特定条件成全了女英雄花木兰,但除去特定条件,木兰就像广大封建社会妇女一样成为悲剧的牺牲品。《女状元》为官宦悲剧:徐渭以女子自比是基于传统文人心态,但官宦的终点是禁锢个人的聪明才智,成为奴才。  相似文献   

4.
黄志城 《科技信息》2011,(5):218-218,209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著名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女主角因自幼受到浪漫主义思想的熏陶,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盲目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而最终把自已推向堕落的深渊。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本质,警告世人不要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生活。本论文首先交代清楚《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悲剧;接着分析爱玛悲剧的根源;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5.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在序言中作者指出这是一部"壮志不遂的悲剧"。本书主人公裘德是个无名小人物,却空怀崇高的理想。他努力了一生却又回到原点,最终孤独凄惨地死去。他的悲剧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当时各种社会条件如阶级划分、婚姻制度和教育体制等无一不阻止着裘德对理想的追求。但是根本原因却要归结到裘德的悲剧性性格缺陷,他性格中致命的缺陷就是摇摆不定和耽于幻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先秦古籍《山海经》与美国当代科幻影片《阿凡达》都以神奇的幻想为基础,给世人展现出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但《山海经》所体现的是人类最初的原始神话思维,而《阿凡达》却是以现代科技和幻想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幻想型作品。通过两者的对比,从中对古今幻想型作品进行比较,进一步探析当代中国幻想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离骚》达到“化境”:主体、客体和艺术形式三者水乳交融,最能传达屈原的真体验;《离骚》的“香草美人”意象并非简单的象征,“香草美人”和其它意象构成意境,传达出正在出演悲剧的大志士的真体验;《离骚》役使神祇灵物的幻想,并非由“浪漫主义手法”炮制,而正是屈原真体验的本身。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了解造成于连悲剧的个人原因:极端的个人野心与极端的个人自尊心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最终的无法调和;狭隘的报复心理:一种阶级对立的仇恨意识;无法克服的幻想病。进而对小说主题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小说《红与黑》是一部心理小说,一部个人奋斗者的心理小说。  相似文献   

9.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充满悱恻的史诗,充满了浓郁的悲剧风格。《史记》悲剧风格的形成与司马迁的悲剧性格是分不开的。同时,司马迁也受屈原的悲剧精神影响,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史记》的悲剧风格表现在对悲剧人物、悲剧英雄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李泽/译刘丰/校2019年12月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J.Mearsheimer)是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以进攻性现实主义主张闻名。《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是他最新的著作,尚未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该书预设仍然停留在他此前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TragedyofGreat Power Politics)的思维框架中。然而,在通读全书之后,我发现米尔斯海默并没有在本书中过多地讨论国家间政治,而侧重批判美国(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的自由主义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1.
深遂幻想     
继《魔力宝贝》之后,艾尼克斯(ENIX)再度推出一款全新的网络游戏《深邃幻想》(Depth Fantasia)。这个原先被视为是《勇者斗恶龙》的网络版先趋游戏,虽然在画风上与《勇者斗恶龙》大不相同,但《深邃幻想》却是一款比《魔力宝贝》更接近日式RPG精神的游戏,在《魔力宝贝》推出已经届满一年之际,《深邃幻想》的适时出现,给了锺爱东洋RPG的玩家们一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离骚》是一首诗,也是一部悲剧;其悲剧美主要体现在那位叙事抒情的主人公身上。《离骚》的主人公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血有肉的悲剧人物,不仅体现了悲剧美的共同本质,也有自己的特色,对中国的悲剧创作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悲剧的本质精髓出发探讨《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认为《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审美客体(文本)呈现出来的窦娥所追求的以孝道与贞节为主要内涵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窦娥冤》悲剧审美价值的客观方面;二是由审美主体(观众或读者)的审美意识体现出来的痛苦情感和愉悦情感,这是《窦娥冤》悲剧审美价值的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重要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悲剧气氛。学界多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出发,对于作品中的悲剧因素作出解读。本文尝试从尼采悲剧理论的角度对作品作悲剧解读,从而发掘出《老人与海》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黄英明 《科技信息》2010,(34):154-154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著名爱情悲剧。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基础,从故事梗概入手,概述了亚氏理论的核心悲剧题材、悲剧情节及悲剧技巧和效用,进而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探索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赵氏孤儿》是著名的古典悲剧,给人带来悲的世界,但这种悲不是绝望的悲,是一种给人奋发向上的悲。悲剧中既有痛感的体现,也有一种快感在其中。讨论《赵氏孤儿》戏剧的悲剧快感,主要从韩厥两难处境、屠岸贾的过场作用对《赵氏孤儿》加以审美的分析和提炼,从艺术自身的角度看待《赵氏孤儿》方能体会到它长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分别讲述了两个行动中的英雄如何与命运、与社会相抗争的故事。透过这两个表面相似的人物,我们可以发现导致这两种悲剧的分别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现念,是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差异。《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是源于古希腊的命运观,是命运悲剧;而《天龙八部》乔峰的悲剧则是源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观,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神话悲剧,是原始先民以其特有的幻想和想象方式,对中华民族发轫期的艺术记载。崇高的献身悲剧,以崇高的美德作为神话英雄的原动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追求悲剧,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和理论的自觉意识;宁死不屈的抗争悲剧,揭示了战败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生命转换的变形悲剧,导源于原始先民死而复生的物化观念。总之,神话悲剧中的原始意象积淀在民族群体意识的深层,对中国文化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略谈《聊斋志异》悲剧故事的喜剧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斋》故事,脍炙人口。《聊斋》中的悲剧故事多是悲中有喜,亦悲亦喜。本文试略谈《聊斋》悲剧故事的喜剧色彩。 《聊斋》的悲剧故事大体可分为两类:社会悲剧和人性悲剧。 社会悲剧指由人物自身以外的社会诸因素造成的悲剧。导致悲剧的社会原因很多,如寇乱、兵灾、王公贵族的以强凌弱、大小官吏的贪赃枉法、富豪劣绅的残暴横行、科举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的《伤逝》是一篇以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本文主要从《伤逝》描写的爱情故事本身出发,结合鲁迅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对鲁迅在这部作品中表露的悲剧意识,和由此引发的对人生和爱情悲剧本质的揭示,以及对造成这种悲剧本质的根源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