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代书论中有许多模糊语言,如笔法论、书家品藻、书法赏评中均有许多例句,如果从其成因看,模糊语言应与古人的用语习惯、指导思想和故弄玄虚及书法艺术自身属性有关;从审美角度看,模糊语言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作为清末民初的著名书家,杨守敬在清代碑学和帖学的兴衰中,站在历史的高峰上观察时变,客观、全面地对待碑帖,以中和持平的观点,提出“碑帖并重”的思想,主张“合之两美,离之两伤”,从而促使晚清碑帖两大流派的合流。  相似文献   

3.
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历代都有不同的书论,在唐代楷书已达到顶峰的情况下,宋代另辟蹊径,在行书方面探索创新,形成尚意的书风。其间尤以“宋四家”最为著名,他们的书法都张扬个性,崇尚作品中的精神流露。细观他们的作品,可以体会到一种回味无穷的境界,原因就在于他们把握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并且是作者饱含感情写出来的,充斥着强烈的个性。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创新,终于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徐振辉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2):23-26,43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指出:“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书法的“气”,就是书者在作品中蕴含的韵味和个性特质。观赏者通过对特定笔画、结体、章法等的直观的理解,产生丰富的艺术想象,从而领悟个人、群体以至整个时代的审美追求、艺术情趣和时代风气。刘熙载的《艺概·书概》对书法有系统而精深的研究。他的书论富于辩证,善于概括,尤其是“书如其人”的观点更成为不刊之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  相似文献   

5.
书法家桂馥是清朝隶书四大家之一,在乾嘉金石学大兴而隶书中兴的大潮中,堪为一代标的,是清中期提倡汉隶并从理论到实践的先驱者。他的书法平实质朴,尤其是气息上的理智从容,堪称清代隶书直接两汉的典范。另外,桂馥的书论其言甚少,所论却甚精。  相似文献   

6.
李冰兵 《科技信息》2008,(33):193-193
本论文旨在对石鼓文在中国书法教育事业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进行研究,论证“学习石鼓文在当代书法教育中的必要性”,本文试图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一、石鼓文的研究价值;二、石鼓文是“书家第一法则”。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古代书论自然物比拟观的嬗变蒋忠友一.引言书法不同于绘画,不直接描写自然事物,但在创作过程中,书家们不得不时刻关照自然界,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创作的启发和灵感。狂草号称天下绝伦的唐代书法家张旭“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公孙氏舞剑器而...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人物品藻盛行,作为一种思潮,一方面它用在人才的选拔上,另一面也对艺术理论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画论、文学理论、书法理论都受其影响。本文试述其对书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孟伉是渝东著名的书法家,战士的胸怀与生涯、诗人的学养与素质,“博涉而约守”的书法研习,构筑起他气象雄浑,以“瘦硬取胜”的书法天地与风格。  相似文献   

10.
作为著名的先锋派代表作家,格非在日本获得了广泛传播。早在1996年,他的《迷舟》就与日本读者见面。其后,日本汉学家、翻译家又译介了格非的《褐色鸟群》《打秋千》《戒指花》等。运用“5W”译介模式,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以及“译介效果”出发,对格非在日传播这个极具价值的案例进行剖析,可以发现格非强烈的先锋性是他走入日本的根本原因。此外,译者独具匠心的翻译、格非本人与日本学界的积极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于右任先生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采用理论先行、成立社团组织、创办专业刊物等方法,推广“标准草书”。作为书法艺术,于右任先生选择“标准草书”未荻成功,然而他为推动草书运动采取的方法却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开展书法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教学中通过“讲解书家趣闻逸事及欣赏真迹佳作激发兴趣”教学,使学生认识书法,欣赏书法,体会书法的美,从而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书法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无视细节的企业,他的发展必定在粗糙的砾石中停滞。”  相似文献   

14.
杨维桢独特的生活道路和他独特的书法艺术杨尔,方爱龙人们常说“书如其人”,若把这理解为“人品则书品”,“心画见君子小人”,则是荒谬的。但书法作为一种表现艺术,它必然要反映书家的情绪而体现出一种个性(这种个性也称风格)。这是书家的思想、生活经历、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5.
巴班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认为教学过程即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他把“教师和学生消费时间的合理性”做为教学最优化的重要标准。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对我们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澹归和尚是清初岭南佛门著名高僧,他学识渊博,不但诗文冠岭南而且书法造诣深厚,形成了所谓的独特“禅”书,即所谓的“释氏书法”。  相似文献   

17.
唐太宗从政治需要出发。提出文艺必须有益于政教的主张,反对纵欲而引起的浮糜之风。在书法上以平正冲和、中规合矩为荚,这与王羲之道美劲健、蕴藉典雅的书风相一致。他斟酌古今书家,选中了王羲之,利用其社会地啦搜集、整理王羲之遗墨,不吝颂词进行褒扬,精心模仿,极力推崇。以帝王之力把王羲之书法推至最高地位,对初唐厦后世书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浮书艺观新探黄慎明,马镜泉杰出的艺术大师必定有杰出的艺术思想。虽然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大书家马浮留有成套的书论专著,但新近从他的学生与家属收集整理的资料中,发现有不少题跋、语录及诗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大师的书艺睿观。如“艺术与人生”、“六艺与真善美”...  相似文献   

19.
张謇虽有“同、光间书法第一”的美誉,但书名不显,原因就在于“为事业之功所掩没”。他以功用为书,使书法在审美与实用上得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显示了书法贴近社会生活的艺术功能。张謇的书法“立意沉醉,外柔内刚”,是他坚韧不拨、独立自强人格力量的写照,也充分反映了张謇所独具的美学性格。  相似文献   

20.
王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他既能扎根传统,学习古人,又不为传统所束缚,大胆地革新创造,从而形成自己的书风。这是他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近几十年来,王铎在中日书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