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大连市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但产业结构转型压力较大,缺乏有效的低碳技术研发激励机制,碳金融产品匮乏。大连市实现低碳发展,必须科学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改善能源结构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多元融资机制,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规划和推进低碳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作为经济支撑的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碳金融将成为实现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转换的有效途径。西安都市圈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未来发展中,应抓住机遇,通过碳金融手段实现节能减排,实现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大西安为核心点,辐射整个西部省区,更好地实现西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设绿色低碳社会。  相似文献   

3.
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低碳论,认为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暖将会给人类带来生态大灾难。因此,人们必须学习低碳知识,开发低碳能源,实施低碳经济,实践低碳生活。实际上,低碳论基本上是“气候变暖”论的翻版,只不过增加了低碳的内容。理论和实践可以证明,地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二氧化碳并不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更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历史事实表明,温暖的气候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节能减排是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针。目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资源消费数量巨大,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不是同一个概念。节能减排战略的减排对象是大气污染物;“低碳经济”的减排对象则是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目前,二氧化碳,还没有被国家列入大气污染物。节能减排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没有直接关系。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低碳论,缺少足够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充分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碳标签制度对引导低碳消费、促进供应链碳减排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构建一个二级供应链模型,考察制造商社会责任偏好及零售商低碳宣传对碳标签产品减排决策的影响机制,并分析零售商分担碳减排成本对供应链的协调作用。研究发现:(1)制造商社会责任分担与零售商低碳宣传均能促进碳标签产品减排,二者同时作用时将进一步放大对碳减排的正向影响效应;(2)消费者低碳偏好、低碳宣传效应与碳标签产品减排量正向关联,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与其反向关联;(3)零售商适度分担制造商减排成本有利于实现供应链协调优化,分担比例超过一定限额反而不利于供应链优化。  相似文献   

5.
温室效应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而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实行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生活"是我们现代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本文介绍了"低碳生活"的概念,讨论了我们办公环境的"低碳生活",提出了"低碳生活"从办公开始的节能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面临较大的节能减排的压力,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应把握机遇,转变经营理念,积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争取政策支持,通过低碳经营的商业模式带动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价值链优化,从而提升低碳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在以科技为支撑的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校科研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已成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企业的低碳发展影响和促动着高校的发展,反过来,高校的发展又适应和推动着企业的低碳发展,从而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姬宏伟  刘筠 《科技信息》2011,(6):36-36,38
本文从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的概念分析入手,讨论了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指出要首先实现低碳生活,才能最终获得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讨论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实现的途径,论述了以勤俭节约为主的节能减排措施和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目前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正逐步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危机,借鉴和学习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将是一项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举足轻重的复杂工程。本文在阐述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并为我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政策调研的方法,梳理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下的低碳技术发展形势。研究发现,中国未来面临的减排压力较大,发展低碳技术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受国际经济利益博弈格局的影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实际低碳技术转移效果很差,未来也很难实现突破,所以发展自主研发的低碳技术产业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应积极提升低碳技术专利质量、完善研发模式并实现技术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1.
发展低碳交通是河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低碳技术水平的提高、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的形成。分析了河南发展低碳交通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河南低碳交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下全球所共同面对的核心议题.城市作为最大的碳源和最具减排潜力的区域,迫切需要低碳化转型,建设低碳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笔者在综述国内外低碳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层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构建了低碳城市的评价体系模型,并选取了北京、济南、兰州三个城市作为实证对比研究,检验了评价模型的实际效果,对三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具体评价.  相似文献   

13.
邓爱华 《科技潮》2010,(3):26-29
低碳经济无疑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共识。当气候变化成为新日寸代的焦点,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二方案。因此,如何减排二氧化碳的新技术受到大家的重视,其中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燃烧科学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所长潘伟平,从大气污染控制、低碳技术、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的角度,探讨全球和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及刘策。  相似文献   

14.
节能减排是经济低碳之路的必然要求,水电产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低碳化实现有着重要的联系。探讨水电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走水电开发的低碳之路:完善水电开发基本条件,解决社会影响因素,解决市场影响因素,为实现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举措对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结束后,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并成为大国角力的重要领域。日本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举措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及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竹 《中国工程科学》2011,9(4):101-105
从城市的经济发展、CO2和工业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的多维视角出发,以沈阳市为研究案例,运用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城市在经济发展与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变化,并评价了城市尺度下各种技术的节能减排潜力和运用愿景;指出城市在全球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城市尺度的减排技术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碳排放总量。从未来的发展来看,要实现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仍须进一步在技术和经济增长方式上大力投入。  相似文献   

17.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低碳社会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下产生的新型的发展方式,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为促进低碳社会建设,从发展低碳社会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根据一定的方法和依据,建立了三层次多指标的低碳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elphi法确定各层次相关指标的权重,综合评价低碳社会的发展水平,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中经 《创新科技》2010,(4):12-13
<正>全球压力下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无可回避。在全球经济受到金融海啸重创之后,低碳经济浪潮正在兴起。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对于推动低碳经济至关重要:一是美国选择以新能源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奥巴马能源政策的短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环境正面临着温室气体不断增多的威胁,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频繁发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发生,保持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标准化活动推动节能减排,减少"碳足迹",防止地球变暖,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是时代赋予标准化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自去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结束后,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并成为大国角力的重要领域.日本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举措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及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